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在吃便當的時候,發現裡面一定會有配菜,半顆魯蛋不見了,一個六十五元的菜飯便當只剩下三樣菜和蘿蔔乾,吃起來有股淡淡的哀傷,通常我會在還有兩、三口白飯時配著半顆魯蛋吃完便當,少了那一半的魯蛋,剩下的白飯看起來有點淒涼。視為固定班底的便當店看來要被捨棄了,雖然吃得飽,但總覺得營養不足。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雞蛋和電費價格上漲,食物變得越來越貴,但品質和份量卻沒有增加。家裡附近一家開不到一年的健康餐盒店,他們的便當也不如剛開始的有誠意了,本來有五、六塊杏鮑菇後來剩二塊,藜麥和白飯的比例從1:1,變成0.5:1,另外所有的青菜好像是為了省調味料,變得淡而無味,肉類可能是為了省瓦斯費,所以也不再煎得酥脆。價格沒變,品質卻打了折扣的餐點,令人失望,然而這卻已經是常態了,最近不管是吃什麼,都是花越來越多的錢,得到越來越少的滿足感,一杯小農拿鐵100元、一塊水果百匯雜糧麵包165元、綠葡萄一斤290元、魯蛋一顆20元,一份羊肉炒麵170元、牛奶一瓶105元、小蕃茄一盒170元、一顆綠豆椪60元⋯⋯
我記得以前當學生的時候(嗯⋯⋯非常久以前的事了),一天的零用錢不加車錢是200元,當時的小確幸是在下課時,在學校旁的小攤子買一片35元的鷄排和一杯30元的珍奶,花65元解決一餐,但現在65元卻連一片鷄排都買不起,物價真的是回憶中的最美!如果想追求是健康的飲食,要付出的花費就更高了,標榜「健康、無添加、有機」都非常的貴。在美國,有錢的人才吃得到新鮮蔬果、沒有經過加工處理的海鮮和肉品,低收入者只能吃垃圾食物,有些人甚至是住在所謂的「營養沙漠」之中,根本無法獲得健康均衡的飲食,這樣的狀況在我們的台灣應該也在上演。
我一直覺得生在台灣非常的幸福,有好多便宜又好吃的美食,尤其是去過歐洲之後,我更加認為如此。我記得在鹿特丹的時候,因為天氣很冷,想吃一碗熱呼呼的麵,喝口湯暖暖身體,在市場看到一個攤位,一碗小小的拉麵要300多塊台幣,我真的花不下去。結果在歐洲,最常吃的就是泡麵、薯條和漢堡,若是想進餐廳,兩個人沒有花個一千塊是出不來的,而且他們料理食物的方式就是不合我的胃口。一回到台灣,我和老公彷彿餓了一個星期沒吃東西,盡情品嚐路邊的小吃,那種終於吃飽的感覺真好。但現在我怎麼覺得只有去吃到飽的餐廳時,才有一種吃的心滿意足的感覺?並不是為了份量,而是為了飲食的多樣性,可以吃到足夠蔬菜、海鮮和肉類,不用把錢花在不喜歡又沒有什麼營養的食物上,不能依自己喜好選擇菜色的便當,常常有種踩雷的疑慮。剛剛晚餐吃了義大利麵和焗烤飯,不含任何飲料和附餐就花了六百多塊,結帳時又再度浮現了哀傷的感覺。
我當然知道是因為店租很貴,所以外食也很貴,要省錢的話,或許應該自己在家開伙,但買食材自己料理真的有比較便宜嗎?食材費加上料理和清潔的時間,怎麼算都不覺得有比較划算,我媽就常抱怨說現在要花很多錢買菜,像上次她弄了一道冷筍沙拉,她說買三、四根筍子花了四、五百塊,一桌六人份的晚餐也要花快3000塊,更不用說她七早八早就起床去市場買菜,然後花了一上午時間熬湯、滷肉,又花錢又辛苦。如果真的要說,在家自己煮當然可以吃得比較健康,不過花的成本絕對不會比較少。
現在到底要花多少錢才能吃到營養均衡的一餐呢?我在想如果我年收入超過百萬,或是更多,是不是我就不會思考這件事?不!我想我應該還是會,尤其是對最近在家待業的我,那因為和預期的落差,那因為CP值太低而引發的哀傷感看來已經漸漸地由淡轉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