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當呼吸化為空氣》-保羅·卡拉尼提



《當呼吸化為空氣》是神經外科醫師保羅·卡拉尼提在離世前寫下的作品,在書𥚃他回憶自己的童年、求學過程、在當醫師時的經歷,最重要的是對於生命和死亡的探索。作者在即將完成住院醫生訓練時,發現自己已經是肺癌末期,當時他才三十六歲,生命正要達到頂峰,然而一切驟變,他被迫將人生改道,重新思考如何保握剩下的時間。保羅之所以從醫,有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想近距離凝視死亡,「直接跳下去,進入事情的核心,進入生與死的決定與奮鬥之中」,他認為或許能在其中找到一種超越的存在。因此這本書雖然悲傷卻不煽情,我們能在𥚃頭讀到的是作者和死亡面對面時的勇敢和自持,以及他的智慧結晶。


保羅最讓我佩服的是他在罹癌後,依舊選擇回到醫院繼續他的工作,他忍著疼痛幫病人開刀,這也是因為保羅的主治醫師說他可以回去開刀,他的主治醫師認為沒有必要讓癌症抹消一切,包括你的身份認同還有你所在乎的事物。癌症或許會奪走生命,但其他同樣重要的事,我們必須想辦法保留,這也是保羅一直在思考的「是什麼使生命具有足夠的意義應該繼續活下去?」當我們的身體在面對癌症或任何疾病的摧殘時,是什麼事情能讓我們堅持下去,讓「活甚於死」?對保羅來說是他當醫生的職志,還有他親愛的家人。死亡是悲劇,但我們的人生卻不用因為死亡將至而變得悲慘或失去意義。


保羅的人生規劃因為突如其來的癌細胞,而必須改變,他沒有「失控的正面思考」,他形容癌症像顆燃燒彈,夷平前方的道路,他得繞道而行。「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問題不只是像保羅這樣生病的人應該思考,我們都應該思考,死亡是每一個人的宿命,我們不能假裝手上有無限的時間可以揮霍。身體狀況極差的保羅,並沒有被動地躺在病床上等待死亡降臨,他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活,他依舊是個醫生,甚至還當了爸爸,他說:「即使心中了然我終將一死,沒死以前我還是活著的。」


「生物體的決定性特徵是它的奮鬥。」保羅和他的太太露西認為生命的意義不是逃避受苦,所以即使有了孩子之後會讓離別變得更加痛苦,但他們還是選擇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感受生命的喜悅,而非沈溺在死亡的痛苦之中。雖然保羅無法陪伴他的女兒長大,但他珍惜他們所共享的每一個時刻,這使他在最後的日子裡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滿足。


在死亡中尋找生命的真意,

則將發現昔日的鼻息如今是空氣。

新的名字未知,舊的名字已逝:

即使時間終結人體,靈魂依然未去。

        讀者!要把握時間,趁你此生,

        踏向屬於自己的永恆。

— < Caelica 83 >,格雷維爾

...

再見2022,哈囉2023


最近我常常發呆,可能是因為天氣冷,人變得不怎麼愛動,也可能是因為沒有什麼急著必須馬上完成的事,所以三不五時就發起了呆。在年末將近的時候,這種緩慢悠閒的氣氛對我來說倒是很新鮮,以往還在工作時,這段時間通常都會很忙,手頭上似乎一直有做不完的事,但離職之後,就能悠悠哉哉地渡過這一年的最後一、兩個星期,可以好好回顧今年並且展望明年。


今年最不一樣的事,應該還是和自己做了將近十五年的工作離別吧,每一年都有想走的念頭,可能是因為被學生和家長氣,也可能是覺得沒有成就感,總覺得一份工作做了那麼久,自己好像已經停滯不再成長了。一年又一年做著同樣的事,雖然教的可能是不同的學生,但面對的困境卻總是相同的,讓我感到好像老是在迴圈𥚃轉不出去,再加上我的工作似乎也不一定非由我來做不可,這種可被取代的便利性,令我懷疑起自己的價值。有什麼地方是非我不可的呢?那個專屬於我的位置在哪裡?我想要花時間去尋找看看,我希望能成為一個對這個社會有貢獻的人,更重要的是我想要覺得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從新開始,是一條很不容易的路,到底該做些什麼,怎樣才不算浪費這段時間,新的目標和方向到底該放在哪裡?我不斷地再思考著,也做了大大小小的嘗試,有些行動感覺好像就是白忙一場,另外一些則是短期內看不到成果的,這一切都令我感到焦慮,尤其我和老公又想存錢買房子,現階段沒有收入的我,不禁也會懷疑自己離職的決定是否正確,甚至也想著要走回頭路,直到朋友的一句,「你這樣做會開心嗎?」使我暫緩急於投入下一個工作的念頭。


我太習慣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的,像現在這樣的情況反而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明明應該好好享受一下這段空檔,卻迫不及待想把它填滿,等到真正開始忙碌了,又後悔沒有好好放鬆休息,真的是非常矛盾。我想我必須得學會不要用「完成了什麼」來定義自己,而是讓自己安住在這段寧靜裡,接受現況,而不是老是試著要去做這做那,讓自己看起來好像很有生產力,「什麼都不做」也是可以的。


在新的一年要開始的時候總覺得還要好久才會結束這一年,但真的到了年底的時候,又會覺得時間都到哪去了?希望它們是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流逝,希望我有充分品嚐了生活的滋味,而不是在憂心未來的愁思中忽略掉了現在。我如今已經懂得不會隨便許下心願,因為願望不會憑空實現,全部都是取捨,甚至是先有失去才會獲得,因為若是沒有在生命中騰出空間,新的事物便無法進駐,在這過程中考驗的是耐心和做出改變的勇氣。明年開始,我想多相信自己一點,不要輕易地告訴自己做不到,至少在嘗試以前不要先說不喜歡,在2022年的時候,我對一些本來會說「No」的事,說了「Yes」,結果意外的有趣,所以我想試著再這樣做看看,我想應該可以發現從沒看過的人生風景。


最後祝大家2023年都能健康快樂😀




...

《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歐普拉


歐普拉在《關於人生,我確實知道》,透過八個主題:喜悅、韌性、連結、感恩、潛能、敬畏、洞悉和力量,分享她的生命智慧。去享受生命,體驗它所帶來的喜悅;困境和阻礙會指引新方向,每一段經歷都能讓我們學習;愛的流動從自身開始,打開心和他人產生連結;對出現在生命的的人事物抱著感恩的心,散播善意,也吸引更多的善意;綻放光采,發揮潛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敞開心胸,擁抱靈性;照顧自己,愛自己;身心靈合一能產生最大的影響力。


歐普拉曾經陷入在悲慘的關係裡,她的出生是個意外,她曾被侵犯,但她沒有讓發生在她身上的困境阻擋她活出壯闊的人生。她的經歷是她的老師,她把困難當成是轉機,她說:「任何事都可能是奇蹟、祝福、機會,只要你選擇如此看待所有遭遇。」她留心自己做的決擇,為的是能活出真實的自己,展現潛能。雖然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會經歷不少失敗,但所謂的勇氣便是不論跌倒多少次,都能重新站起來,只要全力以赴,我們就不會批評自己,也不會產生羞愧感以及罪惡感。「若是你想要得到世上最好的一切,就先將最好的你奉獻給世界。」


她從過去的不幸關係中學到,如果不愛自己,不懂自己的價值,別人也不會愛或珍惜自己,她不再勉強或委屈自己,只為了去符合他人的期待。她強調:「在真心相愛的關係裡,你應該可以展現全部真實的你。」和他人相處以及建立連結時,要懂得聆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在乎,也要心懷感恩,感謝他人的付出和貢獻。


歐普拉相信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我們做了些什麼,最終都會回歸到自己身上,善能吸引更多的善,所以她會試著善待自己,善待每一個和她相遇的人,並確保自己把生命用在善意上。注意和身邊的人互動的方式,以及留心所給予這世界的一切,因為「你給出什麼,就會回收什麼。」

...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五:好好休息



「很忙」、「沒時間」、「很趕」,這些許多人常掛在嘴邊的話,或許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寫照,工作、家庭兩邊奔波勞碌,現在,連一個國小生都過著「很忙、沒時間、很趕的」生活。以前中風被認為是老年人會得到的疾病,但現在「年輕型腦中風」卻不再罕見,因為飲食、壓力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一些人在年紀輕輕時,身體就出了狀況,體力差、容易疲倦,免疫力失衡,自律神經失調,身體一堆大大小小的疼痛和毛病。儘管如此我們依舊選擇忽略身體傳來的警訊,從不肯正視問題,好好休息,直到有一天身體再也承受不了,自動關機,強迫我們停下來為止。


拜科技所賜,我們可以一直過著「有生產力和效率」的生活,上班和下班的分別就是身旁的人從同事換成了家人,但旁邊是誰從來也不是我們會留心注意的事,重點是能不能在deadline 以前把專案完成,把一封e-mail 寄出,或者是回覆一則訊息。如果我們以過這樣的日子感到滿足和喜悅,那或許不眠不休的努力是值得的,可是偏偏我們三不五時覺得焦躁不安,心懷不滿,老是懷疑人生的意義,然後我們做什麼呢?我們用各式各樣的娛樂和物質來讓自己不要去思考這個問題,我們說:「不、不、不,我可不想深入探究自己的情緒或什麼的,這種事太不實際了。」


什麼才是實際的呢?房子、車子、金錢、名利和權勢?我也非常想擁有它們,但問題是我並不想用我的身心健康來換,給我再多錢,我都不願意得腦中風或憂鬱症,有錢也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享受,這才是真的實際!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況,該休息的時候,不硬撐,我們挺身體,身體才會挺我們。休息不代表懶散或是浪費時間,相反地,為了能朝重要的目標繼續前進,好好休息,不累積疲勞和壓力,才能讓我們的頭腦清晰,身體再次充滿活力。如果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不只身體會抗議,連心情也會跟著鬱悶不滿,這是因為把該放鬆、該遊玩的時間都拿來工作了。以前在教課的時候,我有好幾次在該休息時還在準備敎材,滿腦子想的都是工作的事,本來覺得拼一下就過了,結果到了星期一要上班時,就出現各種煩躁和抗拒,更不用說有時候偏頭痛還會發作。如果大家的星期一症候群狀況特別嚴重,或許是因為在假日的時候沒有好好休息。


這裡要注意的是,所謂「好好休息」,不是一整天什麼事都不做,或是一整天跟沙發和床為伍,如果大家平常從事的是勞力密集的工作,或許可以另當別論,但現在一般人都是坐在電腦前一整天,做的是知識型工作,那麼為了能讓腦袋放空休息,我們應該要適度的運動,離開螢幕,走到戶外。接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可以讓人恢復體力和精神。我試過在放假的時候,一直追劇,在追的時候都不覺得累,一放下平板之後,眼睛又酸,頭又漲,整個人好像被掏空一樣,完全沒有休息到的感覺。


卡特里娜翁斯塔在《週末的快樂效應》裡,告訴我們應該要下定決心採取行動捍衛週末,否則我們無法從每天疲憊的工作中恢復活力,更有甚者,我們會失去許多珍貴的體驗,諸如,與人產生深刻的連結、創造力、沈思內省的時間,那些跟人性有關,讓人之所以為人的事物。想要好好休息,有時候必須在事前花點時間,做些規劃,有了想法之後,就不會只做一些「被動」的娛樂,像是滑手機或追劇,做這些事通常無法讓人好好休息。


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都是固定的,能改變的只有優先順序,在繁忙的生活中,如果我們不刻意空出時間善待自己,好好休息,那通常我們就不會休息了,直到身心開始抗議,疾病和疼痛纏身,到那時,即便好好休息可能幫助也不大。我們不應該把「我很忙」當成榮譽勳章,而應該把「我很健康快樂」當成勲章才是!我們從來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誰的允許才能休息,好好休息,照顧自己的身心,是我們的權利。下次當我們又想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時,可以想想歐普拉說的這句話:「你不能假裝,不論你怎麼對待,你的身體都能永遠正常運作。」



...

《當生命陷落時》-佩瑪·丘卓


《當生命陷落時》的作者佩瑪·丘卓從佛法的角度來分享如何與逆境共處的智慧,她教導我們要活在當下,安住在此時此刻,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不藉著各種事物來逃避,不重複舊有的應對模式和習慣,培養對自己和他人的慈悲心,放下以自我為中心,試圖掌控的執念,要致力活得清醒,去欣賞和觀察,並且敞開心胸。


人本來就是孤獨且無依無恃的,想要獲得拯救,以為未來會比較美好的想法,反而讓我們忽略了當下,作者說:「解脫如果是可能的,那一定是在當下,不在未來。」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是自己的投射,現實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所以才會說痛苦是自找的。憤怒、恐懼、憂愁、悲傷、慾望,我們被這些情緒捆綁而感到痛苦,我們試圖驅趕它們,卻一點用處都沒有,然而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安住在這些情緒之中,接受它們,任由它來去生滅,不再想著終止痛苦和煩惱,反而因此能夠創造出輕鬆的心境。老是想要尋求其它更好看的風景、更好吃的食物、更好玩的遊戲,「使我們不了解生活就是神聖的道場,我們可以在其中自豪地昂首挺立。」


「永久的安全根本不可能存在,誰說我們可以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福禍相倚,事物聚合之後必定分離,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這是自然定律,強行扭轉,反而讓自己受苦。一件事情對我們是好是壞,不放長遠來看,是不會知道的,一覺得有點不舒適就想逃,或許會錯失寶貴的事物。作者認為逆境、苦難和煩惱既是考驗也是治療,除非我們學會必須學到的功課,否則它們會一再地出現,直到我們認清自己在哪偏離了實相,直到我們完全體驗自己的遭遇為止。我們總想保護自己免於痛苦,但這樣做反而讓自己更害怕,更脆弱,更加動彈不得,「不對抗,以毒為藥,把所有生起的現象都視為智慧的示現—— 這就是三種處理混亂的實際方法。」


最後,請學會如何和自己相處,許多問題都是因為沒辦法和自己相處而生的,對自己仁慈,尊重自己,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看輕自己,老是自責,總覺得自己有問題,沒有價值,這種想法讓我們痛苦不已,所以作者才會說要培養對自己的慈悲心,不評斷,溫柔對待自己,才能溫柔對待別人,「你一旦能和自己親密相處,你的狀況就會跟著順利起來。」

...

就讓它去吧






「你壞掉了」在我的身體狀況恢復正常後,老公這樣跟我說,他的形容讓我心驚,但卻沒說錯,上星期四半夜被救護車送到急診室的我,任誰看起來都會是「壞掉」的樣子,全身克制不住的抖動,呼吸急促,頭暈到無法站立,只能攤軟在地,還把胃裡的食物全都吐了出來,這次的嘔吐感持續了十個小時,直到護理師打了兩支止吐針到我的手臂裡,才終於停了下來。


如果有所謂的旅遊運這回事的話,我大概老是抽到下籤,明明上星期四是為了渡假去高雄玩,結果才坐了五分鐘的船到旗津,就因為動暈症被困在飯店哪也去不了。本以為吃完藥就會舒緩嘔吐感,想不到一點幫助都沒有,平常用的方法全都試過一輪,想吐的感覺還是止不住,讓我痛苦到在地上翻來翻去。每隔幾分鐘,就從胃部升起一股向外衝的壓迫,這股力量產生了一道電流通過我的全身,使我忍不住顫抖,我坐也不是,躺也不是,不管採取什麼姿勢都不舒服,從下午三點一直到晚上快十二點,我終於舉手投降,讓老公打電話請飯店人員叫救護車。當醫護人員試圖把我固定在輪椅上的時候,我因為暈眩倒地,還吐在走廊上,難受到禁不起半點移動,一夥人好不容易才將我抬上擔架,送到醫院。


我已經不想去回想有多少次預定好的旅程,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被迫取消或改變。在渡蜜月的前一晚我和老公出門採買相機腳架,結果和計程車相撞,本來應該在北海道玩的我,卻進了手術房,之後為了補渡蜜月再次出發北海道,人都已經上了飛機,卻因為偏頭痛發作和感冒而被導遊勸退。另外還有在英國公廁滑倒,腳扭傷,連走路都有問題而在旅館休息了兩天,還有其它那些在旅途中不期而至的生理期,所帶來的腹痛腹瀉,把遊玩的體力全都耗盡。不管我帶再多的藥,做再多的計劃,很多事情就是不如預期,這感覺就好像,我好不容易仔仔細細地把一塊又一塊的積木堆疊起來,卻不知道哪來的一隻看不見的手,把它們全都推倒,而我只能儍在一旁不知所措。


如果我是一個隨興所至,隨遇而安的人也就罷了,但偏偏我是一個喜歡把事情計劃地好好,若是事情不在掌握之中就會感到不安的人,尤其是在旅行的時候,把未知的事物降到最低,做好完善的準備,才能讓我敢於踏出舒適圈。所以可想而知,每次當上述的類似狀況發生時,會多讓我覺得失望和遺憾,常常都是身體已經不舒服了,心裡卻更難過,我尤其覺得對不起老公,明明是開開心心要出去玩的,搞到最後都是在照顧我。我一直在想,透過這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到底我應該要學會什麼,而如果我一直學不會,同樣的事情是否會一再發生?


當我躺在自己從嘴裡吐出的食物裡,頭髮、臉和衣服都沾染了嘔吐物,連拿起衛生紙把自己弄乾淨都沒辦法,當我從急診室回到了飯店,雖然全身都是嘔吐味,但我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只能就這樣倒在床上,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挫敗。睡前洗澡,乾乾淨淨地入眠,是我的堅持,不管頭痛、腹痛、手開刀,我都要洗澡,不過那一天我就這麼帶著那股臭味,躺進了被窩裡。啊,這時候,我就只能接受混亂失序,只能放棄控制的想法。如果我連自己的身體狀況都控制不了,那麼其它的事情,我還能如何掌握?如果說在那堆嘔吐物中我真的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有時候該放下堅持,放下執著,讓該發生的發生,不要試著去抵抗和排斥,讓每件事成為該成為的樣子,讓它們去吧。我不想再責怪自己,再埋怨運氣,我想學會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接受自己的遭遇,如果我已經做好自己該做且能做的,剩下的就let it go.


我當然希望自己能總是健健康康,每一件事都能如願,但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就拿新冠病毒來說,誰會知道它竟然肆虐了三年還沒結束,有多少的計劃因為這場大疫而改變或被迫終止,有多少人的生活因此失序。然而就算沒有病毒,我們還有各式各樣的疾病、天災人禍,只要活著就會有改變和意外,不肯接受事實而想掌控一切的我,無疑是拒絕活著。《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裡面的教授因為生病,到最後沒有辦法自己吃飯,連上廁所都要人幫忙,生命到了這個階段還能想什麼控制或秩序?而有誰能確保自己老了病了,所有的身體基本需求都還能夠自理,我們只能目睹自己變得像個嬰兒一樣軟弱無力。


凡事想照著自己的想法來發展,如願就開心,不如願就生氣,這是忽視人生本來就是無常的事實。待辦清單上有五件事,只能完成三件就不高興,想露營,卻突然下大雨,想出國,卻因為疫情哪都不能去,生活中這種例子多的是,有時候我們就是沒辦法想怎樣就怎樣。佩瑪·丘卓說,人之所以會受苦就是因為期待永遠在變易的事物,能夠被料中和掌控。要是生活之中沒有混亂和失序當然很好,不過萬一事情不如預期,我們也不要折磨自己,讓自己受苦,所以接受吧,我告訴自己,控制欲,也是一種讓人無法得到自由的束縛。


...

《 嫉妒所未知的空白》-安妮·艾諾


202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安妮·艾諾的小說《嫉妒所未知的空白》描述一位女子主動和情人W分手,卻因為W和另一位女人同居而產生了強烈的嫉妒心。女子被嫉妒掠奪心靈,她瘋狂地想得知有關那個女人的一切,然而W僅僅透露些許資訊,因此留下了許多的未知空白,而這些空白占據了女子所有的思緒,是她的嫉妒無法填滿的空白。《嫉妒所未知的空白》以私小說和日記體的形式寫成,作者用直白且詳盡的手法,將一個妒火中燒的女人的心境徹底展現出來,讀者可以看見一個女人如何自溺於不可得的愛情和嫉妒之中,甚至在她成癮般地不可自拔裡看見自己的身影。安妮·艾諾,這位擅寫女性日常經驗的法國作家,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為「以勇氣和手術般的精準,從個人記憶挖掘根源、隔閡與集體壓抑」。


敘述者「我」因為想要自由,而和交往了六年的W分手,然而就在得知W有了新歡後,感到嫉妒,「我」仍舊和W有連絡,「我」會從和W的對話中尋找蛛絲馬跡,以便拚湊另一個女人的樣子,想像她的外表,她的穿著打扮,她的言行舉止,「另一個女人的存在侵占了我的存在」。「我」無時無刻都在想著那個女人,其它的事情再也引發不了「我」的注意力,「我」只想沈浸在痛苦和嫉妒之中,明明曉得就算知道那個女人是誰,對自己也沒有任何好處,但「我」就是停止不了這強迫性的自虐行為。


「我」因分手而痛苦,她形容自己的感覺和情緒不受意識支配,它們擁有絕對的自主權,曾經和W去過的地方,看過的展覽,那些熱戀時的情景不斷地湧現,一首歌,一部電影,都會讓她變得難過沮喪。W不願意透露新歡的姓名,而這個未知的名字成了一個空白,「我」著魔般地想填滿這個空白,她會在網路上不停搜索關於那個女人的一切,她甚至給每一個可能是她的女人打電話,「知道她的名字,是失卻自我存在感的我,從她那兒攫取的一點東西。」


「我」書寫著自己因嫉妒而生的偏執狂亂,她用文字將極其私密且個人的內在情緒,轉變成具體可見的事物。最後「我」給W寫了一封分手信,終於結束了這段關係,也結束了對另一個女人的瘋狂執著,當初的嫉妒和不理性全都透過書寫記錄下來,而成為《嫉妒所未知的空白》這本書。


相關閱讀:《位置》

...

那些改天再做的事之四: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



我們不能把每個人的存在視為理所當然,即使是自己的存在也不行,事實是我們所愛的人不會永遠活著,我們也不會,在必然會走到盡頭的人生裡,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是如此直覺的反應,但真正做到的人似乎還不夠多。「相處」不是只有彼此的肉身處在同一個時空,而是全心全意的陪伴,專心的聆聽,給對方所有的注意力,彷彿全世界只剩下彼此,沒有任何事阻擋在中間,手機不行、工作不行,任何消遣娛樂都不行,讓對方覺得此時此刻你只屬於他們。


「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和我愛的人渡過,包括我的老公和家人,跟他們表達我的愛意和謝意,一起用餐,一起聊天,然後緊緊的擁抱。沒有讓我愛的人知道我愛他,會是我覺得最遺憾的一件事,所以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一定會對老公說:「我愛你」,就怕我們眼睛閉起來以後再也不會張開。生命的本質是無常,前一刻還好好的人,下一秒可能就倒了下來,如果這樣的事時有耳聞,我們如何確定死亡不會突然發生在自己身上,或是更糟糕的發生我們所愛的人身上?


花時間和重要的人相處,讓他們知道我們在乎他們,愛他們,對我而言是讓短暫且易逝的生命活得最有意義的方式。在一起,不一定要做什麼多特別,多浪漫或是多花錢的事情,就這樣靜靜地看進對方的雙眼,甚至費不了什麼力氣。如果你們約定要一起做些什麼,那也很好,現在就做吧,不要再等改天,不要再等有空的時候。我記得一部記錄片<不老騎士>,裡面有一個老人帶著太太的遺照騎車環島,因為那是他對太太的承諾,我看到時就在想,如果坐在摩托車後座的是他太太該有多好。要是有想和另一半、家人或朋友一起做的事,一起去的地方,或只是吃一頓飯,現在就行動吧,「太遲了」會是發生在我們和我們愛的人之間最痛的遺憾。


翻開任何在討論關係經營的書都會發現,花時間和心力去投入是第一步,我們或許會覺得自己的另一半或家人當然知道我們的愛,我們那麼辛苦工作賺錢不都是為了家人。但如果有一個人說他愛你,卻從來沒有花時間陪伴你,或者在你身邊時總是人在心不在,那麼你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嗎?當然我們有工作要完成,有信件要回,有房租(貸)要繳,為了生活我們沒有辦法,所有我們忘了紀念日、錯過了孩子的成長,甚至在家人生病時無法陪在一旁⋯⋯或許在生活的壓力之下,這些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我們都該好好思考這樣的決定犧牲掉的是什麼,而這樣的交換是否值得。


如果覺得把一整天的時間花在重要的人身上太過奢侈?!那麼就半天,不然一個小時也行,一個星期就先花這麼一小時的時間和重要的人在一起,特地把這一段時間空出來,記在行事曆上,最好固定在某個時間,好比星期三晚上七點到八點,可以是「date night」或「family time」。把花時間陪伴重要的人放在優先要務上,為了維繫關係,在行程中留下一段可以和他們相處的時光,和他人互動連結所產生的喜悅,能夠滋潤我們因忙碌以及壓力,而逐漸枯竭的心靈。有很多人嘴巴說他們重視另一半、重視家人和朋友,然而他們的日常行為卻沒有展現出來。記錄下來自己每天在花多久時間在YouTubeFacebook Instagram或者是Netflix 上,或許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原來不是沒有時間,而是沒有好好利用時間。


...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米奇·艾爾


還記得第一次讀米奇·艾爾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哭得不能自己,覺得老教授墨瑞很可憐,發生在他身上的疾病太過殘忍,生命太過脆弱。但現在回頭想想,當時的我並無法真正體會何謂生老病死,何謂生命無常,因為那時我尚未經歷親人離世的痛苦,家人也都很健康,自己也還年輕,正是覺得未來會很美好的年齡,死亡和疾病不會出現在我的想像裡,就如同書上提到的:「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個當真。」直到爺爺、奶奶、外婆相繼過世,父親、阿姨、堂妹罹癌,還有叔叔突如其來的心臟剝離,我才明白生命從來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相反的,死亡才是。


墨瑞說:「只要你學會死亡,你就學會了活著。」所以儘管我是如此地想把眼睛轉轉開,但我卻逼迫自己凝視死亡,雖然現在凝視的是他人的死亡,但我知道有一天我將會目睹自己的生命消逝,然而想到自己必死的事實卻依舊讓我感到驚訝,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覺得死亡是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而不是自己的,雖然這個想法是如此的荒謬。


當我開始懂得去愛,我便開始懼怕死亡,因為這世上有我割捨不下的人,我害怕我的死亡,更害怕他們的死亡,雖然墨瑞說:「死亡結束的是生命,不是關係。」如果我們在活著的時候相愛,真心付出,專注在每段關係裡,那麼死亡就無法終止這份愛,我們所愛的人的某些部分會繼續存在我們的生命裡,他們給予的愛會永遠滋養著我們。


「死亡,是件悲傷的事。但活得不快樂也是悲傷。」墨瑞認為我們的文化教導大家的東西不對,生命若是要有意義,不應該是去追逐物質,而是去付出愛以及接受愛,並且投入於創造之中,去做出自於你真心的事情。這麼做不容易,因為當你身邊的人或你身處的環境都在遵從特定的價值觀,我們得要十分堅強,才有辦法拒絕這些主流的文化,甚至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化。但生命是自己的,要把寶貴的時間投注在哪,應該是由自己來決定,而不是外人說的算。「如果生命只剩下一天的時間,你想做些什麼?」我們應該在心裡時常想著這個問題,我們應該想著自己的死亡,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活著,若能安然接受死亡,便能安然接受生命。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