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沙特



沙特的小說<<嘔吐>>用日記的形式抒發哲學的思考,探討存在的議題。沙特藉由主人翁羅岡丹來論說存在的虛無以及偶然,字詞沒有辦法解釋存在,沒有理由又極其荒謬,它就在那,一坨、肥胖、膠黏充斥於整個空間,令人感到噁心想吐。人試圖為自己講述故事來賦予存在意義,想讓存在看起來不那麼荒謬,然而所說出的詞句都不過只是一些「屬性」、「表象」,跟存在毫無關係。對於被莫名其妙賦予的生命,人該拿自己的存在怎麼辦?

有一天羅岡丹拿起石頭往水裡丟時,突然感到一陣嘔心,他決定寫日記來記錄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他發現「存在」,存在就是他的意識,這個正在思考的、感到厭煩的、害怕的就是他的存在,他無法停止「存在」,因為他無法使自己不想。但為什麼會有「存在」?為何是此時此刻?沒有原因,一切不是必然的,若世界重新演化,一樣的存在也不一定會發生。人極力地排除偶然,因為不可預測讓人害怕,人把事件加上順序、動機,為了使存在有意義。但當他們發現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時,他們躲在「過去」裡,逃避現在,就像羅岡丹的舊情人安妮,她本來嘗試把特殊的情景變成完美的瞬間,但後來明白根本沒有什麼完美的瞬間,所以她放棄了,她留在了「過去」,把過去發生的事美化、改變,閉上眼想像自己生活在其中,存在的虛無與偶然使她不再行動。


在小說中講到另一種面對存在的方式-人道主義,對人類懷抱著愛,書裡的角色-自學者就是人道主義者。但羅岡丹對他說:你並不愛人類,你愛的是「象徵」,使你感動的是人的青春、愛情,而不是人。我想羅岡丹想表達的是,自學者所嚮往憧憬的是一些關於人的「概念」,一些可以拿來描述什麼叫「人」時,可能會用得到的形容詞或「屬性」、「特質」等,比如:有智慧的、美麗的、良善的、純真的,自學者愛的是這些表徵,是人類這整個物種所可能有的「本質」,而不是人類那一坨黏黏的巨大的「存在」,也不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對於這樣的「存在」和「一個個」的人,羅岡丹說他覺得不該恨也不該愛,畢竟一團團沒有形體的「存在」有什麼好恨及愛的?

羅岡丹在最後因為聽了他最喜歡的一首爵士樂而有所領悟,存在物雖然沒有過去和未來,但它可被保留下來,而被人證實它的價值,譬如女歌手所唱的那首動人的曲子,在女歌手的存在消失後,還使人們記得她,想念她。所以羅岡丹決定寫一本小說,「⋯⋯在印刷的文字後面,在書頁後面,應該有某個東西,它不存在,它超越存在。」那時透過這本書,他也許就能回憶自己的生活而不感到厭惡。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