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關於愛的一切》-貝爾·胡克斯



貝爾·胡克斯的作品《關於愛的一切》試圖解答有關愛的問題,她從何謂愛開始,認為若是沒有一個清楚的定義,要學會如何去愛就變得非常困難。她強調「愛」是動詞而非名詞,愛是有意識地展現出行動和付出,而非僅僅是種「感覺」,愛的實踐少不了紀律和承諾。在這個疏離冷漠的社會裡,「無愛」成了普遍的現象,有些人不相信愛而變得憤世嫉俗,另一些人則害怕受傷而不願投入感情,然而愛能消除恐懼,使我們和他人產生深刻的連結,也讓生命變得完整,「愛並不會讓困難終止,但愛會給我們方法去應付人生的難題,使我們成長茁壯。」


貝爾·胡克斯採用精神科醫師史考特·派克的定義來說明愛:「有意願付出自我,以期滋養自身與他人的靈性成長。」派克加以解釋說到:「愛是看你做了什麼。愛是展現意願的行為,也就是有意圖和行動。出於意願也代表著選擇。」作者說為了去愛,我們必須將「關心、承諾、信任、責任、尊重與理解」,這些愛的原則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單單只有愉快的感受不能稱之為愛,愛的關係裡面不存在宰制和欺騙。若是大家都能清楚明白愛的定義,就會懂得如何去愛人,也會知道自己是否錯把傷害和掌控誤認成愛,知道什麼是愛能幫助我們離開不對的人和關係。


人們對愛有許多錯誤的觀念,好比他們認為所謂的愛就是什麼都不做,被動接受的一種美妙感覺,他們陷入了愛情的強烈興奮之中,而當感覺漸漸逝去,他們就把這段關係拋棄,再找下一個人,把人當成用過即丟的物品。他們覺得「愛不是必然給出去的東西,基本上是別人給予的東西。」他們對於尋覓伴侶的興趣大過於真正投入去愛,不消說,這樣的觀念永遠無法使他們得到渴求中的愛。愛不只是一種感覺,它更在乎的是行動,感覺來來來去去,很難控制,但愛一個人是我們有意做出的選擇,採取行動去經營。作者引用詩人里爾克的話寫到:「人們對許多事情都有誤解,包括誤會了愛在人生中的地位,把它變成遊戲和娛樂,因為他們認為遊戲和娛樂比工作更加幸福,但世上沒有比工作更快樂的事,而愛,正因為它是極大的快樂,只能是工作,沒有別的可能。」


既然愛是工作,它就會有挑戰也會有辛苦和挫折的時候,而大家都知道若是打開心房去愛就會有受傷的可能性,所以有很多人不願意去冒險,但作者鼓勵我們「就算前方有困難險阻,也要繼續追尋愛。」在瞭解關於愛的一切之後,我們會知道該創造出「平等、真誠」的愛,讓彼此可以在愛的滋潤下成長,在愛的關係裡療癒,我們明白「愛是看一個人怎麼做」,是終生的許諾,而不是一時興起,我們讓愛從自身流動,並且擴散開來,最後愛就能蓬勃發展,終結瀰漫於社會的無愛狀態。

...

節制




新年假期期間,睡得太晚,起得太晚,吃得多,動得少,把平常的節奏和節制全都一股腦的拋在後面,心裡想著反正過年,就好好犒賞自己一下,不過種了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身體的獎懲機制才不會因為過年就停下,對它來說這十天跟其它三百六十五天沒什麼不同,吃多了一樣會胖,太晚睡一樣會長痘痘,而且說真的,我們真的有需要特別在這幾天大吃大喝嗎?不少人三不五時吃buffet 吃到飽,每天一杯手搖飲料,窩在沙發上滑手機,看電視到三更半夜不睡覺,一星期運動沒幾次,至於買新衣服和新玩意,則是每個月領薪水後的例行活動,從某方面來說,我們似乎根本不缺理由來「犒賞」自己。


不過當所有人都在社群媒體上放上年夜飯的菜色,比多比豐盛,如果只吃清粥小菜看起來好像有點怪,而當大家放上用年終獎金買來的戰利品照片,如果沒有為自己添購新東西,好像有點說不過去,還有看到別人出遊的照片,要是只有自己窩在家裡未免太過孤單。所以也不管吃不吃得下、需不需要、或甚至是想不想要,反正就是跟著一起做就是了,畢竟當家人在大塊朵頤的時候,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節制飲食,要減重,要存錢,要多讀點書,這些都過年後再說吧。


「多才是好」的想法在這段期間來到了最高點,身體堆積了過多的脂肪,家裡堆滿了物品,但我們的身心卻沒有因此而感到滿足,反而因為吃的太多,消費的太多,而麻痹了感官,每樣事物都缺乏了新鮮度,食物也失去了味道,所以我們渴望更多,以為是因為我們尚未擁有最好的東西,沒有享用到最棒的餐點。然而,事實卻剛好相反,當我們寒冷時,才懂得衣物的可貴,當我們飢餓時,才明白食物的可口,人從來都是因為少,才會去珍惜,東西一多許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擁有些什麼,更遑論去真正使用它們,滿桌的佳餚,當肚子都撐了,就也品嚐不出它的美味。


「過度放縱」何時真正帶給人心滿意足的幸福?是節制讓我們的感官再次充滿感動,是節制讓人體驗到何謂滿足。節制會使人因為小事而喜悅,為了所獲得的每樣事物而感到知足,因為吃到的每一餐而感恩,也不會將每一件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而是會去珍惜,不會再浪費揮霍。每個慾望的滿足都必須付出代價,就算不是自己付出代價,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也在為我們的無窮慾望付出代價,當環境被破壞,資源被耗盡,誰又躲得掉慾望帶來的災害?馬克泰勒(Mark C. Taylor) & 依莎薩林(ESA Sarinen)說:「慾望並不欲求滿足。相反地,慾望欲求的是慾望。」


我們無法用消費的更多,耗用的更多,來滿足心裡本來就沒有的東西。與其毫無自覺的過日子,當下次我們要買一樣新產品,或者把食物放到嘴巴以前,若是可以先花個二、三鐘的時間,想想心裡真正欠缺的是什麼,應該可以為已經紛亂繁雜的生活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

《 讓心自由》-梅桂爾·魯伊茲


桂爾·魯伊茲在《讓心自由》裡,介紹了印地安托爾特克人的生活智慧。為了不再活在恐懼之中,不再受內心的審判官和自己所創造出的信念體系控制,魯伊茲介紹了四項協定:讓言語真實純正、不要把事情個人化、不要自作假設、時時刻刻全力以赴,實行這些協定能幫助我們創造新的生活,活得更自由和真實。


作者說人類時時刻刻都在做夢,即使是在我們清醒的時候也是如此,這是種「社會(星球)之夢」裡面包含了馴化我們的各種規則、法律、文化及生活方式,這些信念經由父母、學校及政府等管道,傳授給我們,成了一套我們用來自我審判的律法書。心靈的審判官依此不斷批判,每個人都成了受害者,時時刻刻都感到害怕,為了符合期待,我們努力滿足別人的要求,只因怕被拒絕,不被接受;我們老是自我排斥,因為達不到內心的完美形象。我們和所有人以及自己做了無數的協定,而這些以恐懼為基礎的協定讓我們活在惡夢之中。


為了能脫離惡夢,活得自由幸福,我們必須以新的協定取代舊的,實行新的四大協定,能讓我們獲得力量,活出新的生命、新的夢境,我們不再被控制,也不會去控制別人,我們愛,也接受愛,在新的生活裡無所畏懼。


「我們或許無法逃離做為一個人的命運,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選擇在命運中受苦,或是享受命運。」


第一項協定:讓言語真實純正

從我們口中說出的言語有種力量,它可以是祝福也可以是詛咒,言語在心智中種下了種子,只要它訴說的是恐懼或是懷疑,就會引發無止盡的戲劇性事件。言語會抓住我們的注意力,改變所有信念,改變的方向是好是壞,端看我們說了些什麼。


「真實純正」的使用言語,指的是不要用它來跟自己作對,說自己不夠好,不要說那些譴責自己的話語,也不要用言語把情緒性的毒藥送進自己和他人的心中,要把言語用在「真理」與「愛」的方向。


第二項協定:不要把事情個人化

無論別人做些什麼,說些什麼,不要把它們個人化,事實上,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因為他們自己,而不是你。他們也在做著自己的夢,也有自己的一套信念體系,所以他們的觀感和看法,並非針對我們,而是反映出他們自己。


當我們把事情個人化,以自我為中心,很容易就會覺得受到侵犯,我們會想捍衛自己的信念,衝突於是產生,我們會把小事化大,想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其他人都是錯的。一旦認為某事是針對自己,就等於讓自己掉入受苦的陷阱。


第三項協定:不要自作假設

我們很容易對每個人,每件事妄自假設,不去問清楚,不去求證,也不和別人溝通或等別人表達想法,就認為自己的假設是事實。我們假設,每一個人看世界的方式和我們相同,所以當我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就生氣或難過;又或者我們假設每件事都是衝著自己而來的,所以便責怪別人。


我們只看自己想看,聽自己想聽的,卻不去理解事物真正的本質,老是靠著想像虛構事情。明確良好的溝通可以減少誤會或衝突的可能性。


第四項協定:時時刻刻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就是要採取行動,行動是為了全然擁抱生活。人生苦短,沒有時間錯過任何人,或任何事。


只要總是全力以赴,就不會批判自己的所作所為,如果不批判自己,就不會因罪惡感,責怪或懲罰自己而受苦。




...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六:學習新事物

 



新的一年已經過了兩個多禮拜,相信有不少人都朝著自己訂下的新目標前進,根據調查,大家最常許下的新年願望包括減重、多運動、吃得更健康,還有就是學習一項新的事物或技能。其實大部分的人可能三不五時都會有學新東西的念頭,為了想充實自己,提升自我價值,又或者是因為興趣及嗜好。只不過想學習的想法,可能遲遲無法化為行動,因為總是有許多理由可以阻礙我們,這些理由大概不脫四種「沒有」:「沒時間、沒錢、沒天份、沒心」,所以學習新事物的目標老是出現在每年的願望清單上。


在我看來前三種沒有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沒心」,只是有心,我們會想辦法找出時間,找出省錢的學習法,以及勤加練習來彌補天份的不足。然而要是「沒心」就比較麻煩了,沒有心而被迫去學習是件很痛苦的事,而通常學習的成果也不佳,回想那些我們在學校,為了考試而被硬塞進頭腦裡的課程就知道,通常都是考完就忘,又或者根本是還沒考之前就全忘了。很多人在學習一樣新事物前,想到的都是「方法」,也就是「how」,但其實同樣重要的還有「動機」,也就是找到「why」,要是能擁有一個強大的內在動機,我們通常能克服「沒時間、沒錢、沒天份」等各種困難,同時還能在遇到挫敗時,堅持不放棄。就像尼采說的:「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for can bear almost any HOW.),要是我們的動機足夠強大,便能支撐我們承受痛苦和壓力,看看那些擁有無私超我動機的偉大人們,他們甚至願意犧牲生命只為達成自己的使命。


「心」,講的也是「心態」,擁有「成長心態」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努力和經驗的累積來改變天賦或資質,他們不像「定型心態」的人,對自己抱持著既定想法,認為「我就是⋯⋯」(我就是沒有運動細胞)或「我xxx不行」(我數理不行),相反的,他們會說自己只是「還沒」學會,只要花心力,並且多練習就能掌握新的技能,抱持這種開放的成長心態,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接受挑戰,克服困難,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比較容易成功。沒有什麼「本來就這樣」或「天生就那樣」,如果坐輪椅的人也可以打籃球,聽不見的人也能彈鋼琴,那麼我們為無法學習新事物所提出的理由,或許都只是我們沒有心的藉口。


學習一項新事物,掌握一種新的技能需要一點勇氣,因為那代表著必須離開舒適圈,也代表著得在別人面前展現出笨拙的一面,我們可能還會因為不斷犯錯而對自己生氣或感到失望。我非常能體會這種感受,最近在學怎麼寫程式的我,覺得自己的智商瞬間降低,同樣的東西學過又忘記,然後一再犯相同的錯誤,覺得很丟臉。但同時,我也忘不了寫下第一行程式,然後看見它起作用的那種滿足感,我覺得自己真棒。能夠學好一樣新的事物,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那代表著自己的成長,也代表著自己有能力做到一件事,每學到一樣新的技能,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大了一點,這讓我們覺得自己更加的自由,依賴別人的地方又少了一點。所以要是真的有想學習的事物,每一天都是一個開始的機會,希望大家今年的新年新希望不要變成明年的新年新希望,讓我們一起實現自己許下的承諾!





...

《心靈寫作》-娜妲莉·高柏


娜妲莉·高柏的《心靈寫作》很適合有心寫作,卻又一直遲遲沒有下筆的人來閱讀,因為她知道我們的疑慮和不安,逃避和缺乏自信,於是她在書中,軟硬兼施的鼓勵大家,「坐下,寫,就對了。」只要持續且規律地做寫作練習,邊寫邊學習著如何寫,我們會愈來愈相信自己的聲音,也會感覺到逐漸擁有藝術的穩定性。


*我能寫嗎?

「別聽信懷疑的聲音,它沒有別的用處,只會讓你痛苦消極,相反地,對你的寫作要有憐愛之心與決心,保持幽默感和極大的耐心,相信自己正在做件正確的事,並且對時間和練習保有信心。」


*不知道要寫什麼?

留心自己的生活,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生活一點都不乏味,只要肯去觀察,再平凡的事物都可以是藝術,凡是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不論是什麼,都可以是一個開始。你也可以去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然後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所處的世界。列一張寫作練習的題目表,藉此讓自己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從自己喜歡的事物開始寫,或從討厭的寫起也行,從「我記得⋯⋯」、從「第一次⋯⋯」開始寫,作者說:「只要你想寫作,不論如何,你終究都會有辦法可寫。」


*該怎麼寫?

去探索你和某個題材的關係,寫出細節,把心裡的初始意念呈現,不要用編輯的角度來批判自己的文字,而是你手寫你心,讓源源不決的思緒引導你寫。一開始不順利,或力不從心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信任自己聲音所擁有的力量,自然而然的,它會找到方向。


*如果一直逃避想寫的渴望?

作者說壓制的行動也會壓制其它東西,這會消耗掉很大的能量。有些人會喝酒,甚至沾染毒品,是因為他們得不到真正想要的,內心感到迷失,「造成他們喝酒的原因並不在於他們是作家,而在於他們是沒有在寫作的作家。」我們迷戀的事物,我們的夢想會一再重現,除非我們能正視它們,並採取行動,否則我們的心將會永無安寧。


「『我該拿自己的生活怎麼辦?』我應該吃三塊布朗尼、記得天空的樣子,並且成為世上最優秀的作家。」


...

理想的工作



對我而言一份理想的工作應該是三個條件的交集,工作了十幾年後,我發現那三個條件並非「錢多、事少、離家近」,而是「熱情/喜好、幫助/感謝、報酬」這三件事的交集。能從事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對自己的工作擁有熱情,再來就是可以幫到人,會有人因為你的付出而感謝你,最後就是這份工作能讓你養活自己甚至是家人。我發覺很少人的工作能同時滿足這三點,大部分的人可能只因為其中一項或二項條件,就做一份工作,或者是他們的工作在某個條件的得分很高,卻在剩下的條件得分很低。譬如華爾街經理人能得到非常高的報酬,但他們卻不見得對買賣股票有什麼熱情,而這份工作對他人的影響,大概是弊大於利;另一方面,一位社工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也幫助了許多人,可是他們的薪水卻不一定足夠養活全家人。


當然一份能符合自己所有要求的工作本來就難尋,而我們也不一定能滿足資方的雇人條件,所以我們就只能將這三個條件排出優先順序,有了比重的不同之後,將各個分數加加減減,若是得不到一份一百分的工作,至少也希望不要是一份不及格的工作。有了這個標準後,回頭看看自己之前的那份工作,我大概就能知道為什麼當初離開的決定是正確的。一開始,這份工作幾乎三個條件都符合了,我喜歡教英文,在講台上講課,使我產生一種力量,幫助學生學習也讓我覺得開心,而這份工作也給了我穩定的收入。然後,一年又一年,有些事情開始改變,我心裡的計算式開始無法平衡了,在收入不變的條件下,其它兩項的分數都大幅降低,我變得不快樂,一直在抱怨,不只自己日子難過,把另一半的日子也變得很難過。


最近大家吃完尾牙,也可能都拿到年終獎金了,可能有些人會有換工作的念頭,卻一直不知道該怎麼下決定,我非常能體會這樣的心情,因為我也猶豫了好幾年,每次到年底都想著該走了,卻又一再地留下,直到我父親生病,讓我明白,有些事不做,就只能剩下後悔,才終於讓我下定決心離開。我並不是要鼓勵大家都要辭職,而是建議大家或許也可以像我一樣,想一想自己理想的工作應該要符合哪些條件,它們不一定是和我一樣的三個條件,畢竟每個人在乎的事情可能都不太一樣。花點時間把符合心目中理想工作的條件列出來,找出交集,要是找不到,就把條件排出優先順序,算算看分數,或許就會得到該走還是該留的答案了。

...

《強韌心態》-薩曼莎·博德曼



在《強韌心態》裡,作者薩曼莎·博德曼指出人們面對困境,不被打敗,而能夠復原的心理韌性是一種身心的活力。活力是種充滿生氣和幹勁的積極感,一種身心都能勝任某項任務的感覺。為了增加活力,我們必須和他人進行有意義的連結,參與有挑戰性的體驗,以及替自己以外的事物做出貢獻。


做為精神科醫師的經驗,讓薩曼莎·博德曼明白要擁有美好的生活,「自我沈溺」不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她認為能解決日常的問題和壓力的關鍵是「活力」,而活力無法以一種內省思考的方式產生。患者必需跳脫自我和超越作繭自縛的傾向,以「他人(外部)導向」、「行動導向」來面對逆境,才能培養活力,活力增加後,更能順利渡過難關,因此開啟正向循環。作者強調:「活力並不是來自『發現自我』而與世界脫離,活力來自於在人世當中好好活著。」


當感受到壓力,或者是被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順利一再襲擊,因而身心俱疲時,我們會想遠離他人,只從事一些被動休閒,像是看電視、滑手機或是大吃大喝,這類活動對我們在體力、智力和社交上不會有太多要求,所以又叫「免需求活動」,做這些事或許短期內會讓人感到放鬆,但之後卻會更累,因為它們對於恢復活力沒有幫助。


增強活力有賴三個基本心理需求的提升:自主性、勝任感和關聯感。自主性指的是能自由選擇體驗,有意識地做出能夠反映出自己價值觀的決策。勝任感是一種自己做的事是有成效的體驗。最後,關聯感是和他人產生緊密連結的體驗。學習新事物、從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花心力和時間去建立一個能支持自己和活化自己的人際網,去做一些自己覺得有意義且重要的事情,那些能體現自己珍視價值的事,而非選擇一些能產生立即快感的放縱活動,這樣做能幫助我們在面對煩惱和焦慮時保持強大。


「你度過一天的方式,就是你度過一生的方式」,不要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自動播放」,在做每件事之前都要問問自己,這些行為是否反映我們看重和關心的東西,這樣做會讓我們感到強大並且帶來活力嗎?活力增加了心理韌性,有了心理韌性我們會對自己抱持正向觀點,對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充滿信心,我們會擬定計劃,解決問題,也較能處理強烈的情緒和衝動。


最後,一定相信自己能夠改變,相信自己擁有改變和成長的潛力,科學已經證實人的大腦神經有可塑性,可以產生新連結,神經元也可以再生,所以我們絕對可以培養有益的新習慣,建立正向的思考模式。放下自己「是什麼」或「不是什麼」的執著,它們是過去信念和習慣的產物,作者以她的做為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和經歷告訴大家,「我們能透過努力勤奮,來左右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並且成為那種人。」人可以改變,我們可以做出改變!


...

酷酷惹人愛?


  

我認識的人當中,有幾個人非常沈默寡言,每次聚會的時候,他們從不主動開口說話,如果問他們問題,他們也只用幾個字來回答,然後再次回到沈默,低頭注視著手機,你會不禁好奇到底螢幕上是什麼東西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每一次和這些人碰面的時候,我都試圖和他們攀談,但經過不少次的冷對待之後,心中的熱情也逐漸降溫,心裡想著也太難聊了,何必那麼辛苦,就隨便他們好了,可是偏偏自己又是一個討厭尷尬沈默的人,所以下次還是會忍不住先說話。如果可以選擇,我大概不會和這些人持續往來,不過有時候這些人卻躲不掉,上司、同事、同學、朋友的朋友或是親戚等,總是不免會有交集的時候。


老實說,他們冷漠和拒絕的態度讓我感到生氣,我嘗試著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可能是他們的個性害羞又或是內向,也可能是不熟沒有共同話題,但同樣的情況一再發生,就讓我懷疑其實他們根本不在意這段關係,所以並不想付出心力,多跨出去一步。我也是個內向的人,但我卻不希望別人因此認為我討厭他們,所以我都會至少好好的打聲招呼,不要讓對方覺得被忽視。年輕時,我會被這種人吸引,覺得他們「酷」,「有個性」,想向他們靠近,現在就只覺得自己的感情受到了傷害,想閃得遠遠的,再也不會有不實際的幻想,認為自己的溫暖和友善會融化他們的冰冷,有些人就只是純粹難搞而已!


別誤會我,我完全尊重對方不想講話的權利,因為有時候我也是這樣,但我現在說的是當我們在社交場合,剛好坐在一起,好比尾牙餐會,或是一群朋友吃飯,又或者是家族聚餐,跟旁邊的人和善地寒暄一句,不要讓對方覺得不自在,應該是基本社交禮儀,老是看著手機,把其他人當成是隱形的,實在很不nice。我有時會想,憑什麼這些人可以隨便把場面弄得這麼僵,明明我也不願意剛好坐在他們旁邊啊。沒有人要他們表現出十分熱情的樣子,但如果我們都努力找話題了,好歹也可以給個回應吧,難不成我們是在跟空氣說話不成?


這讓我想起跟老公在一起時的契機,當年我們雖然是同班同學,但並不熟,不是下課後還會玩在一起的朋友。有一次,我倆的共同朋友邀我們一起去看棒球,因為那位朋友要打工會比較晚下班,所以請我和我老公先去買票,我們買了票進場,那時還不是我老公的他,很努力地和我聊天,不使我感到不自在,而我也積極地回應他的話題,談話有來有往,就像在傳接球,沒讓球掉下來。我很感謝他沒有使我覺得尷尬,或是表現出一種跟我在一起好像很無聊的樣子,這就是我所謂的社交禮儀,一種貼心的表現。我們沒有必要在社交場合,讓碰巧出現在我們身旁的人覺得渡日如年,試著善待和我們相遇的人吧,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都需要依賴他人的良善和好心。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