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安琪拉•達克沃斯


Angela Duckworth 的作品<< Grit >>(中譯:<<恆毅力: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 主要在說明Grit 為何,擁有它的人會展現出怎樣的行為,Grit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成就,並且該如何從內在以及外在環境培養我們的Grit. 作者定義Grit為熱情和毅力,設定目標後付出努力,刻意練習,遇到失敗不屈不撓。Angela 從她所訪談過的各領域中的佼佼者,以及從她的研究結果發現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關鍵在他們是否擁有恆毅力,而並不一定是他們的智商或天賦。她認為大部分的人之所以沒能實現自己的潛能,是因為我們太早放棄,也太常放棄,我們不知道要成功必須持續地要求自己超越限制,事實是-我們還不夠努力。

其實我覺得「恆毅力」對於台灣讀者來說應該不是什麼新的概念,畢竟小時候我們都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都知道即便有好的資質,若是不努力,或認為單憑資質就一定會贏得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競賽,是過於簡化以及天真的想法。作者引用尼采的話提醒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為「天才」冠上神聖和神奇的光環,是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夠努力,不願意承認是因為自己偷懶所以才一事無成,寧願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我們沒有擁有愛因斯坦的高智商,或是不像莫扎特一樣是神童,這樣我們就可以安心地繼續滑手機、看電視,畢竟「智商」是天生的,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事。


作者用兩個公式說明為何「努力」會比「才能」來的更重要:
Talent x effort= skill
Skill x effort= achievement 
由上可知effort (努力)在算式中出現兩次,有了努力,「才能」就可以轉變成技能(技巧),不斷地付出時間和心力,磨練精進自己的技能,才可以獲得成就。不管是技能或成就,沒有付出努力都不可能得到,成就不是一蹴可幾,是一種對目標的承諾和奉獻的成果。

作者接下來便告訴我們要培養「恆毅力」可從個人以及外在做起。
以個人來說,有四件事可做:「培養興趣、刻意練習、擁有目的、懷抱希望」從外來看則是:「恆毅力的家庭教養、課外活動、組織文化」

大家都知道做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更容易持之以恆,跟隨自己的熱情是個極大的動力,能夠讓人堅持不懈,為了要找到自己的興趣,要多嘗試,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為了發現興趣,需要透過各種體驗,接觸不同事物,做過之後,從中篩選出一、兩樣讓自己心動的事,然後發展它們,花時間學習、練習,提升興趣的深度,然後成為專家。要注意的是,沒有興趣是問題,但太多的興趣也可能分散了你的專注力和精力,最後,讓你什麼事都只學到了皮毛。作者說,與其在各領域都只是一個有前途的「初學者」,成為一個有真才實學的「專家」,會給人帶來更大的滿足感,我想那是因為你能成就的會更多,也可以對這個社會更有貢獻,以現實面來說,也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收入,就好比,很多人各項運動都會一點點,會游泳、跑步、打球,但能在這三種運動都拿到奧運金牌的卻沒有,因為一個游泳奧運選手把他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拿來做「一件」事,並且拚了命要把它做到最好。

當找到了興趣之後,便要「刻意練習」,這個概念是作者從Anders Ericsson 那得來的,有很多人以為只要找到興趣和自己熱情的所在,就一切都沒問題了,其實這不過是個開始,更重要是之後的持續「刻意練習」,不只是時間的投入,更重要是練習的「質」,如果投入培養自己的興趣已經一段時間,卻發現沒有進步,有可能是練習的方式錯誤。

刻意練習要做到四件事:
第一、設定一個突破現狀的目標,並且挑戰自己,突破限制。
第二、不是反覆練習就可以,專家會尋找自己還不擅長的部分,專注改善「特定」面向,他們有意識地檢視自我的表現,刻意加強鍛鍊不足之處。
第三、他們積極地向教練或指導者尋求回饋,因為他們想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這樣他們才能改善錯誤。
第四、他們運用新的方法,他們嘗試、再嘗試,直到之前覺得困難的技巧變得簡單,變得流𣈱。

刻意練習是辛苦的,為了熬過練習的辛勞,必須要擁有「目的」和「希望」。作者說能「同時」擁有利己和利他目的的人,比較容易撐下去,做某件事一開始是因為興趣,是因為自己對這件事懷有熱情,從利己的目的出發,然後產生做這件事可以為他人,為這個社會,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的想法,那麼你就可能成功。最後要抱持「希望」,在自我實現的這條漫長且辛苦的道路上,懷抱著正面積極的希望,才能幫助自己在跌倒時還能站起來,「希望」不是不切實際的,而是知道自己有能力達到目標,抱著能「成長」的思維(a growth mindset)-相信自己能因為練習而進步,並用行為證明自己能有所成長和改變,這才是作者所說的「希望」。

從外在培養恆毅力的方式,就是從家庭教養做起,父母若是以身為則教導孩子恆毅力,他們就有可能成長為一個擁有恆毅力的人,在孩子實現自我潛力的過程中,陪伴支持他們,在該要求的時候不溺愛,才是好的教養方式。作者提到她在家有一個規矩叫-「hard thing rule」身為父母,藉著做一件困難的事,她向孩子展現自己的恆毅力,她讓孩子自由選擇一件不容易的事來做,在學校的課業時間之外,另外學一項樂器,或任何她們感到有興趣但不簡單的才藝,投入時間,付出努力,孩子可以放棄,前提是必須努力過,並且要在一個學期或一個階段後,而不是任何一次不順利的挫折或失敗就放棄。作者要她的孩子們參與課外活動,是因為她相信這些活動,諸如運動、音樂、舞蹈、繪畫等各種學習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得到恆毅力,因為我們從中學到設定目標、挑戰自我、付出努力、堅持不懈,這些經驗都可以培養性格,並且當我們遇到生活中其它的挑戰時,這些經歷可以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再次克服困難。最後如果想擁有恆毅力,就要加入一個能幫助你培養它的團體,若是周遭的人都努力向上,帶著熱情專注在自己的目標上,遇到挫折愈戰愈勇,那麼有極大的可能,你也會因為他們而變成一個有恆毅力的人。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