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 04 認識自己從這一刻開始吧!實踐篇



VIA 個人強項測驗 (VIA Strengths Survey)


VIA個人強項測驗能幫你找出正向特質。

1.一般而言,我們會以分數最高的前五個作為自我的強項(strength)


2·根據正向心理學之父 Martin Seligman指出,個人若能發揮自己的強項於工作、家庭、生活或休閒等等地方,將能夠更容易感受到真實的快樂與幸福感。另外,強項能夠幫助我們認清自己,也同時幫助發展我們較弱的地方,得以強化我們的人生發展。



瑪蒂蘭妮《內向心理學》

內有評量表,幫助你理解自己是內向還是外向的人。

一、恢復精力的方式不同

內向者需要安靜地獨處來恢復精力,他們從自己的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中獲得精力。

外向者則是透過與外界的互動來恢復精力,他們需要和他人及外界聯繫,否則會產生孤獨及精力耗盡感。

二丶對刺激的反應不同

對於內向者而言,太多的外在刺激使他感到疲憊,不喜歡過多的資訊輸入

另一方面,外向的人善於交際、樂於接受新的刺激和挑戰、最好還要能夠同時完成多種任務。

三、深度和寬度的不同

內向者喜歡深度,深入暸解自己所體驗的事物,集中探索問題,並擁有少數幾個關係較為密切的朋友。

外向者喜歡寬度,對任何事都知曉一點,不想錯過任何事情,多樣性是重點,他累積許多的經驗和朋友。

知道自己是何種類型的人,幫助我們在生活中、工作上以及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找出一個榮格所稱的「自然有利位置」,將自己的機能極大化。


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Ch2) -比爾柏內特戴夫埃文斯


我們可以靠著設計思考,創造出有意義、好玩、成就感十足的生活。


用設計師的頭腦思考

設計師不是靠「用想的」,而是靠「打造」。什麼意思?意思就是說,不能只是憑空發想眾多有趣的點子,但沒一個跟真實世界有關-或是跟真實的自己無關。各位得打造東西(我們稱為做出「原型」,東試一下、西試一下,在過程中享受諸多樂趣。



一輩子要怎樣過,不必一次統統想好,只需要替現在的自己找出眼前生活的羅盤。


打造人生羅盤需要知道兩樣東西-「工作觀」與「人生觀」,我們希望它們之間有一致性,你的生活才不會充滿矛盾和痛苦


找出人生觀

人生觀可以解釋成「人生終極目標」,也就是你這輩子最在乎的事。

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什麼?

人生的意義或目的是什麼?

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聯是什麼?

家庭、國家與世上其它事,對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世上是否有更崇高的力量,例如神或其他至高無上的事物?有的話,那對你的人生造成什麼影響?

喜悅、悲傷、正義、不公不義、愛、和平、衝突,在人生中扮演什麼角色?


找出工作觀

為什麼要工作?

工作是為了什麼?

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工作和個人、他人、社會有什麼關聯?

什麼叫好工作或值得做的工作?

金錢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經歷、成長、成就感和工作的關聯是什麼?


一致性,以及工作觀和人生觀的整合

請讀一遍自己的工作觀與人生觀,接著寫下對三個問題的看法:

我的工作觀與人生觀有哪些相輔相成的地方?

哪些地方彼此矛盾?

工作觀能否促進人生觀?人生觀能否促進工作觀?怎麼說

反思兩者整合的程度通常會讓人修改工作觀或人生觀,也可能兩者都修正。工作觀與人生觀能夠協調,就愈可能清楚知道如何活出一致、有意義的人生,也就是你是誰、你的信念、你所做的事,這三件事站在同一陣線。(p70)



Matthew McKay  Patrick Fanning 合著的<<Self-Esteem>>(中文版譯名:真心接納自己,培養健全的自尊心)它教導讀者如何用認知行為治療法,改變解讀自我生命的方式,藉此提高自尊。


自尊心的高低決定我們如何面對自己的生活,如何和他人互動,也影響了我們看事情的態度。自尊心低落的人害怕接受挑戰或認識新的朋友,因為他怕被拒絕。他時常在內心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他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渴望,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幸福。


書上說非常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要聽這個負面的批評,並且學著用正面積極的聲音來和它對抗。健康的作法是用正確客觀的方式評價自我,對於自己不足的地方用「明確的、合乎事實的以及非輕蔑的口吻」表達即可。好比,不是說自己胖,而說自己腰圍35吋,不是說自己總是沒耐性,而是說在壓力大和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比較容易發脾氣⋯等。



你要告訴自己,自己是有價值的,生命本身就是有價值的。作者說,人之所以有價值不是因為我們做了很多厲害的事,或我們有多完美,而是因為儘管人生那麼辛苦,我們仍舊那麼努力,仍舊一直付出,這樣的我們值得被愛,值得被尊重。


所以你可以表達出自己的需求,你有權利這麼做,你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一樣重要,作者教我們用明確的要求來主張自己的權利,這樣的主張要包括:when(時間)、where(地點),和with whom(對象是誰),書上提了一個例子,有一個人不喜歡他哥一直取笑他,他不能只說不要再嘲弄我了,他必須明確的對他哥說:「我希望在每星期日(when)的家庭聚會上(where),你不要在父親面前(with whom),拿我的穿著或生活方式來嘲笑我。」


你必須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價值,你無法總是依賴別人的善良和體貼,以為他們會看見你需要幫忙,就伸出援手,那麼你可能會因為這個社會的殘酷及冷漠而更加地受傷,事實是,只有你能無條件的接受自己和愛自己。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