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y True 保持真誠》-徐華


徐華(Hua Hsu) 的《Stay True》(保持真誠),獲得2023年普立茲自傳文學獎。自傳內容記錄作者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長過程及青春年少時期,同時探討了種族、文化、歷史、友誼以及自我認同等議題。這也是一本紀念友人的回憶錄,描述過往時光的美好。徐華深思熟慮地安排文本結構,理性思考和感性流露交錯,描繪出一種青春的氣氛,夾雜著希望和煩惱,讓讀者也能懷想起自己的年輕歲月。


*以下內容會提及主要情節


書名「stay true」是徐華和他的大學好友阿健,在信末喜歡用的結尾詞,雖然一開始是個玩笑,後來卻成為了固定的儀式,友誼就在這些重複的動作和儀式中產生。作者在摸索自我的階段,藉著排斥一些大眾的事物來定義自己,他想將自己塑造出一個特別的存在,他製造小誌,聽非主流音樂,去二手店買衣服,為了讓自己不一樣,但同時又渴望隸屬於某個群體。他想表現的很酷,有時會刻意顯現冷漠疏離的樣子,其實他只是在等待一個懂得他的人。阿健懂得他那些尖酸挖苦下的懇切,並且要他保有他的本真,一種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的特質,一種屬於我們的原創性。在選擇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外在因素的影響,我們會假裝,而失去本真,但作者說要忠於自我,「對你自己保持真誠。對你曾經可能成為的那人保持真誠。」


作者的父母是台灣人,生為亞裔美國人,他會思考身分認同問題,種族同化問題,年輕時的他認為新的一代可以想到一條新的出路,免於服從權威和金錢,可以創造出一個容納各種可能性和多元的社會。後來他發現有些問題永遠都會是問題,妥協變得無可避免。他努力的想創造出自己的文化,找出自己的價值和認同的理念,他和同樣也是亞裔美國人的阿健,曾試圖找出一種敘述,好將描述世界理論的碎片統整起來。他們的友誼在認真的談話中和胡鬧的玩樂中建立。


阿健的離世為徐華對來極大的悲傷,他一直設想另一種可能性的存在,一個阿健沒有死去的可能性,「如果當時他可以⋯⋯,或許就不會⋯⋯」,的想法使他無法走出陰霾。徐華拒絕將阿健的死當成是仇恨犯罪,不是因為阿健的亞裔身分,所以才有這樁悲劇,而只是因為這社會就是他媽的糟,這樣想,他才不會在宏觀的脈絡上失去阿健,失去對這件悲劇的控制。他想把阿健留在身邊,當成一段活著的記憶,而不是將他置於大敘述之中,直到他可以好好哀悼他,準備好繼續前行。徐華寫這本自傳的目的是想致敬那段他和阿健的共同時光,同時也是做為一種療傷。他說:「直到現在有點年紀了,我才漸漸明白,縈繞不去的不該只有悲傷,還有那些好時光。」



留言

香奈兒大媽寫道…
這篇是我看過寫的最清楚明瞭的分享文!
謝謝妳總能用最深入淺出的文字讓我快速了解一本書!
Miffy寫道…
妳的留言也鼓勵了我繼續寫分享文,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