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常被問到:「長大想要做什麼?」,答案不外乎是,醫師、律師、老師、工程師、太空人、總統,有錢人,現在則多了個YouTuber。等到真的長大後,有時會回想起當初的志願,不管是否實現兒時的目標,「做什麼」大概就是我們最主要的身分認同,是和陌生人自我介紹時第一時間想到的答案。可是為什麼答案不能是:「我想成為一個善良體貼的人」、「一個充滿想像力又有創意的人」、「一個勇敢堅強的人」?或許是因為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我在想如果我們從小一直不斷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長大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著重在人格特質的培養和品格的形塑,這樣大家是否就不會老是覺得自己的成就不如人,薪水不如人⋯⋯再也不會被外界的評價束縛,而是真心地認同自己,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
這是一個充滿競爭比較和階級地位的社會,當被問到要「做什麼」,其實並非真的做什麼都可以,在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一套評比的標準。有些選擇被視為優於其它,但所謂的「標準」,大都是「金錢、權力和名聲」等外在條件,幾乎都可用某些方式轉換成數字來顯示,薪水、頭銜、按讚人數、訂閱人數、觀看次數⋯⋯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把一切都轉化成數字,來將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擺在不同的位階上,是如此普遍又平常的事,但平常不代表正常,更離真正理解一個人非常遙遠。一個年薪千萬的人不一定比一個年薪百萬的人善良體貼,一個總統不一定比一個公民,更關心公平正義,一個網紅也不一定比一個素人更勇敢堅強。
如果我們只能用「做什麼」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就很有可能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在每一件事都可以被變成是比賽是競爭的社會裡,沒有誰可以是永遠的贏家。在老是想著輸贏和高低的世界裡,沒有人可以活得心滿意足,然而這就是每個人每天的生活,所以我們很辛苦我們很累。要是可以停止用「做了什麼」、「成就了什麼」來衡量自己,而是去想我們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會不會每個人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日子也會好過很多?
人類有許多非常美好的特質,利他心、同理心、愛心、正直、良善、勇敢、堅毅、溫柔、真誠⋯⋯很多很多,「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代表著我們可以經由學習和努力來打磨這些特質,讓這些特質能夠透過我們顯現出來,讓這些特質在我們身上閃閃發光。我一直認為這才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獨特之處,我們可以藉由努力而擁有某些美好的特質,而這些是不會被奪走,也不是我有你就不能有的零和競爭,一個內心充滿愛的人,一定也會希望其他人的內心也都充滿了愛。小說《小王子》裡面有一句話說:「重要的是那些肉眼看不見的」,若是我們停止用「做什麼」來定義自己是誰,而是用那些雖然看不見,卻十分寶貴的特性或人格特徵來塑造自己,那麼我們就不會擔心有一天老了、病了,無法工作的時候,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或許還可以再用另一種方式來問問題:「死後想被人記住的是什麼?」如果可以變成靈魂聽到其他人在你往生時說的話,你希望那會是些什麼?「年薪破千的CEO」、「訂閱數千萬的YouTuber」、「身價上億的富豪」?我希望我愛的人能覺得我的存在能讓他們感受到愛,帶給他們力量和安慰,在每一次想到我的時候內心會有種溫暖的感覺,要是我曾經存在的事實能讓某個人能感到幸福,我就會覺得沒有白白來這世界一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