對一個內向的人來說,交朋友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求學階段,因為有比較多的時間和同學相處,維持友誼相對而言容易許多,上課時在一起,補習也在一起,常見面,友情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深厚。對於友誼,我一直都是採取被動的態度,很少主動邀約認識的人去做些什麼,可能是因為和自己相處比較舒服,也可能是和另一半在一起比較自在,所以認識的人,永遠就只停留在認識的階段,很難在向前發展。在同一間公司已經待了快20年,然而和同事的關係,就還是同事而已,有時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再怎麼慢熟,十幾年的歲月都無法加溫,這其中應該有什麼問題。
首先應該就是自己的態度,建立任何關係都需要積極,積極約見面,積極保持連繫,一年僅僅一、兩次的聚餐,是不太可能變好朋友的。為朋友空出時間,在他們需要時,陪伴在一旁,「人在場」,是最基本的要件。可是對有工作又有家庭的人來說,能分給朋友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所以反而更要事先計劃,安排好行程,大家都知道如果說改天再約,通常都不會有約成的一天。當然人在,心也要在,若是好不容易才見到面,但卻分心在看手機,回訊息,甚至講電話,那這樣就很難保障有品質的交流了。
另外從小在和人相處時,我就有個壞習慣,喜歡把不滿情緒藏在心裡,為了避免衝突,而不把話說開,然後自己選擇默默的從這段關係抽離,不再繼續付出。我甚至覺得自己有「關係潔癖」,只要對方的表現踩了我的線,就不想再和他們當朋友,就差沒說出,要和他們切八段這樣的話(嗯,小學時應該說過)。問題是我是個很敏感的人,所以那條線或許有點太細了。況且沒表明自己在意的界線,沒和對方溝通,即使是再親近的人,也不可能知道我的想法。現在的我知道不高興時,並非只有吵架或冷戰不理人兩種選項,應該是要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覺。不是要怪罪或指責,而是把為什麼自己會覺得難過或生氣的原因,講出來,讓對方可以明白。不是破口大罵,也不是假裝沒關係,不要讓自己在意的關係陷入這樣兩難的陷阱。
然後就是害怕被拒絕,萬一提出邀約被拒絕不就很丟臉,萬一對方不想和我當朋友不就很尷尬,還有萬一沒話講,冷場怎麼辦?總之內心上演了很多小劇場。不過研究發現,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低估了自己被喜歡的程度,我們覺得主動打招呼或問好,別人會認為我們很奇怪,甚至反感,然而只要沒有惡意,大部分的人並不討厭和別人互動或建立友誼。所以下次就和便利商店的店員說聲早安,看看會不會發生什麼奇妙的事。
老實說有時候,我會覺得交朋友很麻煩,可想而知除了另一半和家人,我幾乎沒有可以交心的人。其實我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有書當我的朋友,況且我也不喜歡社交活動(怎麼聽起來很像沒人氣的藉口)。但今年暑假期間,有好幾次和同事們去吃飯,然後發現原來有一群可以說笑的朋友,是一件那麼有趣的事,和他們來往的過程中也發掘到自己的不同面。更不用說,在生病或是遇到困難時,有人在一旁支持的感覺,真的會讓人覺得身心的重擔減輕很多。
伴侶、家人是兩股力量,若是有了朋友,那我們在跌倒時,就多了一雙手拉我們一把。朋友的存在也讓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多彩,好比有人會介紹你釣魚的樂趣,有人擅長登山,有人喜歡文學和藝術⋯⋯每次的交流都可以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另外,在伴侶和家人面前,我們可能有當妻子和丈夫的責任,有當兒女和家長的責任,或許只有在朋友面前,我們可以暫時不用是誰的誰,讓那個不同於日常生活的分人也出來活動活動,這樣有助於身心平衡。現在就拿起手機打給那好久沒見的朋友,說不定他/她也正好想到你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