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橡實文化,作者:雅克.巴森,譯者:陳榮彬,出版日期:2016/05/05
文化的衰頹朗讀片段
雅克•巴森的<<文化的衰頹>>集結他的十二篇評論,以文化批評為主軸來論述當代文化現象,讀者可以把重點放在幾個關鍵字上,像是「文化」、「藝術」、「歷史」甚至是「批評家」。書中對於文化的衰頹、大學理念的受損、藝術品過剩、過度強調分析的專業主義,以及道德和語言亂象都提出了應對之道。
文化
雅克•巴森所指的文化是「與心靈和精神有關的傳統事物,是透過接受某種思想而獲得的旨趣與能力,也就是自我涵養的種種努力。」但文化品質逐漸走下坡,一方面因為大眾沒花時間去消化與思考所獲得的文化體驗,另一方面則是-自我意識,在這巴森說的是現代人處理文化元素的方式-把文化「有意識」地委託給專家來負責,自己則只接收那些經過研究、分析過後的「二手」訊息,像是評論或簡介,而沒有直接地體驗文化,和文化面對面接觸。我們可以想到的例子可能有,一本小說太長,大家沒時間去讀原典,就去找書評家的介紹來唸一唸,就認為已經讀過,殊不知,讀的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觀點。
藝術
巴森認為藝術是人生的延伸,以日常經驗的具體素材為材料做組合,「組合的方式讓我們有所感知,進而觸發一些鮮明的記憶,從而也成為記憶的一部分,藉此擴充我們的人生。」經過了吸收的藝術經驗,激發我們的感覺,能幫助釐清我們的存在。但巴森提出我們面臨了藝術泛濫的問題,藝術品質隨著生產過剩而大幅降低,民眾接觸作品或展出的機會太多,取得的多是不完整的資訊,把藝術當成商品來消費,而非沉思冥想的對象,藝術再也無法引起對話和思考。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和展覽爭奪政府為數不多的補助,巴森建議政府必須建立一套評審標準,把資金挹注在公共藝術上,不要讓展示高雅文化的博物館、美術館搖搖欲墜,也不能抱著一概接受的態度而失去了批判力。
歷史
歷史針對許多同時存在,又交纒在一起的領域提出說明,它的特色是「過去感」-強調直觀,以具體和實際的材料為依據,對時間保持敬意。可是某些學者卻意圖找出歷史事件的單一原因,或僅靠著拼湊零散記錄就想還原歷史原貌,而一般人對於歷史則是以懷舊的情緒去參觀一些過往的建物,認為這樣就是接近歷史,事實上「這一切完全無關乎貨真價實的歷史」,真相是「現代人並不渴求歷史,也不會為欠缺歷史而感到困擾。」現代人全然忽略了讀史的好處,讀史可讓我們掌握過去的經驗,用來改善未來,也讓我們了解世界的運作方式,使我們培養出先見之明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人文教育
文化、藝術和歷史都可歸納在人文教育之內,巴森反對把人文教育當成一門專門的技術學科來教導,把人文教育視為純粹技術性的研究,種種複雜的研究途徑把情感、樂趣與思想都排除,學生被填塞了一堆理論和資訊卻沒有理解力和觀點。巴森引用了威廉•詹姆斯對於大學教育的觀點:「大學教育能夠對你們做出的最大要求,能夠為你們做到最好的事,就是讓你們在看到好人的時候可以辨認得出來。」也就是「掌握了我們所謂的批判觀或者理想價值觀,就是能看出在任何地方達成的人類成就,懂得欣賞真正值得欣賞的一切,並且蔑視任何沒有價值、差勁與無法持久的東西。」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鑑賞力。人文學科應該能塑造學生的心靈、建立他們的思想與感覺模式,也就是使他們擁有涵養,讓他們成為現代知識界與社會的公民,而不是只教授學生熟練某項技巧。
文化批評
從以上巴森的論說,我們可以理解他把文化、藝術、歷史和人文教育都定義以及看成為「整體的」而非「零散的」,應該採用「直觀理解力」來取代分析,不試圖去找出「單一」模式或原因,而是接受連續性、多元的特性。最後讓我們看看他對於「文化批評」一詞的說明,就更能清楚看見此一態度。文化批評是「把批評建立在文化整體的基礎上。」在此巴森雖然說的是「文化」批評,但其基本理念是可以運用在藝術和歷史上的。
他和萊諾•屈林所開設的文化批評課程內容如下:「修課的學生必須閱讀指定讀物,在討論時輔之以任何性質的相關知識,無論是歷史、美學、邏輯、比較或哲學的,各種學科都可以⋯⋯」這課程說明了巴森為何會反對在大學機構裡把各種學科過度地分析,因為這會導致它們支離破碎,專家們獨占了藝術和文化,而一般民眾則被剝奪了直接吸收文化涵養的機會。他認為文化應該採用「直觀理解力」,也是靠仔細觀察來掌握「整體」的特性,因為文化不是只由單一專業或現象所組成,它包含多種無法分析及定義的元素,我們應該把文化視為一個不可分解的整體,這就是為什麼他說「各種」學科都可以拿來幫助我們做出文化的批評,只要這各樣的知識能使我們擁有判斷力和鑑賞力,使我們理解文化。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