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


「改天再說」、「哪一天有空再做」,但我們都忘了或許沒有改天,也沒有哪一天,我們能確定的只有此時此刻還活著的事實。我的叔叔不久前因為心臟剝離,被送進急診室,在加護病房待了不少天,一切來得非常突然,狀況又極度危急,上一刻他還開心地和朋友寒喧,懷裡抱著一個新生兒逗弄著,下一刻就痛得如同肌肉被撕裂一般,沒有任何人會料到一個好端端的人,怎麼突然間會離死亡那麼近。沒有準備,沒有交待任何事情,還沒對心愛的家人說的許許多多的話,那些改天再做的事,或許再也沒機會做了。


我不忍把叔叔的經歷視為一個警示,這是彷佛是種褻瀆,從他人的苦難和折磨當中獲得領悟,似乎是種利用,一種旁觀者的自大和冷漠。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到叔叔和他的家人,當父親因癌症動手術時,我感到的悲傷和不知所措,又再一次向我襲來。我懷疑生命的恆常性,認為一切都是不可靠的,生命無法給予我們任何的保證,昨天還在的今天可能會消失,沒有什麼事可以視為理所當然。強烈的恐懼逼迫我思考,我到底該拿這珍貴又易碎的生命怎麼辦?「珍惜生命,不留遺憾」是我目前的答案,於是我想到了所有「那些改天再做的事」。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是Stephen R. Covey所說的「不緊急但重要的事」,對我們身心的健康很重要,對我們的成長很重要,甚至影響到對生命的滿意度。但因為那些事都不急,我們就一再拖延,或是因為每天光要花時間處理危機和問題,譬如明天要交的報告,孩子突然生病⋯⋯就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結果累攤了,就去做做一些既不急也沒用的事,好比滑手機和追劇,一天就這樣過去了,然後是一個禮拜、一個月,轉眼間新年又來了,於是我們再度許下新年新希望,直到有一天我們驚恐的發現,或許根本沒有明天。


所以我決定把「那些改天再做的事」全都寫出來,提醒自己要去做這些會增加我生活幸福指數的事,這是我能想到的珍惜生命的作法。這些事不太像是所謂的「bucket list 」,並非是臨終前的願望清單,或許有那麼一點意謂,但整體而言卻是些不想拖到死前才做的事,是一些能提升生活品質的事。我希望大家也都能花時間想想那些對自己而言很重要卻老是被拖延的事,那些在生命結束前會後悔沒做的事,起碼先把這些事情都列出來,這樣也會有一個採取行動的方向,關於這個主題我已經寫了八篇文章,不知道從何開始的人,也可以參考看看喔。


*那個些改天再做的事:健康檢查運動戒癮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

                                          好好休息學習新事物存錢玩樂


...

《 穿雲少女》-顧德倫·包瑟望


德國著名的青少年文學作家顧德倫·包瑟望,在車諾比核電廠事故後,虛構一場發生在德國的核反應爐意外,寫出小說《穿雲少女》。內容描述核災的毀滅性,政府當局的處理方式,各種不同的核能立場,還有人民如何在災難中求生存。《穿雲少女》強調科技倫理和人道關懷,小說情節緊湊,文字近人,內容能使讀者深思,幫助我們對核事故有更多的認識。


「一呀、二呀、三四五⋯⋯

誰會害怕車諾比?

什麼輻射單位毫侖目和貝克!

小小孩很快就會死去。

輻射

穿雲而來。

而你

完了!」


作者以一位十四歲少女揚娜貝塔為主角,描寫她因為核電場事故而逃亡,那不祥的輻射雲一直在後面追趕著,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極度恐慌和混亂,交通擁擠,到處都是急著疏散躲避的居民,政府只想著要掩蓋真相,對於核災卻沒有任何全面的應對計劃。不斷有人因核輻射而生病及死亡,女主角也因為被輻射雲所降下的雨水汙染,而進了臨時醫院,頭髮全都掉光。災難緩和後,災民被貼上標籤,難以融入社會,為了生存必須看人臉色,或者隱藏自己的身分;他們的身心全都受到創傷,有一些人因此失去活下去的力量,另一些人則是挺身而出,組織反核運動,為了不讓同樣的悲劇再發生。


「沒有把發生事故的可能考量進去,就是不負責任和不人道的做法。」小說裡的政客說,核電廠的運轉是「所有人」的決策,是在經過民主程序後,大家同意讓核電廠繼續運作的。這樣的言論雖然令人生氣,卻也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從某方面來說,我們都在假裝核災不會發生在自己的國家,或是安慰自己說核電廠離家很遠,但真相是沒有任何表示核電廠安全的專家或政治人物,願意住在核電廠附近,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東西,很難相信它是安全的。誰都無法保證意外不會發生,車諾比的意外、福島的意外,當人們認為核電廠是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時,也不該天真的以為自己能從意外所帶來的浩劫中倖存,然而就算活了下來,生命也回不到過去的模樣。


揚娜貝塔雖說逃過一劫,但她失去了至愛的家人,她自己也因為輻射汙染,身體再也無法恢復健康,而她的小阿姨為了怕生下畸型兒被迫終止懷孕,許多人可能從此不能再生育。書裡提到災民們在社會中不被接納,因為他們的存在讓人想起可怕的事故,人民只想遺忘傷害,回到正常生活狀態,災民們就成了又病又窮的獨立族群,從此他們只能帶著「被爆者」的身分活著。


沒有經歷過核災的人,無法對災民的處境和痛苦感同身受,他們甚至認為情況根本沒有那麼嚴重,大家都誇大了輻射汙染的危險。就像揚娜貝塔的爺爺奶奶,事故發生時人不在國內,根本無從得知災難的毀滅性,他們不只是旁觀他人的痛苦,甚至貶低了別人的苦難,我想要等到揚娜告訴他們發生的事,他們才會悔恨地理解到原來,苦難不是別人的而是自己的。全民要享受核能所帶來的利益,卻只讓某些地區的人因此受苦,這不是人道,而是不正義的。


「現在我們再也不能說,我們一無所知。

我們不能逃也無法移民。

這個世界終究會成為我們自己設下的牢籠,

而且是核能科技進步造就的牢籠。


如果今日我們什麼都不做,

那麼人明天就會感謝

我們的沈默和「理性」。

每個人都該仔細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這一次,我們不會忘記。」


相關閱讀:《車諾比的悲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


...

我想優雅地老去



那天和另一半外出用餐,選了西門町一家頗有名氣的吃到飽火鍋店,這家店放在我的口袋名單上一陣子了,剛好人在台北就決定去嘗鮮。平常日的中午時段,店裡大概也半滿,我們被帶到人潮聚集的那區,坐下來沒多久就感到十分吵鬧,後來才發現聲音來自後面一桌大約六人的團體,清一色男性,年齡大約五十幾歲。他們邊吃邊大聲交談,音量大到難以忍受,彷彿就怕其他人聽不到他們在講什麼,為了躲避噪音,我和老公只能藉著取餐,不斷離席,離開那區才知道原來店裡有播放音樂,坐在那就只聽得到講話聲而已。最後,我們再也受不了,只好盡快吃完,逃離這家店。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大部分的客人大約都五、六十歲的年紀,每桌的氣氛也都很熱絡,看起來多是三、五好友相約來聚餐,可能是因為一陣子沒見,情緒高昂,再加上有很多話想聊,所以就給了我一種吵雜的感受。看著這些人,我在想等我到了他們這個年齡時,也會變得和他們一樣,不顧他人感受,讓旁人感到不舒服嗎?我覺得隨著年紀增長,我的確變得越來越不在乎別人的眼光了,好比在擁擠的公車上,我不覺得坐在一位男學生旁邊有什麼好不好意思的,但少女時期的我就不可能這樣,還有我會在等紅綠燈的時候做一些腿部的伸展,另外還會在天氣突然變熱時候,把外套綁在腰間,而不是披在肩上,至於平常去樓下買東西都穿著運動褲。


我記得《Vogue 》的總編Anna Wintour說過,她絕對不穿的就是運動褲(sweatpants),超過七十的她,最喜歡的是繽紛色彩的印花洋裝,然而這樣的打扮在她身上一點都不突兀,非常漂亮,不過這樣的衣服沒有搭配好就會是災難,如同我在路上看到的大部分女性年長者一樣。這些女性也很喜歡穿著鮮豔顏色的印花,配色黑色短褲和絲襪,外加亮晶晶的厚底涼鞋,或是動物紋服裝,基本上我覺得這都是一些非常難駕馭的衣服,大概也只有時尚總編才有辦法做到,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卻有許多年長女性喜歡這些衣服,難不成她們是在模仿Wintour


雖然我非常敬佩大媽power,喜歡她們那種充滿歷練,勇往直前,彷彿什麼都難不倒她們的感覺,還有她們的活力充沛,不過有時候她們也會出現一些以自我為中心,忽略別人存在的行為,也不管自己的言行舉止會如何影響他人,好比不遵守社交禮儀,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自己不禮讓卻會強迫他人禮讓等。當然這些行為不只大媽們會做,許多人可能都會做,只是或許我們對年長者會有某種期待,期待他們會充滿智慧,舉止優雅,就像孔子所說的那樣能「從心所欲,不踰矩」,而不是只有做到「行所欲」這部分而已。


年老是必然且自然的,我從不贊成廣告或大眾媒體一昧的要追求「青春永駐」,一再強調「減齡、抗老」,或鼓追大家追求逆齡外表和身材,這其實是一種年齡歧視,試圖汙名化「變老」這個自然的人生階段,讓大家變得焦慮不安,好行銷各種商品。優雅地變老,不代表要千心萬苦對抗皺紋,花大錢購買保養品以及化妝品,做各種美容手術,反而是認同和接受自己的年齡,表現出屬於這個階段的美麗和優雅。和自己的身體相處這麼多年了,應該會瞭解什麼樣的穿著打扮會突顯優點,有了那麼多年的人生歷練,行為會變得謹慎有禮,懂得體貼注意別人的感受,也更能控管自己的情緒和反應,舉手投足都協調流暢。我覺得年紀增加這件事之所以可怕,是我們沒有變自己想要的樣子,反而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我期許自己能優雅地老去,變成自己喜愛的樣子,於是變老將不再是種詛咒而是種祝福。


...

《天生不愛動》-丹尼爾·李伯曼


《天生不愛動》的作者丹尼爾·李伯曼是哈佛人類演化生物學教授,他在書中運用演化和人類學觀點破除關於運動的12種迷思。作者還引用許多醫學研究,幫助我們理解運動和現代疾病之間的關係,以及缺乏運動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他希望藉由此書減低大眾對不運動的焦慮,並提供了一些方法協助大家動起來。


首先,從演化和自然史的角度來看,「不愛運動」是人類的天性。為了維持或改善健康和體能,而自主從事有計劃、有架構的重複性身體活動,是近代社會才有的現象,在過往人類都是為了生存及工作,而不得不大量勞動,不像現代人還特定花錢花時間把自己搞得又累又辛苦。狩獵採集者、自給農民和人類的祖先並不會在不需要的時候跑步或運動,因為這麼做會浪費好不容易才獲得的熱量,天擇偏好能提高繁衍成功率的選擇。在食物和熱量不易取得的時代,人類必需合理的分配寶貴的能量,而非將它們浪費在不必要的活動上,所以能不動就不動,能休息就休息才是正常的。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要再將不運動視為懶惰,又或者因為不想動而有罪惡感,更不能去輕蔑和責備不運動的人。


不過話説回來,作者的意思並不是要我們順應天性,從此和沙發為伍,反而因為時代的進展,為了健康地度過愈來愈長壽的人生,我們必須動起來。科技和文明的進步,使得現代人再也不需要辛苦地勞動才能得到熱量,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需要花費大量的體力才能滿足基本所需。我們不用再步行好幾公里去取水,也不用背負重物,結果我們養成了久坐的行慣,再加上現代飲食,導致了許多比以往更普遍的病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文明病」好比肥胖症、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和肌少症等。這些病症是作者所謂的「演化不匹配」現象,也就是人類對全新的環境條件適應不良而產生的。


那麼運動到底有哪些好處,值得我們為它對抗不愛動的天性?如果上述那些病症還不夠嚇人,作者還在書中提供了研究結果來說明運動的好處,像是延長壽命、降低壓力、幫助睡眠、使心情愉快、降低失智風險、預防慢性病、減少身體發炎症狀、增強免疫力,阻止哀老⋯⋯還有更多更多,多到我覺得不運動實在是太可惜的一件事。我從來沒看過有一件事的好處有這麼多,更加好上加好的是,沒有研究顯示運動量太大有害健康,當然會有所謂的運動傷害,也不能在身體狀況不佳時過度勞累,但基本上多動沒什麼壞處。


至於運動多久或什麼樣的運動才好,這必須考慮個人的身體狀況,但目前最常見、各大健身機構都推薦的方法,就是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最大心率的50%70%)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最大心率的70%85%),另外加上兩次重量訓練。既然我們都知道運動的好處,那到底該如何提高運動可能性,作者建議大家不用因為不想動而有罪惡感,而是透過一些自己認可的助推和強推來促使自己運動。助推的方式有改變預設選擇,或改變環境,強推的例子有利用社會承諾,事先安排和朋友一起運動,或是一些責罰方式,好比沒運動就捐錢給討厭的機構。總之要把運動變得好玩又有吸引力,增加運動機率。


最後我們來看看作者如何破除12個關於健康與運動的迷思:

*迷思1&2:人類演化出運動的天性?懶惰不符合自然?

答案是No and no。如同上述提到的,人類並沒有演化出運動的天性,反而不運動才是正常的,為了存活及繁衍,能量的取捨很重要,「懶惰」是幾百萬代以來的務實適應行為。


*迷思3:久坐本質上就不健康?

答案:Yes.長時間連續坐著有三個健康隱憂。

一、在椅子上坐一小時,就少了一小時的活動。

二、久坐使血液中的糖和脂肪增多。

三、導致發炎,使得免疫系統攻擊身體。


*迷思4: 人類每天需要八小時睡眠?

答案:Yes and no. 研究結果在6-8小時之間。


*迷思5: 正常人無法兼具速度和耐力?

答案:No. 我們的狩獵採集祖先從事各種活動,既長距離奔跑,也用力衝剌。


*迷思6: 我們在演化影響下變得極強壯?

答案:No. 人類演化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肌肉太多的成本大於效益,因為會消耗太多能量。只需適度強壯,足以從事日常生活的正常活動就好。


*迷思7: 運動競技等於運動?

答案:Yes and no. 以往人類從事運動競技並非為了運動,只有在因為工作而缺乏身體活動的貴族和白領工作者身上,運動競技才扮演提供運動的角色。而在現代工業化時代,我們把運動競技視為維持健康的方法。


*迷思8: 走路沒辦法減重?

答案:Yes and no. 許多研究證明步行等運動可以減輕體重,不過必須連續好幾個月每天走路半小時以上。雖然節食減重較快,但要防止復胖一定要靠身體活動。


*迷思9: 跑步傷膝蓋?

答案:Yes and no. 運動傷害確實可能發生,但我們可以讓身體適應跑步對身體的要求。事實上跑步和其他身體活動有助於增加健康的軟骨,也能防止退化性關節炎。


*迷思10: 年紀大時活動量減少是正常的?

答案:No. 演化使人類年老時仍能維持身體活動量,同樣的,維持活動量可以讓我們年老時活得更好。


*迷思11: 「做就對了」一定有用?

答案:No. 反對強迫每個人都要運動,而是以同理心的協助,讓運動變得更有必要。透過「自己」認可的方法來增加運動機率。


*迷思12: 世界上有最佳的運動劑量和種類?

答案:No. 依據目標和狀況有各自合適的運動。目前最常見的建議是:兒童每天要至少活動一小時,成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最大心率的50%70%)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最大心率的70%85%),另外加上兩次重量訓練。


...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八:玩樂



大家有多久沒有好好玩一玩了呢?不是只有小孩才需要玩樂,不過或許在忙碌,凡事都講求生產力的生活裡,連小孩都沒有時間玩了。玩樂不代表不務正業或浪費時間,相反的,玩樂能為一成不變的日子注入活力和生氣。在長時間工作之後,適度玩樂不只能放鬆身心,還能讓因工作或家事而僵固的腦袋重新變得靈活,因此得到創意力和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遊戲理論家Brian Sutton Smith 說到:「玩樂的對立面並不是工作,而是沮喪和消沉。」


玩樂的好處可能超出許多人的理解,好好大玩特玩,沈浸在各種活動及遊戲的當下,大笑一場,我們會忘卻煩惱,提振心情。除了對轉化情緒有益,玩樂對大腦更是好處多多,好比醫生會鼓勵失智患者玩數獨、紙牌或下棋,並且使用遊戲治療來增加他們的認知能力和延緩病情。孩子們從遊戲中學習到如何和他人互動和相處,也學到社交規則,懂得分享禮讓、同理尊重,知道自己行為是否合適恰當,藉此培養情緒智商,這些小時候學到的技能能夠延續至成年階段,在職場或社交場合上,能夠使我們和人順利溝通交流。醫學博士Stuart Brown指出玩樂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能促進我們的腦部功能,增加想像力,並且有助於社會融合,玩樂對身心健康不可或缺,其重要性如同睡眠和攝取養份。


玩樂的種類繁多,只要帶著一顆玩心,幾乎每一件事都可以是玩樂,各式各樣的身體活動、動手打造事物、創作、玩玩具、旅行、藝術、音樂⋯⋯只要能為我們帶來樂趣都行,不帶目的性的投入其中,忘了時間的流逝,進入心流狀態。認為自己沒有玩心的人可以回憶一下童年時光,回想自己笑得最開心的時候,那些忘卻自我的時刻,想一下什麼活動最有吸引力,在做什麼事的時候,時間一下子就過了?我記得小時候最愛看漫畫,從早看到晚也不累,還會熬夜把喜歡的漫畫角色畫下來,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看漫畫,也從不覺得漫畫是小孩子才能看的。


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愛好也沒關係,就什麼都嘗試看看,尤其是有小孩的父母,在陪伴他們玩樂的過程中,說不定也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就有不少家長因此變得很會說故事、玩桌遊還有玩球。就像我在陪我的姨甥女玩黏土時,自己玩得更起勁,而且為了要能充分利用一項玩具或物品,我會努力去想各種玩法,無形中也刺激了想像和創意,而我老公則是在和小朋友玩的時候,訓練自己的體能,小孩們就跟槓片和啞鈴一樣有效。我們不一定要花大錢買什麼玩具,或做什麼非常特別的活動,重要的是,用愉快的心情享受當下,把玩樂的精神融入在我們所做的事情之中。容許自己有玩樂的時間,玩樂和工作輪流交替,才是有品質且健康的生活模式,畢竟在臨終時,許多人後悔沒做的事應該是好好享受人生,而不是沒有好好工作,所以在忙碌的行程中,也為自己留下時間大玩一場吧,不要把玩樂歸在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一。

...

《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大原扁理


《才不是魯蛇》的作者大原扁理所寫的新作《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記錄他之所以會選擇窩居,捨棄了大部分人際關係,和週休五日生活型態的緣由。書的主旨是焦慮,作者檢視焦慮的來源,決定離開會產生焦慮的環境,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打造適合的生活模式,最終在認識了焦慮的本質後,又以自己可接受的方式再度和世界產生連結。


想要擺脫焦慮,活得自由,是大部分人的希望,作者大原扁理看似另類的生活,其實從某一方面也讓人思考現代生活的異化,作者痛苦地體認到即便自己沒日沒夜地拼命工作,依然負擔不起在東京的生活,他做著沒有熱情的工作,跟工作場所的人沒有交集,最後不只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力,也賠上了自我。在這異化的過程中,他因為無法賺到和其他人一樣的錢,而懷疑自己的價值,因為不符合世俗標準而感到焦慮,只因為和他人不同就被排擠和霸凌,為了合群無法自由行動活出自我,這一切幾乎讓作者喘不過氣來,直到有一天他發現生活不必這個樣子,拋開了「人生該怎麼過」才行的觀念之後,他開始了快活愜意的窩居生活。


許多人都「自動導航」般地過日子,拚命工作、拚命消費、拚命還債,每天都很拚,卻不曾想過這樣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會不會當我們像作者這樣停下來,花時間檢視自己的生活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人生不只一種樣貌?尤其當那種樣貌是外在環境硬強加在我們身上的,好比父母、師長或這整個社會,這也通常是焦慮產生的原因。無法符合期待,擔心自己不如人,於是勉強自己去迎合,去做不想做的事,作者說自由,就是要「由自」,由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來過日子,自己去活出人生的意義,充滿焦慮的生活是活出自我的絆腳石。


為了不再充滿焦慮,作者離開令他感到窒息的東京生活,搬到了房租便宜的近郊,減少任何不必要的支出,和多餘的社交活動,摘野菜自炊,衣物也只買足夠的量,花費減少之後,他只需一週工作兩天,剩下的時間可以拿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他對這樣的生活感到滿意。作者現在已經能和焦慮共處,他明白焦慮是無法完全消除的,重點是不要被焦慮掌控人生,過著被焦慮制約而無意識行動的日子。「維持身心健康,別把他人和社會的焦慮當成自己的焦慮,降低自我否定感」是能幫助我們對抗焦慮的方式。最後大原扁理鼓勵大家活出自我,去思考做什麼事會讓自己感到快樂,有什麼事是自己絕對不想放棄的,從一件小小的事情開始,慢慢地我們就能打造出專屬自己的生活。

...

窗外的風景

 


每次只要有客人來訪,看見我們家那一大片窗外的風景,通常都會讚嘆不已,當初剛結婚時,為了能租到一間合適的小窩也花了不少時間,也是在那時才知道,原來要租到喜歡而且又能負擔得起的房子,是一件如此困難的事。我和另一半找了很多間,也看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物件,像是客廳所有的牆壁都是鏡子,彷彿舞蹈教室,每走一步,地板還會發出吱吱聲,或是套房只有淋浴設備,卻沒有馬桶,走廊還充滿著尿騷味⋯⋯不知道看到第幾間之後,才找到了現在的住處,而我們也是第一眼就愛上了那遼闊的窗外視野,再加上屋況又不錯,我們就立刻租了下來。


當然住了沒多久就發現,房子有西曬的問題,而那片大窗戶更是讓問題變得麻煩,冬天的時候倒是可以享受比其他人長一點的陽光,但夏天就辛苦了,那滿屋子的陽光,讓已經是烤人的炎夏變得更難忍受,我都為了遮陽而躲在房間裡面,好在兩年前換了新的窗廉才終於解決困擾。不過我們還是非常喜愛望出去的景色,尤其是陰天的時候,還是能得到微微的日照,也因此擁有比較長的白日,這在冬天,可真是一種小小的幸福。


多虧了這片窗戶,讓我們在因為新冠肺炎被隔離時,不致於太難熬,看到路上的行人和車輛,知道這個世界還在正常運作,令人感到安心,到了夜晚,看到附近住宅,一戶又一戶的燈光亮了起來,知道有人存在,讓人感到放心,天氣好的時候,對面頂樓會有許多小朋友在那邊嬉笑玩耍,他們的笑聲,使我覺得開心。我也注意到,原來天空不只有藍色、灰色或黑色,還有深深淺淺的紅色、紫色、金色、橘色,更不用說雲的形狀,那可是比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還厲害。如果眼睛盯著螢幕累了,我就望著窗外遠處的群山發呆,或是只是看著那隨風流動的雲,直到覺得陽光剌眼,才回過神來,將生活繼續下去。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如果有新客人來訪,我就會指著窗外那一棟豪宅,跟他們介紹那一戶要價一億多元,彷彿我認為那是大家唯一會感興趣的景色,而不是那片蔚藍的天空,還是我覺得跟別人聊房地產,比跟人聊美景來的容易?又或者我只是想表現出「務實的一面」,畢竟我給許多人的感覺就像是隔絕於現實之外,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管是哪個理由,我都不滿意,心裡覺得對不起窗外這幅美景。我下定決心,以後當有客人在欣賞窗外的風景時,再也不開口說話,就讓美,靜靜地在他們眼前綻放,別讓我那世俗中的語言,將他們帶回現實生活中來。


...

《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卡門·瑪麗亞·馬查多



卡門·瑪麗亞·馬查多的短篇小說集《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集結了八篇作品:<為丈夫縫的那一針><性愛清單><母親們><十惡不赦><真女人就該有身體><吃八口><駐村者><派對恐懼症>。這些故事主要在討論女人,描述她們的情欲,她們和身體的關係,以及和同性及異性的關係。書裡也寫出了對女性的殘酷和迫害,還有投射在女性身分上的一些刻板印象。作者用寓言式手法呈現故事,情節擺盪在真實和虛幻之間,包含了黑暗、恐怖等哥德小說元素,每個作品都可以擁有不同解釋,激發讀者的想像。


雖然這本書被圖書館歸類在限制級(我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圖書館有這個類別!),裡面也的確有許多性愛的片段,但是讀起來一點都感受不到色情,也不太會令人有血脈噴張的興奮。我想這是因為從女性的視角來描述,那些性欲的動作和場景,在我看來就彷佛是待辦事項,不過是必須完成的任務,可能對許多女性而言,「性」不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就像<性愛清單>,裡面的女主角用清單的方式,列舉她的性對象和性關係,閱讀這些一連串的紀錄,就像在讀歷史,讓人覺得「性」不過是生命悠悠歲月裡的一小部分。在書中,女人能真正享受性的時候,是同性間的,是不用擔心會生出孩子的時候。


當中我最喜歡的兩篇作品分別是為<丈夫的那一針><吃八口>,內容講的都跟女性的身體有關。前者的女主角因為生產而必須在陰道劃一刀,她的丈夫要求男醫師在傷口處縫針,為了像處女一樣,女主角意識不清,虛弱地躺在病床上,任由兩個男人對她的身體做出她不想要的陰道手術。後者的女主角也同樣接受了手術,這一次是因為體重的問題,為了控制身材,她做了可能會引發併發症的胃繞道手術,她覺得這樣她會快樂。這兩個女人,或者說所有的女人都被迫讓出對身體的掌控權,為了符合某種外來的標準,為了能快樂,但我們卻無法肯定快樂的會是女人自己。


在這個過於嚴苛的社會標準之下,很少女人能夠真心喜愛自己的身體,彷彿若是無法擁有像媒體上那些被大肆宣揚及讚頌的女體的形象,就是暇疵的,需要被改造,是書上說的:「需要動手術的身體」。大眾對女體的想像,甚至是對「美麗」的想像都被僵化成特定的樣子,於是沒有一具女體符合標準,全都是需要不斷被打磨修補的物件。女人若是變胖變醜,則會被污名化成放縱,沒有自制力,在<吃八口>裡的母親為了維持纖瘦體態,節制飲食,每樣食物都只吃八口,女主角自認沒有「鋼鐵般的意志」,她決定動手術將身體改造,這樣的選擇顯示對自我形象和身體的排斥和拒絕,所以在手術後,她並沒有迎來所謂的快樂。


是不是因為女人承受了這些強烈的壓力,所以她們的身體漸漸變的透明,如同那些<真女人就該有身體>裡那些身體消失的女人,還是因為很多女人本來就不被這個社會所見?最後這些透明的女人被認定不是女人,對男人來說,不能承載他們慾望的女體不是女人,對社會來說沒有繁衍後代功能的女體不是女人,最後再也沒人在乎她們的生死,她們就這麼飄盪在世間。


我想透過這本書,作者告訴讀者的是,所有的女人應該要有對自己身體,對自己的情慾,不需要覺得羞恥的權利,不需要承受批評的眼光,更加不用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中。對於我們的身體,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不覺得羞恥。」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身為一個內向者和些微逃避型依戀者,和別人相處時,我習慣保持一定的距離,一種在心理上讓我覺得沒有壓力的安全距離,同事、朋友甚至是家人,都無法縮短這個距離。生命中唯一打破這個距離,進入我內心的只有我的另一半,在除了他以外的人面前,我幾乎不曾卸下防備,沒有人知道我是如此的好動、頑皮,更沒有人知道原來我也會搞笑,老公都說我是個「綜藝咖」,每天在家不是唱無理頭的歌就是跳奇怪的舞。其他人都認為我很文靜,甚至是「酷」,實際上我只是不擅長人際關係的複雜和責任,所以希望能過著不要麻煩別人,別人也不要麻煩我的日子。


可想而知,抱持著這樣心態當然很難和他人建立深厚的關係,每當一段關係要更往前走時,我常猶豫不決,有時候還會刻意放大對方的缺點,好讓自己有理由不再經營這段關係。雖然我非常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間,但在遇到另一半之前還是會有感到孤獨的時候,畢竟食物和喜歡的人分享更加美味,風景和喜歡的人欣賞更加漂亮。生命中若是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喜悅就會加倍,痛苦也會減半,就如同哈佛一項長達75年的研究所發現的,良好的關係是健康幸福的關鍵。而我這種逃避依戀的性格也在最近讓自己嘗到了被拒絕的感覺。


我一直以為「不麻煩你」是對他人最大的體貼,但在前幾天頻頻聽到這句話之後,我才明白,原來「不麻煩你」也意味著竪立一道牆,斷絕情感的連結。拒絕別人的好意和關心,拒絕幫助,因為不想覺得有所虧欠,因為若是有所虧欠,就必須回報,而這可能會造成一種心理上的負擔。然而就是這樣一來一往的交流,才能深化關係,建立羈絆,難怪我讀到的人際學方面的書,會提到若是要別人喜歡你,就是請對方幫個忙或問他們一些問題就對了。有人願意麻煩我們,代表著某種程度的信任,信任我們的能力,認為我們是可靠的,我們能讓他們安心地顯露出脆弱的一面,相信我們不會因此看輕他們。生命中有這樣的人存在是多麼令人放心的事,彷彿安全基地,幫我們遮擋人生中的風風雨雨。當然請人幫忙,要有分寸,並且懂得感恩,否則不僅建立不了良緣,還會成了一個被閃躲的對象。


去幫助別人吧,同時也接受別人的幫助,互相幫助能形成一個健康的人際網絡,在我們墜落時,不致於粉身碎骨。去幫助別人需要付出時間、心力或者是金錢,是件不容易的事,但願意接受幫助或許更難,因為這需要一點勇氣,去承認自己的不足和脆弱,把自己問題的和困難攤在別人面前,會覺得無力,沒有人想被看到自己落魄潦倒的樣子,所以接受幫助很難。但是生活本來就有高有低,今天我們日子順遂,我們就伸出援手,哪一天我們日子不好過,我們就握住別人伸出的手,這不是麻煩,是互助和互愛,沒有人可以單獨地活著。我不覺得麻煩,因為我知道換作是你,也會跟我做同樣的事,對這個世界心懷善意,這個世界也會以善意回應。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