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



有時候會懷念以前年代的純樸和簡單,會這樣想,大概就代表自己年紀大了,屬於上個世代。在書本中讀到過去的人,沒有手機和電腦,當然也沒有串流服務,他們的娛樂選擇有限,不外乎閱讀、下棋、散步、繪畫、音樂以及談話。那種認真且深刻的談話,一種不被打擾的交流。《世界之用》的作者尼可拉·布維耶說:「⋯⋯物質的匱乏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人們對精神必需品的想望。」


在寒冷的冬季夜晚,和另一半蓋著一條毯子,坐在沙發上,手上各拿著一本書,讀累了,把書暫時放下,稍微聊聊。每天早上和另一半一起準備早餐,邊吃邊講昨天的夢,還有對某個主題的想法。聊天或討論對我而言很重要,很慶幸老公是個什麼都能跟我談的人,回想起來,或許這就是當初可以在一起的原因。那個年代,沒有智慧型手機,兩個還不熟的人,碰巧處在相同的空間,能做的事,就是盡量和身旁的人交談,無法拿出手機隱藏社交的不自在。必須跨出和嘗試,打破沈默和尷尬,也因此開始了關係,哪怕只是點頭微笑的關係,也是個小小的連結。現在很多人都低頭滑手機過馬路,迎面而來的什麼,沒有手機裡的什麼來的重要。


談話和討論那些需要思考,需要條列整理思緒的話題,是在課堂上的訓練,又或者是會議上的簡報。在平日我們似乎不太有機會,針對某個主題做深度的討論和交流,除了沒時間,就是還有其它更刺激好玩的娛樂選項。西方的沙龍,東方的雅集都令我心神嚮往,可以和人談談生命、這個世界,社會問題、文學、哲學、藝術⋯⋯一些我覺得很重要或能引發思考的內容,那種智識和人文方面的交流,不只能幫助我們理解外在世界,得到不同的觀點,也能在對談的過程中,訓練自己的大腦和表達能力。沒有對談的機會,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下來,是另一個方式。


那天和同事聊到,對於現在入學考試還要考作文寫作的這件事,我覺得很不對勁。因為我認為寫作就是重寫,是一個不斷修改的過程,是一種表達,不該被規定限時完成。況且若是撇開其創作和藝術性不談,只就功能面論之,日常生活實際運用時,在什情況下必須要在一個多小時的情況下,完成一篇能得到「高分」的美文?同事說這對組織和邏輯思維的訓練很重要,這點我認同,不過有什麼必要變成考試的一部份呢?不考就不會去訓練,可是這樣學生們會變得更排斥寫作,因為寫作是功課,是不得不完成的交辦事項。我覺得作文訓練中,最莫名奇妙的一種就是「日記」,日記這種文類,理當來說,應當是私密不公開的,怎麼會被迫寫給老師閱讀,然後還批改?


然而在現代社會,如果不硬性規定在課堂上做寫作訓練,許多學生又少了一個,可以訓練組織統整和邏輯思維的機會。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能力只有覺得重要的人,才會認為需要去做練習,或是要派上用處時,再加強,或許抱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比較不會有勉強和痛苦的感覺。覺得什麼樣的事物很珍貴,或什麼樣的能力很重要,然後感嘆我們逐漸失去了它們,大概就說明自己真的已經上了年紀。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