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三部曲3《毒藥》是作者托芙·迪特萊弗森最赤裸真實的告白,書裡紀錄她的四段婚姻,她的家庭生活,她墮胎的經歷,以及她如何染上毒癮無法自拔的過程。整部小說如同電影一般精彩,張力十足,令人一頁一頁不停地讀下去,想快點知道故事的結局。托芙的文字依舊優美,擅於描寫她的內心情緒和想法,《毒藥》讓我們看見一個女人在面對實現自我、面對愛情和婚姻、面對人生困境時的掙扎,當我們目睹一位天才如何一步步走向毀滅,會感到害怕又惋惜,甚至會懷疑作者是為了寫出如此波濤駭浪的人生,而特意活出這樣激烈且瘋狂的日子。
托芙自述「不喜歡改變」、「渴望一個家一個丈夫和幾個孩子」,她想當一個正常的普通人,但就如她第二任丈夫所說的,她並不是一個普通人。她是一個很早就出名的詩人,她在寫作的時候,根本不在乎任何人或任何事,全世界只剩下她自己。為了能有時間寫作,能發表自己的作品,她願意嫁給一個年紀足於當她父親的人,只要沒寫作,她的心就會出現空洞,那種空虛感無法被撫平,丈夫或孩子都不行,現實的人生不過是托芙取材的地方,她從來就無法真實地存在於其中,她和現實生活隔著距離,她是個抽離冷漠的觀察者。
托芙活在寫作的世界裡,她其實不像她自己說的渴望一個丈夫和幾個孩子,因為她並沒有因為結婚生子而感到滿足或幸福,她也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那種讓她覺得自己活著的感覺。她是無法甘於平淡的人,她形容和第一任丈夫的生活「重複單調」,所以她出軌,在第二段婚姻中,她不想要第二個孩子,因為那會毀了她的生活,所以她墮胎,之後她又出軌認識了第三任丈夫卡爾,她是為了能接觸藥物,才嫁給卡爾,可以說是她自己一手毀掉她所渴望的「穩定和安全感」。
托芙第一次被卡爾施打杜冷丁(止痛藥,具成癮性)時,感到徹底的輕鬆、慵懶和快樂,當藥效消退後,她覺得一切變得灰暗、醜陋,只要能再次獲得這樣的喜悅感,她願意餘生都和卡爾綑綁在一起。她成了一個隱君子,靠藥物來寫作,而且越來越沒辦法忍受清醒的狀態,為了能持續寫下去,她吃更多的藥,到最後她甚至不惜讓健康的耳朵被動刀,只要能無限制的使用杜冷丁,她看著鏡中的自己,彷彿看到一個瘋子。
和卡爾的婚姻可以說是書名《毒藥》的最佳說明,托芙用「Gift」這個丹麥語為書名,Gift當形容詞指已婚的,作名詞用指的是「毒藥」,我想也可以理解成這是一段「有毒的婚姻關係」,托芙雖然自願用藥,但卡爾其實也用藥控制她。卡爾內向害羞,在托芙和她的朋友面前,他感到自卑且不自在,所以他幫托芙打針,讓她減少社交生活,甘心待在家裡。他喜歡在托芙打針後和她做愛,他會粗魯地佔有她,來展現他的的強勢和主權,藉由支配軟弱無力和被動的托芙,來滿足他的大男人心態和消除他的自卑感。雖然最後托芙向外尋求協助,但毒癮卻不是那麼容易戒的,「當遇到逆境時,誘惑就會重新出現。」雖然托芙和卡爾離婚了,但她的餘生卻永遠擺脫不了卡爾對她帶來的影響。
*相關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