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旅
作者踏上旅途,是因為想知道「那裡是否真的存在著一個世界。」,沒有實際親身體驗過,無法真正地理解,所以即便每次旅行完都很疲累,她還是會再次出發,雖然生性膽小,但她還是自己一個人揹著背包,獨自前往世界各地,為的就是透過眼睛、耳朵、舌頭和雙腳去認識一個不熟悉的地方。
作者認為要能夠好好享受一趟旅程,最好要具備四個條件:「眼光、對自己的了解、一定程度的經費,還有就是從容不迫的心態。」沒有培養欣賞事物的眼光,即使在站在世界名畫和建築前面,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內心不會有所感動。對自己不了解,不懂得自己的喜好,很容易被旅遊資訊牽著走,造訪許多根本不感興趣的景點。沒有足夠的錢當然也可以去旅行,但必須現實的說有些體驗真的就是要花錢,好比美術館、博物館、古蹟等,這些地方的門票也不便宜,若是想看歌劇或音樂劇,口袋也要有錢,人都千山萬水的飛來了,看不到心儀的藝術作品或建築物,心裡不免遺憾。最後就是要從容,一天擠好幾個行程,跑好幾個景點,怎麼會有心停下腳步,好好感受這個地方獨有的氛圍?都要「跑」了,哪裡有時間,讓五感沈浸在異地,感受不同城市和國家獨特的魅力?匆匆忙忙,忽視美景,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可惜。
現在想一想,覺得這四點也適用在購物時,剛好可以串聯作者第二部分的文章-思物。沒有眼光、欠缺對自身的暸解、預算不足,還有急躁的心,很容易讓人在買東西時踩雷啊⋯⋯
思物
雖然是一些生活中的小東西,好比雨傘啊,鍋子啊,麵包機啊,但作者角田光代都有她一套的價值觀,該買還是不買,她心中有一把尺,當然有會有物欲,只不過卻也不到令人非常煩惱的程度,不用去想一些太嚴重的議題,有時也是一件好事。作者是個會煮飯做菜的人,書裡談到做麵包的部分,讓我也確實體會到一種很簡單卻實實在在的幸福,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生活感。
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日本作家都擅長營造生活感,他(她)們不是會下廚,就是喜歡自己動手做些什麼東西,種些什麼東西,即便是買來的食材或各式各樣的器具,也絕對都是精心挑選過的適合自己的物品,常用的品牌,常去的店家,都不馬虎,一選上了,就長長久久地使用。最讓我佩服的就是,他(她)們都不會嫌麻煩,就像作者角田光代要吃餃子,會從餃子皮先擀起,這實在是像我這種求方便快速的人無法效法的,我連排隊買現成的水餃都覺得浪費時間,看來要營造這種生活感,我還差的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