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 Grant 所著的《Think Again》強調「重新思考」、「再學習」的重要性,在混亂多變的時代,為了能快速解決複雜的問題,除了有學習及思考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像個科學家一樣,不斷地去驗證自己的假設,再次去思索自己想法的正確性及合理性,在這程中一再學習、進步、演化。這本書非常適合現代人閱讀,因為我們傾向活在同溫層當中,尋求志同道合者,但這個社會卻因此愈來愈對立分裂,我們不喜歡自己的想法被挑戰,更不願意承認錯誤,固執己見,只想證明自己是對的,也不管自己有沒有進步。作者強調「承認無知」是一種力量,更是智慧,抱著好奇心和謙虛開放的態度,才能學得更多更好。他從「個人的」、「人與人之間的」以及「群體的」三個方面探討「重新思考」的重要性,提供許多例子和故事來佐證,並且在最後整理出三十項實踐方式來訓練我們重新思考的能力。
「沒有改變,不會進步;那些無法改變自己想法的人,什麼都改變不了。」“Progress is impossible without change; and those who cannot change their minds cannot change anything.”- George Bernard Shaw
作者Adam Grant 提到大部分的人思考或是表達意見的模式,不外乎是傳教士般地宣揚、檢察官般地詰問或政客般地威脅利誘,用上述這三種方式試圖說服別人改變他們的想法,但作者認為我們應該要像科學家一樣思考,以及「重新思考」,甚至主動地去找出自己論點的錯誤,讓公正客觀的研究和證據說話,不要讓偏見和驕傲主宰想法,不要讓想法變成一種意識型態。不要害怕改變自己的意見,因為這些想法不代表你,也不能定義你,你在意的事,你的價值觀才能代表你的身份認同;想法意見本來就不該是一成不變的。
在和他人溝通或協調時要懂得傾聽,而不是一味批評,理解他人思考的脈絡和背後的動機,找出彼此的共同點,不要試圖去控制別人,左右他們的想法,而是以平等的態度和對方溝通,針對「任務」本身來討論,而不做人身攻擊。我們沒法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想法,能改變他們想法的,只有他們自己,但我們可以詢問對方,「需要什麼樣的證據或證明」才能改變他們的意見,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來來討論事情。我認為只要不要老想著要贏,其實你就不會輸。
在群體生活中,我們必須要認知到「黑或白」的極端議題,很少存在,事實上,每一件事都有它的複雜性,大部分的人之所以選擇「反對」或「贊成」,其實是因為這樣比較簡單,也比較不花腦力,但簡單的答案卻不一定是正確的答案,甚至不一定是比較好的答案,重點是不要過度自信,要能靈活變通。
最後作者提醒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行動和作為,不要專注在享樂上,而要把人生目標放在找到生命的目的及意義,而學習及貢獻會是很好的起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