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飲食心理學


過度飲食不只是個人層面的因素,它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共同交錯影響下而產生的問題。作者基瑪•卡吉兒主張為了解決過度飲食的狀況,不能單單只從個人的心理層面下手,還需要在公共政策上做出改變。問題不只是個人意志力不堅定或不運動,而是整個消費主義文化為了經濟的成長而犧牲了民眾的健康。

一開始作者提到了一個案例,愛麗森為了減肥而購買了一堆療程和產品,試圖用更多的消費來解決她過度飮食的問題,大眾媒體的行銷和廣告手法讓她相信只要她購買了這些東西,她的所有煩惱都能消失不見,她相信「消費可以解決消費造成的問題。」事實上她真正該做的其實是少吃一點,也就是不要再買更多的加工食品,或那些帶有「健康」光環的產品,它們標榜著「天然」、「無脂」,實際上卻添加了很多的糖,但消費者卻被這些字眼給迷惑,合理化自己吃的更多的行為,反而攝取了更多的熱量。另外食品廠商為了讓消費者無法抵擋食物的誘惑,使用了過多的脂肪、鹽和糖,並推出多樣化的選擇,作者說單純只吃一樣食物,人很容易有飽足感,但若是有不一樣的選擇,就可以吃的更多,我自己就有很深的體驗,我常說鹹的胃和甜的胃是分開的,因為我雖然吃不下飯,但卻還可以吃得下甜點或來杯飮料。消費主義的意識型態鼓勵我們擁有和取得更多,更各式各樣的商品,因為這是個人自由和選擇權的展現,但我們吃得再多,買得再多,卻依舊無法感到滿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適合我們身心健康的調適方式,不停地購物和吃東西,消耗掉許多資源,又增加了經濟的負擔,為了要賺錢又只能不間斷地工作,就這樣開啟了無限地惡循環。


裡面還提到一個讓我覺得非常可惡的例子,就是有關抗生素研發的例子,藥廠們都不願意投資研究抗生素,因為它的利潤很低,病人們服用了幾天之後就好了,他們賺不到什麼錢,所以這四十年來只有非常少數的抗生素問世,面對超級強大的病毒,根本無法抵抗。藥廠要開發的是一些所謂的「生活方式藥物」,就是治療一些不會痛苦和不危及生命的藥物,這些才是他們強烈行銷的重點,它們才不關心服用不必要與過量藥物所造成的影響。這不禁讓我擔心,那麼能根治癌症的藥一直沒出現,到底是因為我們無法找到解藥,還是人為因素的阻撓?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隨著作者披露愈來愈多的真相,我愈來愈覺得,我們彷彿生活在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被各個既得利益者設下的陷阱牢牢地困住,動彈不得。

說我們是消費主義的俘虜也不為過,彷彿到哪都躲不掉商品訊息的強力放送,只是想單純看看網頁而不受廣告的打擾,已經變成一種不可得的經驗了。被廣告挑起的慾望,讓許多人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作者提到我們在選擇「參照團體」時產生了誤判。參照團體是指社經地位與我們「類似」的人,但現在當人們看到廣告、開箱文或產品發表會時,他們不加思考的接受這些訊息,認為自己一定要獲得這樣的商品,卻沒有考慮到一隻三、四萬的手機或一個好幾十萬的名牌包並不是自己負擔的來的,又或者自己根本不該是這些商品的目標市場,一個只能賺取基本工資的人,怎麼可以拿年薪百萬甚至千萬的人當做參照團體,然後因為自己無法過奢華的生活而感到焦慮和痛苦,這對自己太不公平。況且有時候我們極度渴望得到的東西,並無法提供我們滿足感,也就是真的得到之後,卻發現「它無法提供預期中的獎勵」。

作者提到我們的消費衝動和過度飲食都可被視為一種上癮反應,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朝這個方向進行「有癮頭的人常會感受到強烈的渴望,會耗時費日只為取得令他上癮之物,並在發現滿足感逐次降低時感到失望,只得一再追求最初那種程度的興奮感,永無止息之日。」就像抽煙、吸毒、喝酒或賭博一樣,過度消費和飮食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沒有益處,既然是「上癮」,沒有認知到這一點,沒有警覺自己需要做出改變,那麼就可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

看完這本書有種既生氣又無能為力的感受,我深知消費主義對我們的種種負面影響,也非常贊同作者所說的,不能把一切都歸咎於個人,政治、社會和文化的因素對個人的影響非常的大,就拿前幾年台灣爆發的一連串食安問題來說,這其中就有不少是因為「放鬆管制」而產生的。有不少消費者花大錢去追求更健康、更天然的食物,但是到最後仍舊被只在乎利潤的不肖商人欺騙,而把一堆不知道來源的加工食品吃下肚,在這樣的資本主義社會,有時候真不知道還有誰可以相信。或許在公共政策變得更完善之前,我們還是只能靠自己,首先找出除了消費以外的存在意義,思考除了用「物質」來定義自我的方法,然後作者說戒掉添加糖和含糖飲料是非常好的減重䇿略,最後一定要記得「以另一種形式的消費來解決消費主義的問題,只會讓自己更挫敗。」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