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聰明的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金川顯教


金川顯教在他的著作<<聰明的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中強調,採取行動,產出成果,比被動地吸收資訊更能成為一流的高手。作者提倡不要只做輸入卻忽略了輸出,讀了再多的書,聽了再多的講座,也比不上「說、寫」的輸出行動,唯有輸出才能磨練技能,增加專業力。

輸出大於輸入
作者金川顯教創造「ioIF」( input 投入、output 產出、Input 投入、Feedback 回饋)取代以往的「PDCA」(plan 計畫、 do 執行、check 查核act 行動),「ioIF」的「i」代表微投入,有了最基本最小的的投入後,就要立即產出,在行動的過程中採逐步修正的作法,邊做邊學習不足的知識,然後檢討,回饋給自己。比起「PDCA」過度地在乎計畫的完善,而遲遲無法採取行動,作者認為以產出為優先,做出成果,才會有成就感。

不斷地沈浸在輸入(聽、讀)的過程中,不代表實際掌握這項技能或知識,透過「說、寫」的產出和他人分享所學到的內容,讓他人因此改變想法,甚至改變他們的行為,才有意義。過度地準備、被動地吸收知識,卻不做產出,可能是因為害怕,也可能是因為完美主義性格所致,作者說實際地做出運用,才能檢驗自己是否真的理解,與其當「學生」,做「老師」更能強化所學。因為要分享,所以必須統整和解析,為了使他人能明白,必須真的弄懂,看到自己所產出的內容,也能知道自己不足之處,並加以修正,變得更加熟練,若是沒有踏出第一步,永遠走不到目標。

輸出的方式
一、從簡單的開始
一直思考「要不要做」就會越想越負面,甚至懷疑自己是否做得到,成功的秘訣不是才能,而是「行動」,從簡單的任務開始是行動的關鍵。

二、運用2W1H(what, why,how)進行「說、寫」
人不是因為「方法」而產生行動,而是因為「原因」才促使他們做出改變,給他人「為什麼」,才是最大的驅動力。

三、用實際的例子和數據來說故事,讓文章和演講讓人可以想象出具體的情況。按「現在-過去-現在-未來」的順序去陳述一個主題和事件,別忘了加入感性要素。

四、建立自己的品牌
表達自己的「堅持」和「原則」,將自己的信念當作個人品牌產出,告訴他人「我想成為這種人」、「我要這麼做」、「我對這個感興趣」、「我非常希望達到這個目標」

五、產出的數量很重要
要寫的好、說的好,言詞要達意,就要做足數量。產出的夠多,就能告訴他人,你是認真的,也能提升自己的技能。

My take
一直以來我都是很重視學習的人,看很多的書,也上了不少課,我覺得要有足夠的input才有辦法能有output,不過因為老認為自己懂得還不多,所以不斷地延後產出的時間,也有可能其實是犯了拖延的毛病。作者的微投入理論讓我有了不同的想法,有些事要先「求有」再「求好」,產出才是可以進步最快的方法,好比最近我想訓練自己的英文口語能力,我要做的就是「開口說」,說了才知道自己哪裡說不好,要如何改進;講英文會緊張,那就講到不緊張為止。我發現有很多時候,不需要再去學很多的技巧和新知,因為我們從來都沒有實踐已知的知識。再回頭說學習英文的例子,不停地背新單字,然後沒半天的時間就把它們全忘了,也很可惜,那或許更好的方式應該是去「刻意使用」已學過的單字,拿它們來「說、寫」這樣會更能增加自己的英文力。

另外作者也大力推薦大家拍影片學習表達自己,經營個人品牌,他認為「公開地」產出會比私下埋頭地苦做,更能提升能力,因為知道可能會被人讀到、看到或聽到,我們會更能努力地使自己「被理解」,藉此訓練表達方式以及溝通或寫作技巧。

嗯,或許我也應該嘗試來錄podcast或拍影片⋯⋯。
...

渦蟲-山本文緒



山本文緒的<<渦蟲>>獲得2001年直木賞,作品集合五篇短篇小說:<渦蟲>、<裸>、<不在別處就在此處>、<被囚禁者的困境>以及<有愛的明天>。作者山本文緒擅長描述人物內心狀態,把那種提不起勁的感覺都傳達出來了。小說中的主角們大都過著非一般主流的生活,雖然沒辦法被社會的標準認同,但也只能先這樣活著,並不特別想做出什麼改變,儘管如此,整本書讀起來卻也不令人覺得沈重,反倒可以對那一絲絲的厭世感產生共鳴。

<渦蟲>和<裸>的女主角們分別因為癌症和離婚,生活產生了變化,兩人都彷彿失去了目的,好像連活下去本身都顯得吃力,得癌症的人一直覺得痛苦沒有結束,失婚者覺得之前汲汲營營的生活根本沒有意義,兩個人只想讓自己被消極淹沒,沈入海底,並不想費力浮著,她們推開任何想幫她們回到常規的人,故意揭自己瘡疤,連逞強都懶得裝。

<不在別處就在此處>、<被囚禁者的困境>以及<有愛的明天>則把女性的角色做了生動的描繪。一個沒工作過的家庭主婦,因為丈夫薪水變少而必須出外打工、一個粉領階級因為男友還在求學而不想和他結婚、一個長不大的女性不想工作賺錢,靠著男人渡日。這些女人都不是所謂的女性主義者,她們才不費心爭取什麼獨立,經濟上,她們希望可以靠另一半的扶持,心理上,她們渴望仰望對方,只是她們仰賴的男人自己都自顧不暇。我覺得這是非常寫實的狀況,在現在的社會,女人除了要符合傳統父權角色的期待,還要同時要負擔家計,或許男人女人都想當家作主的年代已經過去了,更多的時候是作者描述的這種狀況-把責任都讓對方承擔,反而比較輕鬆,但在這樣推諉的過程中一樣免不了要角力,就像「被囚禁者的困境」,兩人都怕被對方出賣,最後反而都成了輸家。

山本文緒筆下的人物或許都想輕鬆度日,但卻不是些令人反感的角色,或許是因為能在這些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關係。生活有時真的很難,偶爾消極被動,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也不用太過苛責。
...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泰拉•維斯托



拉•維斯托的回憶錄<<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給我很大的震撼,我以為它是一本勵志書,事實上它想講的是作者泰拉如何透過教育重新認識自己,建構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生命,這個過程十分的痛苦,充滿矛盾和掙扎,泰拉好幾次都快撐不下去,但她沒有放棄,最後她終於找到自己,也找到自己的聲音。

泰拉生長在愛達荷的山中,她家有七個兄弟姊妹,她是老么。她的父母是非常虔誠的摩門教徒,他們不信任政府、醫院和公共教育體制,所以泰拉不能去學校受教育,受傷生病也不能去醫院。偏偏她的家人在廢棄場和工地工作,而她的爸爸又覺得他們有神的庇護,所以處事非常不謹慎,常常發生意外,書中所描寫的意外場景都讓我不忍卒睹,但再大的傷,他們都不去醫院只靠媽媽的精油和藥膏來處理。除了這些意外傷害,泰拉還要忍受其中一個哥哥對她的精神和身體虐待,然而當她不願再承受這一切,而向父母提出求助時,他們卻拒絕伸出援手,還告訴家族中的其他成員說她被惡靈附身,除非她悔過,他們就要和她斷絕關係。泰拉不想失去家人,她想屈服,但她做不到,因為她已經受過教育,她已經看到這個世界有多大。就像柏拉圖的那個洞穴寓言,泰拉如同那個被鬆綁的囚犯,看見了洞穴外光芒的她,一開始因所認知的事實受到動搖,而感到混亂,璀璨的光線使她張不開眼睛,但最終泰拉的思想被教育解放,精神得到了轉換和提升,她必須繼續去探索真理,她雖然數度回到「洞穴」試圖幫助她的同胞,但她的生命卻受到威脅,她只能忍痛和家人分別。

這本書的英文名叫<<educated>>,我們都知道教育很重要,而泰拉是最好的見證人,她的故事讓我明白,所謂的教育不是只是為了升學和工作,教育應該可以幫助你瞭解自己和你所處的世界,幫助你能夠獨立地思考,辨別是非對錯,建構自己的價值觀。從小泰拉被父母和哥哥所教導和灌輸的觀念,諸如女人應該貞潔,不能穿任何透露女性特質的服裝,一夫多妻的神聖性,或現代醫學的危險等,這些也是「教育」-家庭教育,在十七歲進入學校體制之前,泰拉沒有「自己」思考過這些事的合理性,是她的父母在替她思考,她腦中不斷出現的聲音是她爸爸和她哥哥的,而她的媽媽也沒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丈夫說的算。泰拉生長在一個封閉的世界,她在進入大學之後所受到的衝擊是全面性的,她覺得有兩個她,互相對峙,她所承載的壓力和創傷,幾乎讓她無法完成她的博士論文。

但泰拉從歷史學家、女權主義學家和哲學家的論述裡從新建構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主體性和話語權,而這是學校教育所帶給她的力量,她知道不是她的父親或哥哥說的算,她開始聆聽自己的聲音,思索自己「女人」的身份,並且把摩門教當成是哲學思想來研究,探討它如何處理家庭義務的問題,這樣的論文題目代表泰拉成功的把內心的兩個她合而為一,不再分裂,同時接受高等教育和摩門教義的她,都是她,她終於可以從內心的掙扎解放,得到自由。現在她終於有勇氣離開她的原生家庭。

泰拉明白即便她愛她的家人,她也不一定必須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在家人的身邊,她無法改變她和家人的互動模式,她永遠都是被動,被壓制甚至是被虐待的那一方,她不想再接受他人指派給她的真相,所以她不能讓步,她不能犧牲自己的想法和主體性,她不能讓出人生的控制權只為了祈求家人的認同。在書本結尾,泰拉為自己做出選擇,她掙脫束縛她的牢籠,得到了內心的平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