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弼在其所著的《小學生快速提升閱讀素養課》中強調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兩個假設:假設一:閱讀能力越強,學習能力越好,假設二:閱讀書籍能提升閱讀能力。藉由他自身的教學經驗和硏究,他設計出十四堂課,幫助不同年齡和層度的孩子增加他們的閱讀能力。然而,這本書不僅適用於學生,對於家長、老師,甚至是對閱讀感到有障礙的成年人,也有益處。
作者在韓國從事補教業工作,他看到許多國小資優生在上國中之後成績突然變差,他們無法理解國中課本內容,這些小孩從小就因為父母怕他們輸在起跑點上,而讓他們接受大量的「私人教育」,去學英文、數學,還有各種才藝,但這些學生卻經歷二次劇變期,分別在升上國中和高中時,成績一落千丈。作者分析會有這樣的現象,是因為這些國小資優學生過度依賴私人教育的「聽解學習」,以致於「讀解學習」的能力低落。
「聽解學習」v.s 「讀解學習」
所謂的「聽解學習」就是靠著老師詳細說明課本內容,整理重點,讓學生理解。這樣的方式十分廢時,在小學階段科目還沒有很多的時候或許還行得通,但到了國中和高中時期,要讀的教材變多了,用這種方式學習的學生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去補習,然而效果卻不像以前這麼好。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己閱讀理解的能力,沒有培養自己掌握知識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不是一個獨立的學習者,非得有人在一旁講解才懂。這些孩子們語言能力低落,過著「只有學習的生活」,而非「學習生活」,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花很多時間在學校、在補習班上課,「讀」了很多書,下課之後根本不願意再接觸書本,只想打電動、滑手機和看電視。
反觀那些真正在累積閱讀理解經驗的孩子,他們運用的是「讀解學習」,閱讀課本,理解教材,按照自己的方式將內容概念化,整理出脈絡和系統後,放進腦袋吸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他們能夠以優異的閱讀能力自主學習,不只是課本,也會依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找尋相關書籍閱讀,對他們而言,閱讀是開啟新知的鑰匙,靠自己學習,找答案,硏究過後,有不懂的地方,才提出問題請老師解釋,決不是被動坐在椅子上,不斷地填塞老師給的答案。
另外,作者也提出現代的孩子都過早學習,在大腦尚未完全發展時,就硬是強迫他們學習,過度的早期教育會造成學習障礙,影響情緒發展。在大腦尚未成熟,無法處理複雜的資訊和邏輯時,就要這些年幼的孩子超齡學習,甚至期待他們要有超齡的表現,無怪乎,有愈來愈多學生,在很小時就體驗到挫折和成就感低落,進而影響他們之後的學習動機。
作者主張要提升學習能力就必須增進語言能力,因為如果連學校的課本都看不懂,就學習不了,甚至連考卷的題目都無法理解,不知道它到底在問什麼的學生,怎麼有辦法得到好成績?硬背下來的答案,換個題型或題意,就不會寫,腦中充塞大量毫無意義,零散且片斷的資訊,只知道把結論死記起來,卻不知前因後果,難怪所有的東西,一考完試後就全部忘掉。要增進語言能力,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要靠著多閱讀,閱讀能力高的孩子,語言能力也高,學習能力也因此變強。
根據書上的內容,我把培養閱讀能力的重點整理如下:
1.要讓孩子持續自發閱讀,首要任務是將閱讀生活化,安排固定閱讀時間,以及去逛書店和圖書館的時間。
2.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讓他們依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書,要有耐心等待他們選到想讀的書,不要規定他們一定要唸你覺得好的書,不過「知識類漫畫」要避免,因為作者認為這類書只能讓孩子學到粗淺資訊,卻讓他們以為學到厲害的知識,滋長「我什麼都會」的自大心理,而太過沈迷圖畫,也會對閱讀文字感到吃力和麻煩。
3.讓孩子讀適合自己語言能力程度的書,太簡單太難,都會使他們感到無聊。
4.鼓勵精讀和慢讀而非速讀
閱讀不是比賽,不需要展現自己能讀得多快,或在短時間內唸了多少本書,用眼睛掃描,大致瀏覽內容的速讀法,無法激發想像力和情緒,也鼓勵不了思考,這只是一種蒐集的興趣。以「唸出聲的速度」精讀,要能在腦中建立出結構,將文中訊息串聯起來,推敲文意及情緒,請放棄把閱讀當作「知識的累積」的執念。閱讀指導的出發點在於把閱讀當作「快樂的遊戲」,累積「閱讀理解文章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5.閱讀故事書可以「發現自我」,閱讀知識類圖書可以「理解世界」,前者幫助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培養同理心,後者促進我們的思考和邏輯分析的能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