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心理學教授盧安娜·馬奇斯博士在《大膽行動》中,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提出改善心理迴避的三步驟:轉換觀點、接近和校凖,幫助我們發展認知彈性,學習調節情緒,最終以行動實現大膽的願景。
所謂的「心理迴避」,是對察覺的威脅做出能立即緩解情緒、卻會帶來長期負面後遺症的任何反應。它是一種當大腦被掌管情緒的杏仁核劫持時,做出的行為,包括衝動反應(react)、退卻(retreat)和不作為(remain)等,即所謂的「戰、逃、僵」模式。此時如何活化由前額葉皮質掌控的思考腦是關鍵,必須要創造出一段「暫停」的空間,讓理智再度發揮作用,而書寫被認為能使我們從「想法(thoughts)、情緒(emotions)、行為(behaviors)/TEB循環」中逃出。把自己的想法寫下,看它們激起何種情緒,又導致什麼行為,可以讓大腦從不斷打轉的迴圈離開,使它慢下來,有餘裕做出合適的反應。有時大腦也會因假警報,而反應過度,所以若是能辨別「自覺」威脅和「真實」威脅,也有助於減緩必須立即反應的壓力。
當我們為了緩解不適感受,而做出各種迴避行為,雖然能短暫感到解脫,但卻必須付出長期的代價,那包含影響身心健康、人際關係或職涯發展等。「感覺好和實際好是兩回事」,不斷地迴避問題,會使我們離理想的人生愈來愈遠。作者強調,情緒本身並不邪惡,而是面對情緒時的反應才是問題所在,我們不要逃避會讓人感受不愉快的那些情緒,不是「繞過」,而是「穿越」。作者的「轉換觀點、接近和校凖」教讀者如何處理「心理迴避」,使我們找回生活的主導權。
轉換觀點
更新大腦對各種情境的預測,培養認知彈性,以更寛廣的角度來解讀事情,試著挑戰舊有的假定,學習著去質疑大腦,想要重新訓練大腦迴路,我們需要改變對自己說的話。
好比有些人的大腦老是會說「我一無是處」,所以預測自己沒辦法被升職加薪,此時我們可以1.質疑這樣的自動預測2.以不同方式來詮釋答案,想想看在同樣的情況下,我的好友會怎麼說3.更新鏡片,用另一種方式來預測和看待事情,甚至找出能證明新預測是正確的例子,例如「我成功完成某項專案」,來反駁「我一無是處」的假設。
接近
瞭解那些會觸發迴避的情境和因素,追蹤並紀錄它們,並制定一份接近不適的計劃,告訴自己當同樣的情況又出現時,可以採取和目前所做的「相反行動」。
例如面對出包的下屬,以往的行動都是當面大聲斥責,現在可以「預先」設想「新習慣」(使用電子郵件緩和語氣)來取代舊有的行為。把因情緒劫持而做出的無意識行為,變成有意識的應對,刻意運用技巧去做某事,而非被剌激制約然後反應。記得從低挑戰性的情境開始練習,成功率較高。
校凖
當我們僵在原地,想不出可以採取的行動時,就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價值觀為何,以我們重視的核心價值來引導自己的決定、態度和行為,才不會迷失自我。
為了能辨認核心價值,可以做(甜美/辛酸練習),回想其中一個讓你感到甜美或痛苦的情境,甜美: 這片刻暗示了理想生活的樣貌,藉此辨別出重要的事物。辛酸:處於當下,要讓自己不痛苦,要不在乎什麼,譬如跟孩子分離很痛苦,要不痛,就是要不愛孩子,進而發現「家人」是你的價值觀。
當我們採取能體現價值觀的行動時,沮喪和焦慮就可以減少,並且實現自己的大膽願景,為了實現目標,要注意以下事項:1.有無符合你的價值觀(Why)2.是否具體(What)3.是否可執行(How)4.何時做(When)
最後作者提醒大家活得大膽勇敢,並非沒有負面情緒,而是要投入時間和心力,不斷練習,一次又一次地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並且在過程中對自己保有同理心,面對現實不代表著要喜歡現實,而是接受「安於不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