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品味入門》-松浦彌太郎


松彌太郎在《品味入門》裡提到,所謂的品味是依自己的價值觀和美感做出的選擇和判斷,而為了要能建立品味,則需要擁有探索的好奇心,去觀察,並且加以模仿那些美好的事物。重要的是,親自去體驗和研究,找出那些令自己感動的地方,我們會因此得到許多小小的發現,而這些發現會教導我們怎麼生活。


在培養品味的過程中,會遇到看不懂,也不理解的事物,但不要因此而放棄,認真讀、仔細欣賞,抓住一點特別有興趣,或有感覺的地方,鑽研下去,最終也能提升自己的美感。甚至萬一符合自己標準的事物尚未存在,也可由自己將它們創造出來。品味的提升需要時間的累積,而非抱著急切的心情,隨意將從各處找來的東西,不加思索地拼湊在一起,那只會變得不倫不類。若不知道從何建立起品味,將自己打理清潔乾淨會是個好的開始。


最後作者認為「好品味」代表的是種平衡感,並非僅僅只是穿著打扮,而是人生的各種面向,好比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運用時間和金錢、甚至是說話的方式,一舉一動,生活中的每個部分都能展現出品味。在大量接觸充滿美感的藝術品和經典作品之後,找出適合自己,甚至也能為大家帶來幸福的事物,然後將美傳遞出去,讓它流通循環。


*內容摘錄

1.在你的內心裡,有沒有什麼事是你親自經驗、發現後所獲得的東西呢?如果一個人沒有親身體驗到每一天的感動或驚喜,這個人與他人之間的溝通,只會停留在非常淺薄的層次。p22


2.因此,我雖然不會要你積極的去面對你沒興趣、不喜歡的東西。但是,希望你至少能夠用心去想想「這是什麼」,或是以找出一、兩個優點的心情來面對它。就我的經驗來說,在那樣的事物中潛藏著許多發現嶄新是我的契機。身處在自己熟悉的世界,就像是身處在經驗重複、已經形成單一模式的世界裡。因此,在這個世界裡所能得到的,都是已經自然而然就決定好的東西,沒有太大的變化。可是,當你到不熟悉的地點,看見自己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時,會怎樣呢?你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會遭遇感動:「啊,原來在這樣的地方,有這麼棒的東西。」p64-65


3.在這裡,我要強調失敗的經驗非常重要。沒有失敗,就不知道什麼是好東西。如果總是不失敗,連續「命中」,人們就會將其視為理所當然。如此一來,就不會為「命中」而感動。所以我認為,經常遭遇失敗是好的。p72-73


4.無論是正常還是異常,看起來容易了解的東西泰半並不有趣。相反地,看不太懂、看起來又不普通的東西,或是異常特質無法被正常特質掩蓋而冒出檯面的東西,會讓人感覺非常有魅力。


在世界上,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在許多情況下都被巧妙隱藏。輕輕揭開面紗,去窺看那被掩蓋著的真實面貌,對我而言是非常有魅力的。而我會認為「這是新的」,也是這種感覺的東西。


所有人都被吸引,或是讓人看得目不轉睛的東西,我想都不是做得普普通通的東西,而是不太清楚、隱約可見人性的東西。可以窺見類似於人格的東西——是這樣的東西,震撼了所有人的情感。p107


5.「不知道」所造成的差距,其實出乎意料,相當地大。就算不知道也能活下去,也能終老一生,但我認為還是有些東西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的。例如,應該讀的書、應該聽的音樂、應該欣賞的藝術品、應該去的地方等。


會說「我無所謂」、什麼都不知道地過完七十幾歲的人生,或是認為就算多學一樣事物也好的人生,兩者之間相差甚大。p144


6.當然,我或許做不到什麼偉大或了不起的事情。我能給孩子們看的,或許淨是些微不足道的事。可是我相信,在這些小事裡,一定有幸福、有孩子們應該學習的東西。換句話說,「小事就是大事」。只要確實累積一件件的小事,就沒有必要特別去盼望大的事情了。p164


7.為了長久持續,要自己守住八勝七敗,而不是全勝,甚至要為了八勝七敗的目標而故意輸掉比賽。


平衡,和所有的事情息息相關。我不喜歡輸贏的說法。對自己而言「OK」的事情,我不認為會一直持續,可是也會有一直持續下去的時候。一旦一直持續下去,最好能夠自己故意跌倒。因為如果是在不注意的時候不小心跌倒,一定會受傷。因此,為了自行取得勝負的平衡,我有一大堆故意跌倒的經驗。p170


8.在未來的時代,會比過去更加要求你是不是親身體驗過這些事情。在這個眼前有如此多的資訊交錯、充斥虛擬事物的時代,你是否親臨現場、實際親身體驗過,非常關鍵。p174-75

...

今天奢侈了嗎?



人類的存在擁有雙重性,是動物也是智人,受生物性的本能慾望驅使,也有展現成熟智慧的較高層次表現。若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任何和繁衍及生存無關的活動,都是種「奢侈」。在過去熱量稀缺的時代,會優先考量存活下去,將熱量分配在相關的事物上,若是將寶貴的資源運用在像藝術和文學領域上,則是種奢侈,然而就是這類的奢侈行為,使我們離動物性那端較遠,離人性較近,使我們配得上人類的稱呼。


我試過如果一整天都活得像隻動物,只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整個人會覺得空虛和無精打采,若是成天都做一些不用動腦思考的事,今天就沒有種成就感,彷彿潛能沒有發揮。除了智識面的刺激,另外就是心靈是否得到足夠的養份,能否感受到平靜和美善,我們神聖莊嚴的感受是否被引發,這些心靈滋養能將自我提升至較高的層次。


不思考,不發揮創造力,只是依著生物的本能存活著,或許比較簡單,累了就躺在沙發上吃零食,會比下班後還要去健身房省力,空閒時間拿來滑手機,會比周末上英文課輕鬆。選擇簡單、省力和輕鬆的方式,應該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性,應該更能有效地將基因傳承下去。可是有時候就是因為複雜、費力和困難,才賦予了做這件事的價值,如果譜寫一首交響曲是件容易的事,完成這項挑戰就不會被認為是種成就。就是有許多人願意去做這類非動物性的事,人類才變得越來越像個人。


哪怕一天只有十分鐘都好,讓自己掙脫生物性的鎖鍊,享受這份自由,去思考、去創造,讓自己沈浸在美之中,不只要填飽肚子,也要填滿心靈。每天都要「奢侈」一下,不是為了存活和繁衍的目的,而是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和成長,為了能夠被稱為「一個人」。



「我們的人生不該如此勞苦不堪

    從生到死

    心靈與身體同樣飢餓

    給我們麵包,也給我們玫瑰⋯⋯

    一點點的藝術、愛與美好

    他們受苦的靈魂也都懂

    沒錯,我們為了麵包而奮戰

    但我們也為了玫瑰而奮戰」

-James Oppenheim

...

《如果擁有妳的臉》-車熺垣




車熺垣的小說《如果擁有妳的臉》以四位韓國女性的視角,帶領讀者一窺韓國社會和K-Pop文化。小說對於父權體制的壓迫,階級貧富差距問題,以及對於外表和容貌的焦慮有生動寫實的描述。


居莉是因整型負債的公關小姐,無法說話的亞拉迷戀韓團偶像,孤女美帆因其藝術天賦而進入了上流社交圈,從小得不到家庭溫暖的媛奈渴望擁有自己的女兒。小說一開始就描寫亞拉的室友秀津因不滿自己的長相,請求居莉介紹整型醫師,秀津要在變美之後要進入高檔俱樂部工作。在秀津眼中,居莉就是成功的典範,手術的傑作。然而秀津不知道居莉為了維護這張臉而付出的代價,包括金錢、時間還有自己的身體。為了達到完美,而不斷進行手術,讓居莉永遠還不了債,無法離開俱樂部。居莉為了整型,忍受極大的疼痛,她深信只有換了一張臉,才有機會改變人生,如果能夠擁有像女團成員一樣的臉,她一定可以過得很好。


生的不美,就該「努力」把自己變美,在整型文化盛行的韓國,變美成了提升自我價值的必要手段,既然手術如此方便取得,崇拜的名人偶像也都在臉上和身體動手術,不做手術改造自己,讓自己「進步」就成了墮落,是種罪過。「美麗的容貌」是居莉和秀津拿來當階級翻轉的工具,也是她們的資本,靠著美貌她們或許能得到上流人士的垂青。可是上流社會裡,享有父權體制紅利的男性們,清楚知道階級區分,能夠做為結婚對象的只能是和自己同階級的女性。


有錢有地位的人,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會用各種問題來準確錨定每個人所屬的階層,住哪,讀哪間學校,在哪工作,什麼樣的出生背景,階級決定之後,便固定僵硬。和不屬於自己階級的女人玩一玩消磨時間無所謂,但結婚對象則必須門當戶對,所以雖然居莉有張美麗的臉孔,她那些上流社會的客人也不過視她為可用金錢購買的商品,用完即丟,隨時都可替換。


亞拉無法說話,她的母親擔心她會孤獨終老,於是想將她嫁給一個年紀比她大的男人當續絃,居莉的母親也要她找個對的人趕快結婚,畢竟整型受苦,就是為了能好好利用漂亮的臉。即使像美帆擁有藝術才能,還加上了沒有手術過的自然美,她一樣被拒絕於上流階級之外,她那富有的男友永遠都不會娶她,因為他的母親看不上孤兒美帆,「這個國家所有女人都內建這樣的基因,婆婆天生痛恨著她們的媳婦。」沒有優秀的家世和嫁妝,即便真的出嫁,也只是成為服侍婆家被壓榨的勞工兼生產工具。


所以媛奈特意選擇母親已經過世的對象結婚,媛奈從小生長在得不到關愛的家庭裡,父親把她丟給祖母照顧,但祖母重男輕女,每次都會威脅媛奈說:「反正等生出兒子之後,女兒就是鍋子裡的冷飯,到時候就該扔掉了。」媛奈想要小孩,一個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生命。可是一般受薪階層,光靠男性的收入買不起房子,也養不起孩子,所以媛奈也在工作。在懷孕時,媛奈不知道該如何告訴她的上司,她要請產假,「妳為什麼不工作還能領薪水?其他人明明比妳加倍認真。難道只是為了讓妳在家裡跟寶寶玩嗎?就是因為有妳這樣的女人,公司才不想雇用女人。」結婚也懷孕了,完成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期待,然而對女性而言,美滿幸福的結局依舊不存在。


最後,作者給了這群女人一個有希望的未來,媛奈肚子裡的孩子還看不出容貌,不需要去擔心那是否是張需要進行改造的臉。亞拉不再迷戀男偶像,美帆決心利用她那富有的男友,在被拋棄前,得到該屬於她的一切,而居莉懂得要放眼未來,而不是只顧眼前。這群女人互相扶持,身邊沒有男人。




...

休耕



雖然知道休息的重要,但有時候我也是個喜歡勉強自己的人,通常都是等到身體發出警告才肯停下來。尤其是做喜歡的事,反而忽略了壓力和過勞,原來做喜歡的事也會疲累,不曉得有多少次,一完成手上的工作,偏頭痛就發作,然而身體一恢復正常,就忘了疼痛,又想填滿行事歷,做更多事情。休息等同於沒生產力,甚至等同於偷懶,這種從社會和文化層面習得的價格觀,需要持續且刻意不斷地改變認知及思維模式才有辦法與之對抗。


因為工作時數不一定,有時很忙,有時空閒,在沒課時,會感到有點閒不下來,總覺得應該要做點什麼,否則時間就浪費了,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過動症狀」,每天都一定要完成些什麼,成就些什麼,「行動」被鼓勵,至於「靜止」則是被否定。若是今天沒有「特別」的事發生,就覺得一天平凡無奇,一點都不值得被記憶,彷彿都是可以快轉的時間,全都是高潮前的鋪陳和過度。有一天,一個轉機出現,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生活會比現在更美好更幸福,夢想實現,願望成真。我們是否都在「等待果陀」,還是在等待奇蹟?可是一直在等待精彩時刻來臨的心情是難熬的,那是在告訴自己「當下此刻」不重要,生活永遠在遠方。


在比較空閒的時候,就把它當成是天賜的禮物,可以有一段時間不用擔心截止日期,不用滿足外在的需求,終於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那些平常都說很忙沒空做的事情,好比讀一本小說,約好久不見的朋友吃飯,整理花園,把棉被拿出去曬一曬,做一些可以滿足自己內在需求的事,充分儲存能量。剛忙完一個專案,剛結束一個任務,可能會因為時間和精力突然空出來,而覺得內心空虛,這個時候若是能想像自己是個太陽能板或許有幫助,在陽光燦爛時不斷吸收能量,是為了在陰天時派上用處,又好比農田需要休耕,是為了等待土地肥力回升,然後種植出高品質的作物。


終於有時間可以照顧自己,平常為了工作不停輸出,也需要時間再次吸收消化,以便下次的輸出,沒有補給,不會有新的創意和巧思,便會一再重複舊模式,沒有進步和成長。技能和知識需要補給,因為高強度工作而疲累的身心靈也需要補給,好好修補因壓力而受損的地方,然後好好吃、好好休息、好好玩,這樣我們才不會在下次工作和生活又忙起來的時候,後悔沒有充分利用這段空閒的時間。












...

《Stay True 保持真誠》-徐華


徐華(Hua Hsu) 的《Stay True》(保持真誠),獲得2023年普立茲自傳文學獎。自傳內容記錄作者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長過程及青春年少時期,同時探討了種族、文化、歷史、友誼以及自我認同等議題。這也是一本紀念友人的回憶錄,描述過往時光的美好。徐華深思熟慮地安排文本結構,理性思考和感性流露交錯,描繪出一種青春的氣氛,夾雜著希望和煩惱,讓讀者也能懷想起自己的年輕歲月。


*以下內容會提及主要情節


書名「stay true」是徐華和他的大學好友阿健,在信末喜歡用的結尾詞,雖然一開始是個玩笑,後來卻成為了固定的儀式,友誼就在這些重複的動作和儀式中產生。作者在摸索自我的階段,藉著排斥一些大眾的事物來定義自己,他想將自己塑造出一個特別的存在,他製造小誌,聽非主流音樂,去二手店買衣服,為了讓自己不一樣,但同時又渴望隸屬於某個群體。他想表現的很酷,有時會刻意顯現冷漠疏離的樣子,其實他只是在等待一個懂得他的人。阿健懂得他那些尖酸挖苦下的懇切,並且要他保有他的本真,一種我們之所以是我們的特質,一種屬於我們的原創性。在選擇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外在因素的影響,我們會假裝,而失去本真,但作者說要忠於自我,「對你自己保持真誠。對你曾經可能成為的那人保持真誠。」


作者的父母是台灣人,生為亞裔美國人,他會思考身分認同問題,種族同化問題,年輕時的他認為新的一代可以想到一條新的出路,免於服從權威和金錢,可以創造出一個容納各種可能性和多元的社會。後來他發現有些問題永遠都會是問題,妥協變得無可避免。他努力的想創造出自己的文化,找出自己的價值和認同的理念,他和同樣也是亞裔美國人的阿健,曾試圖找出一種敘述,好將描述世界理論的碎片統整起來。他們的友誼在認真的談話中和胡鬧的玩樂中建立。


阿健的離世為徐華對來極大的悲傷,他一直設想另一種可能性的存在,一個阿健沒有死去的可能性,「如果當時他可以⋯⋯,或許就不會⋯⋯」,的想法使他無法走出陰霾。徐華拒絕將阿健的死當成是仇恨犯罪,不是因為阿健的亞裔身分,所以才有這樁悲劇,而只是因為這社會就是他媽的糟,這樣想,他才不會在宏觀的脈絡上失去阿健,失去對這件悲劇的控制。他想把阿健留在身邊,當成一段活著的記憶,而不是將他置於大敘述之中,直到他可以好好哀悼他,準備好繼續前行。徐華寫這本自傳的目的是想致敬那段他和阿健的共同時光,同時也是做為一種療傷。他說:「直到現在有點年紀了,我才漸漸明白,縈繞不去的不該只有悲傷,還有那些好時光。」



...

深度的力量


小時候的我什麼都想試試,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玩,壓花、書法、剪紙、畫畫,這其中學得最久的是鋼琴,斷斷續續上了八年的課,但現在連<少女的祈禱>都彈不完,最近不再學的是寫程式。我一直覺得擁有多項技能是好事,畢竟這個社會不都鼓勵我們要「斜桿」,培養多元專業,以免被AI取代,而且什麼都懂,看起來很厲害。但是,近幾年來,我的想法慢慢改變,因為認清了自己的資質,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像達文西或米開朗基羅那樣的通才。不要說通才,連要變成專才,都要花費無數的時間和心力,畢竟可不是人人都是大谷翔平。


一天就這麼長,精力就這麼多,腦容量也有限,與其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普普通通,甚至馬虎隨便,我認為專注在一件事情,把它學到精,做到好,成為此領域的專家,會比什麼事都會一點,來得有成就感,也能夠貢獻更多,重點是我發現這樣有助於心神的安定。畢竟這個月想學日文,下個月又想學鋼琴,只學完五十音,也沒法對話,只會彈小蜜蜂,很容易就覺得無趣,付出的努力沒有累積,就無法成為讓人茁壯的養分。當個初學者,一開始很新鮮,但永遠都是個初學者則會令人感到沮喪,覺得自己沒有前進。一件事只能做到十分、二十分,跟可以做到八十分甚至九十分,得到的滿足感是不同的,能對社會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一個醫生把自己的技術訓練到高超,可以拯救更多生命,一位籃球員花了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就是想拿到一枚冠軍戒指。成為一個專家和佼佼者,為他們的生命帶來了意義及使命感,使他們心無旁騖,勇往直前,這便是深度的力量。


每個計劃、目標都會互相爭奪我們有限的資源和時間,這就是為什麼要排列優先順序,為什麼必須要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培養一門專業尤其是如此。一名專業的外科醫生,從讀醫學院開始,到真正能夠動手術,至少要花十年時間,而這可能只是最低門檻而已,試問每個人有多少十年?技能的培養需要刻意的練習,用半調子的心態只能獲得半調子的成果,成為大師不是玩樂,抱著體驗的態度來面對技能,不會有所成長。每一門專業都值得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對待,全心投入都不一定會掌握,更何況有空才去做做。


不知道大家是否嘗過那種拚盡全力的感覺,那種為了提升自己的程度不斷練習,全心全意只想著手上這件事的感覺,那是少數會讓我感到內心平靜的時刻,因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內心便不再徬徨不安。那種看見自己拚命之後,能力值提高的感受,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心理回饋和力量,這就是深度力量的價值。它不僅療癒,還讓人煥然一新。就像王道漫畫裡的主角都必須要練功一樣,能夠進級,能看見的世界就會愈大,能夠在一個領域中不斷變強,是一件會令人感到熱血沸騰的事。


重視深度的價值,我們也會為我們的成果賦予價值,甚至為這個世界留下有價值的事物。所以不當大谷翔平也沒關係,我努力朝Stephen Curry邁進就行。

...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人生課》-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最後一堂人生課》的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森林的寺院修行了十七年,本書集結了他所領悟的人生智慧,這些智慧幫助他面對憂鬱及死亡。我們可以向作者學習如何放下念頭和控制,活在當下,轉向內心聆聽其睿智的聲音,擁抱不確定性,隨遇而安。


我們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和判斷周遭的人事物,這種小我的思想和念頭有時是痛苦的根源。作者告訴大家不要相信自己的每個念頭,因為「我可能錯了」,「我可能並非無所不知」,我們只是以為自己的每個念頭都是真的,以為我們知道每一件事,然後讓自己深受腦袋中這些不斷翻騰的思緒折磨,而感到痛苦。自以為是,會使人驕傲,看不見重要的事。被這些非真實的念頭束縛,我們失去了自由,學習專注在當下,留心於每一次的呼吸,才能使人獲得平靜。生活中的每個活動,都同樣具有價值,專心完成它們就能賦予它們意義。


另外會讓我們感到痛苦的還有想要掌控一切的意圖,渴望生活按著自己的希望和計劃進行,然而「不確定性」是生命的樣貌,混亂是才是正常的,秩序是人為的。沒有什麼「應該」,無法預期的事情太多,鬆開緊握的拳頭,學習著放手,接受未知,「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會是種解脫。


不要相信那些會讓自己痛苦的念頭,而要去做那些能減輕痛苦的事情,這個世界希望我們安好,我們要對生活保持信心,學習減少進入掛礙,有時那代表著跟自己負面的想法維持距離。那些對未來的思慮不過是假設,依據的是那些不可靠或是經過放大及扭曲的推論,並非真實。


最後作者要大家真誠,正直地生活著,對這個世界展現美好和善良,這樣做並非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或是取悅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因為我們所做的每件事別人也許不知道,但我們自己會知道,我們必須和自己相處一輩子,而沒有人想和一個自己討厭的人在一起。「宇宙會回應我們言行背後的意圖。我們發出的東西,最終會回到自己身上。我們看到的世界不是它的樣子。世界是我自己的樣子。所以要成為自己在世界上想見到的樣子。」

...

不是孤獨,是自由



認識的人最近失戀了,身邊的人怎麼安慰都起不了作用,他無法忍受單身的狀態,喝了很多酒,拼命地想認識新的對象,感情關係的空窗期讓他不能自處,擁有交往的對象是他定義自我價值的方式。他讓我想起年輕時的自己,是如此渴望一段感情,希望找到一個人填滿內心的空缺,然而這樣的願望從來沒有實現過。


翻開少女時期所寫的日記,敘述的都是自己又對哪一個男生有好感,老是想著要做些什麼事才能吸引對方的注意,若是自己喜歡的男生和其他女生有互動,就既難過又生氣。對以前的這些文字記錄,感到幼稚好笑的同時,還覺得難道年少的我除了想交男朋友,腦袋裡就沒有其它東西了嗎?看看人家西蒙·波娃的成長日記,寫的是哲學和文學的思考,而自己整天想的都是戀愛之類的事,好像有點浪費時間。那時的我認為若是不能找到一個喜歡自己的人,我就是個沒價值的人,我一定是不漂亮也不受歡迎。我把大部分的青春歲月用來自哀自憐,而不是用來理解認識自我,看到其他同學們成雙成對,更加深內心的孤獨寂寞。


後來又一次的遇人不淑改變了我,我那時想著要把自己變得更好,讓對方後悔當初沒有好好珍惜我。我努力地學習,想在課業上有好表現,花時間運動減重,並且研究穿著打扮,整個暑假期間都在想著,開學第一天要用什麼樣的姿態出現在那個男孩面前。那些悲傷情緒全都成了改造自我的燃料,那時的我終於開始思考該怎麼喜歡自己,該怎麼和自己相處。我漸漸地不會害怕自己一個坐在課堂聽課,我甚至坐在最前排的位置,而不是躲在角落,我不再覺得自己一個人吃飯,逛街,看電影,去圖書館做報告是一件丟臉的事。我明白了什麼是一個人的精采,沒有人在我身邊不會讓我感到孤獨,反而是跟一些根本不懂我的人在一起,才令我感到寂寞。


一個人的時候不是孤獨,而是自由。我不用想著要怎麼做,才能讓對方喜歡我和認同我,也不用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改變自己,以為以他人為中心,自己就會成為他們的中心,以為把對方的需求擺在第一位,自己就會是他們心中的第一位。到頭來,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根本不會被愛,無法跟自己相處的人,也沒辦法跟人建立健全的關係。


身邊有人可以愛自己很好,但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自由愉快,重點是不要抱著要有另一個人才能完整自己的心態,我們本身就是完整的。一個人很自由,不用對不感興趣的事物假裝投入,不用假裝聽得懂對方在說什麼,想怎麼安排自己的時間都可以。他人凝視的目光,會把我們變成客體,沒有了這些目光,我們又能輕鬆地做回自己,一個真實沒有偽裝的自己。


練習一個人,享受獨處的自由,一開始並不是那麼容易,但習慣是可以培養的,從小事情開始做起,慢慢地就會愈來愈獨立。把獨處時間拿來探索自己的可能性,發覺自己未曾知曉的一面,當自己的朋友,也當自己的愛人。最美好的愛情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給自己的。


...

《精準購買》-塔拉·巴頓



「生命中最好的東西並不是東西。」-阿爾特·巴克沃德


網站BuyMeOnce(終身受用)的建立者塔拉·巴頓所寫的《精準購買》,教導讀者如何像個藝術品策展者一樣,精挑細選自己的物品。瞭解自己的品味和價值觀,有意識挑選具有品質及耐用性的產品,能夠幫助我們拒絕行銷和廣告的誘惑,而不會落入盲目消費和用後即丟的陋習。若能實踐精準購買,我們將會省下許多時間、金錢和空間,生活也不再圍著消費打轉,而會變得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首先很重要的事是要將「個人價值」與「擁有物品」脫勾,「多一件東西或少一件東西,都不會影響你身為一個人的價值。」找出能真正為生命帶來意義的事情,花時間去思考自己衝動購物背後的原因,是實踐精準購買的關鍵。依價值觀為中心,挑選適合自己風格及品味的物品,就可以帶著「目的性」去消費,而非在慾望驅使下購買沒必要的雜物。


廣告和行銷手法擅長引發接收者的恐懼或不安,強調只要購買某些產品,就能提升自我價值,甚至改變人生,許多產品生產者不是投入心力提高產品的品質,反而是將大筆預算拿來製造最誘人的廣告,以增加銷量。不僅如此,有些產商更是有意地採取「計劃性報廢」(汰舊性計劃),特意生產不耐用或是難以維修的產品,使我們不得不一再購買。好比某些家電用品故意裝設防拆螺絲,為的就是讓人無法拆開修理。更別提某些產品硬被增加一些不必用的功能,甚至只是改變大小或顏色,就漲價,而且因為商品品質低劣,用不到二、三年就壞,我們就只能不斷買單廠商推出的漲價產品,這樣不只浪費金錢也浪費地球寶貴的資源,更是使低收入群體深陷貧窮循環。聰明及有意識的消費者應該將購買行為,變成一項宣揚自己價值觀和理念的社會行動,將金錢用來支持能夠製作優質產品的生產者。


要避免胡亂消費,除了要小心廣告和行銷手法的引誘,在購物前清點家中存貨,就不會買到一樣的東西,有計劃地購物,不要偏離購買清單,避開那些誘惑會出現的時機和場合,用現金購買,以便立即對帳。想消費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找不到別的事情做,思考一些不靠購物就能獲得快樂的方式,像是增加生活中的體驗,享受和他人相處的時光,運動,接近大自然,做好事先安排,就不去因為無聊而去購物。另外去想想想擁有一樣物品背後的目的為何,或許可以用不購買的方式達到目的,像是我們需要的不是汽車,而是便捷的移動方式,這樣搭大眾交通工具也行,在花錢前,思考一下或許能找出不同的的替代方案。


消費所能帶來的快樂,在我們一擁有那項物品之後,就會隨著時間而遞減,我們應該要找出能真正使人感到幸福及滿足的要素。資本主義社會試圖把每個人都變成消費者,不停跟隨潮流,追逐更新更多的商品,為了難填的物質慾望,許多人付出了寶貴的時間去提升收入,然後又因為比較和競爭的心態,讓自己變得不快樂,再多都不夠,永遠都不能滿足。但作者說我們不必要當個消費者,我們可以是個創造者,去思索我們能帶給這個世界什麼,帶給周圍的人什麼,像是歡笑,支持和愛,這些並不需要用錢購買,也不會因時間流逝而失去價值。


最後附上作者提出的一些幸福要素,讓我們能真正獲得滿足。

*自由和自主(主導自己生活的權力)

*親密的人際關係

*歸屬感和社區意識

*能不斷成長(改進)

*感恩的心

*目標和熱情

*自我價值和自制

*平靜、舒適又充滿朝氣的生活環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