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會散發出一種清新無瑕的感覺,這種天然純真是什麼時候開始才漸漸消失了呢?是在進入小學之後?還是更早之前?彷彿一滴黑墨在乾淨透明的水中暈開,漸漸地整池水全都變成了黑色。看見孩子們一點點失去清新感,慢慢成了渾濁,我就在想到底是因為環境,還是因為人類本身無法保有純真,而這是否才是真正地被逐出伊甸園的證明?
在還在教小朋友的時候,我最討厭處理的就是孩子的品性問題,說謊、偷東西、作弊、打人,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問題很棘手,更是因為我實在不願意看到小孩子做這些事,心情往往會變得非常沈重。我有時會覺得還好我沒有小孩,看見自己的孩子一步步失去純真實在難受。光只是看著小朋友盯著螢幕中的短影片,那整個失魂的樣子,無視旁人的存在,連叫他們都聽不到,我就覺得害怕。看到路上大約兩、三歲的兒童還會被路旁的野花吸引,那畫面美好的不真實。
一開始什麼都覺得新奇有趣,現在動不動就嚷囔著無聊,曾經一件新玩具怎麼玩都不膩,現在再多的玩具也只是兩、三分鐘的熱情,臉上那充滿情感的表情,如今替換上了一張不耐煩且呆滯的面孔。孩子啊,是我們把你們汙染了嗎?否則你們怎麼會用那雙暗淡的雙眼望著我們,怎麼會用那雙唇說出傷害的話語?
我們又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的?純真清新早就離大人的世界太遠,這些感嘆或許也是在緬懷過去,感傷自己所失去的。清新的相反詞可能是世俗、世故、虛偽、作做,清新和清潔感也有關,但變髒的或許不是外表而是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