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的藝術-米蘭•昆德拉


關於小說藝術的對話
所有時代的所有小說都會關注「我」這個謎。只要您創造了一個想像的生命,一個人物,你就會自然而然面臨一個問題:「我」是什麼??該用什麼來捕捉這個「我」?小說之所以為小說,正是建立在這一類的基本問題之上。

*捕捉「我」的方法
一、藉由行動
藉由行動,人走出了那個所有人都和所有人相似的日常生活,走出了日常生活重複的宇宙,藉由行動,人把自己從其他人當中區隔出來,成為個體。但丁如是說:「在一切行動裡,行動者的第一個意圖都是要展露自己的形象。」剛開始的時候,行動被理解為行動者的自畫像。

(但)人想要藉由行動展露自己的形象,可這形象卻不像他。心動的悖反性格,是小說的重大發現之一。但是,如果在行動之中,「我」是無法捕捉的,那麼我們該到何處、該要如何捕捉這個「我」?到了這個時候,小說在尋索「我」的路途上,只得離開看得見的行動世界,將注意力投入看不見的內在生活。


二、描繪內在世界
書信構成的小說形式,書中的人物告白著他們的思想和他們的感情。
心理寫實主義長久的傳統,創造了幾個幾乎不可違反的規範:
(一)必須儘可能提供關於人物的訊息:在外表、說話、行為舉止等方面
(二)必須讓人知道人物的過去,因為他現在行為的所有動機都在那裡
(三)人物應該擁有完全的獨立,也就是說,作者和作者自己的看法應該消失無蹤
卡夫卡不問決定人類行為的內在動機為何,他提出的是一個根本不同的問題:在一個外部的限定條件已經具有如此壓倒性的地位,而內在動機不再有任何重量的世界裡,人的可性還能是什麼?
小說是在這已然成為陷阱的世界裡探索人類的生活。
三、「我」是被其存在的問題意識本質所決定的
捕捉到「我」的存在編碼。每一個人物都是由某幾個關鍵詞構成的。這編碼沒有被抽象地研究,而是漸漸在行動之中,在處境之中顯露出來。小說人物不是對活生生的生命體進行模擬,小說人物是一個想像的生命,一個實驗性的自我。

對他的存在的問題意識追問到底。這意謂著:對於塑造這個人物的某些處境、某些動機,甚至某些字詞追問到底。

小說一方面檢視著人類存在的歷史維度;另一方面,小說則闡明著某個歷史處境,描述著某個特定時間下的一個社會,是一種小說體的史書。

*如何處理歷史 
(一)所有的歷史情境,我以一種極度精簡的方式來處理它們,只用幾個對情節不可或缺的東西來布置一個抽象的場景。
(二)我只保留一些,用來為我的小說人物創造一個具有揭示性的存在處境。
(三)史書寫的是社會的歷史,而不是人的歷史。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小說提到的歷史事件經常被史書所遺忘。
(四)歷史本身也應該當作存在處境來進行理解和分析。

*小說的作用
小說唯一的存在理由就是說出那些唯有小說才能說的事。
小說要檢視存在。而存在也不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存在是人類的可能性-人可以成為的一切、人有能力做到的一切-發生的場地。小說家發現人類形形色色的可能性,繪出存在的地圖。必須將人物以及人物的世界當作可能性來理解。這種可能性確實從我們現實世界的背後隱約浮現,而且似乎預示著我們的未來。⋯⋯讓我們看見了我們是什麼,我們能做什麼。
如果作者認為某個歷史處境是人類世界不曾聽聞又具有揭示意義的一種可能性,他會想要依樣將這處境描述下來⋯⋯小說家是存在的探索者。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