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wire-神經可塑性》-妮可·維諾拉



妮可·維諾拉的著作《神經可塑性》,運用神經科學的研究,幫助我們改變有害的思想和行為,建立新的良好習慣。根據腦神經的可塑性特質,作者透過三階段:擺脫負面情緒、改變自我敘事和增強積極性,讓大家打破壞循環並創造持久的改變。


神經可塑性

大腦具有重組能力,可以創造新的突觸,形成新的連結,它會因應內部和外部因素而做出改變和適應。當訊息一再被重複,腦神經的傳達路徑不斷被強化,就會產生自動性。又因為大腦喜歡走捷徑和熟悉的路線,以減少腦力的消耗,所以當相同的刺激出現時,大腦會被制約而產生同樣的反應。

神經可塑性:重複+注意力+刻意=持久的改變


改變的三階段:要注意舊習慣和重複新習慣

階段一:擺脫負面情緒

慢性壓力和負面情緒會讓大腦進入「低電量模式」,持續生活在這種戰或逃的警覺狀態,很容易使大腦重啟舊習,因為它已經沒有多餘能量,應付維持基本運作以外的任務,好比建立新連結和改寫自我敘事。


辨識出會引發負面情緒迴路的提示,是打破循環的第一步,因為當我們看到或感覺到這些提示,它們就會觸發一個慣性行為,而此行為會因為得到獎勵而強化。


然而雖說大腦會被相同刺激觸發反應,但若是能拉長刺激和反應之間的時間,就可弱化連結,減少相互觸發的機率。以下是書中建議的打破迴路的方法:


*採用安德魯·胡伯曼博士建議的「生理性嘆息」,運用呼吸幫助大腦放鬆。

做法:短促地用鼻子吸氣兩次,閉氣一秒,再用嘴巴長而緩慢地吐氣。

*戰略性休息:帶著目的性休息,做真正能放鬆和恢復的活動。

*視覺化想像:大腦若不知如何反應,就會退回熟悉狀態。運用想預先演練良好的對應策略。

*重新架構想法:實踐感激的練習,促使大腦把較正面的觀點視為預設值。

*言語的力量:言語會塑造我們的思考,用積極正面的敘述方式來表達。自己說的話會成為自我實現預言。


階段二:改變你的敘事:重組潛意識

*放下手機:慎選進入大腦的訊息和刺激。

*心理訓練:預先在心理彩排,有益實際執行。

*重複的力量:每日提醒自己的意向和想達到的目標。

*暫停:在自動反應前,刻意停下,增加間隔時間。

*突破瓶頸:運用紀律。改變不是線性的,要有耐心,也不要過度苛責自己。

*主動制定策略為挫折做好準備,可以培養務實和解決問題的心態,而非被動地反芻負面想法和感受。

*跨越恐懼與征服自我破壞:對大腦而言一個已知的負面狀態,比未知事物的潛在危險要安全。藉由小改變來面對恐懼,積少成多累積成就,或是直接跳進深水區,迫使大腦快速學習。


階段三:增強積極性

*提升心靈韌性:在可掌控的情況下,刻意訓練自己承受壓力並恢復的能力,來增加韌性。

*培養成長心態:歡迎挑戰,從失敗中學習,不將身分認同與行為綁在一起。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透過努力改善。

*運動好處多:減輕憂鬱和焦慮,保護大腦,降低發炎。

*睡眠很重要:能幫助身體和大腦排毒,提升記憶力,改善警覺性、耐力,減少暴躁。

*避免過度追求多巴胺:太多的多巴胺會破壞大腦獎勵系統,降低我們付出努力的意願,導致我們渴望不健康的快速短期獎勵,而非選擇需要長期努力才能獲致的成果。

*建立自我信賴和信心:1.信守對自己的承諾2.設定切合實際的目標3.慶祝成就4.保有成長心態5.聆聽自己。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