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年代-班•歐克里(Quotation)


1. 有些事情唯有在事過境遷之後,才看得明白。(p16)

2. 大家都怕自己不認識的東西。⋯⋯那你怕的一定是人生。(p17)

3. ⋯⋯我們並不喜歡別人突然換個方式對待我們,因為那就表示我們也得跟著改變,而我們不喜歡花那種力氣。我們寧可別人盡在我們意料之中。(p19-20)

4. 萬一透過反覆再三地扮演,我們最後成為自己最常假扮的角色,該如何是好?那是不是表示,真正的自我並不存在?我們是由習慣構成的嗎?(p22)

5. ⋯⋯人格是內在成就的外顯存在。⋯⋯當我們沈浸於存在的精華時,搞不好人格甚至可以征服命運。(p24)

6. 永遠不要遠離生命的初始。
我們年輕的時候,會帶著夢想啟程。走到人生旅程的中段時,我們也許會發現自己迷了途。到了最後,我們找回原點,然後重新開始。(p26)


7. 你們覺得旅行是種逃離嗎?對。逃往什麼?有時候是逃往過去。逃往過去有什麼好的?可以幫人瞭解現在正在發生的事,還有我們未來要到哪裡去。阿卡迪亞背後的概念,就是懷疑我們失去了什麼,就是感覺我們很容易丟失自己最好的夢想⋯⋯(p29)

8. <<博伽梵歌>>說:比起上千個字還更有福氣的,是一個可以帶來平靜的字。(p32)

9. 家,才是可以感受平靜的地方,無論家在哪裡。可以跟自己和平共處,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旅行教會人這一點:它教會你,另一邊的草也許更綠;可是基本上,大多數人只要有家的感覺,就會是最快樂的。
在歷經一番努力嘗試之後,人會在某個時刻碰巧找到些什麼。起初,人可能會想像自己尋找的是一座城堡或山脈,或是響亮的名氣;可是,人會碰巧找到更真實、也更單純的東西。它比人原本想像的還渺小,可是對人來說是適合的,也是最好的。它就是心之所需,有這個卑微的東西就行了。(p33)

10. 關於死亡,最棒的就是曾經完整活過一遭,就是豐富地活過各種的可能性。關於人生,最棒的就是死亡。「回家」。活著教導我們:家是最棒的。家就是我們從不離開的地方,我們只是自以為離開了。然而,你必需完整活過,才會得到這樣的體悟;而且你必需知道,哪裡才是真正的家。(p34)

11. ⋯⋯他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倒著活。他隱隱意識到,自己鮮少活在當下,彷彿有時間差似的,總要在幾分鐘或幾小時後,才會抵達他剛才所在的地方。
也許是因為他踏上這趟旅程,也許是因為手上恰恰有大把的時間,他正用許久未曾使用的方式思考著。
他看出,不活在當下時,人生總是從他身邊溜走,他要如何趕得上?他想,這就是生病的好處之一:讓人有時間趕上自己,抵達他們在快轉人生故事裡的所在位置。(p36)

11. 「活」(live)這個字倒轉過來,就是「惡」(evil)。
如果「活」的反面是「惡」,那麼在生中死亡-就是惡的。活著就是要愛、要進化、要創造。活著就是要被源頭重新填滿。邪惡是從生命之水被放逐出來。
⋯⋯那麼,阿卡迪亞就是更新生命的地方,就是翻轉邪惡的地方。

12. 你怎麼活,就看你跟自己的靈魂訂下什麼樣的協定。(p38)

13. ⋯⋯如果旅行是逃離,那麼我們是不是有可能正隨身帶著自己試圖逃開的東西?⋯⋯似乎每個人的煩擾都跟在身邊,擠滿了整個車廂。 (p42)

14.⋯⋯我們的過去會遮蔽未來。我們往前旅行,卻倒退著活。旅行無法幫助我們逃離;唯一改變的只是沿途景觀。我們困在我們自己之中,雖然無處可逃,但或許可以換個方向前進。也許,真正的旅行不在於身體的遷移,而在於認知的轉變,以及心態的更新。(p43)

15. 駐留在同一個地方,也許會讓我們的怪物變得太過壯大。旅行讓那些怪物有點事情可忙。旅行,就等於是帶著煩擾出門散個步。搞不好我們的怪物也想要找自己的阿卡迪亞,一個它們可以找到平靜的地方。

總在我才正要開始瞭解某件事的時候,我們就抵達了。
旅程這種東西很搞怪。我們總是在抵達自己的啟示以前,就會先抵達自己的目的地。(p44)

16. 抵達的意思就是接受界定。要成為什麼、要做什麼、要經受什麼。而抵達的意思也可能是有正事必需完成,沒有時間可以調整。(p47)

17. 「活」的藝術,第一種自由就是心智的自由;或者,甚至可以是脫離心智的自由。(p53)

18. 他覺得我們就像那些牧羊人,在如夢的人生風景裡遊蕩,度過不斷流逝的日子,直到某天碰上避無可避的死亡事實。然後,就像那些牧羊人,我們試著解讀刻寫在一切終將死朽事物上的謎樣碑文。⋯⋯我們不都是試著要解讀那座墳墓上的碑文?我們不都是牧羊人,想讀懂生命文本小字的意義。(p56-57)

19. 我們寫下這樣的話語-我也曾在阿卡迪亞-做為對自己的紀念,也是自我提醒:我們是誰?曾在何處?現於何處?又將前往何方?(p59)

20. 據說,當有人準備用某種方式改變人生時,靈魂裡的惡魔就會起身反抗,那個人的所有舊習都會出聲抗議。舊有體系會起而造反,整個人感覺就像快發狂似的。

沒先經過一番苦鬥,靈魂裡的舊勢力哪可能放任這種事發生。而那樣的苦鬥,甚至可能像是發狂一樣。

⋯⋯那就是習慣的力量,一種惡魔的力量。大部份人因為保守勢力興起的動亂和驚慌,於是捨棄了改變的念頭。改變看來不值得我們那麼麻煩。誰能說改變就會更好?可能會更糟,也可能會很無趣。舊有體系總是顯得不可或缺。
造反的狀況越激烈,就越接近勝利。惡魔擁有最棒的武器:它們握有某人的過去。而天使只有某人可能有的未來。過去比未來更為真實。然而為了跨越到可能的未來,死亡必需發生,舊有的自我必需死去。⋯⋯種籽必須先死去才能生長。(p66-67)

21. 我們的命運並不是我們的目的地。(p69)

22. 對某些人來說,那些惡魔是他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失去那些惡魔,就等於失去自己的認同,(p79)

23. 我想快樂,就快樂,就跟穿過門口一樣簡單。然後有一天我失去了,失去了那個竅門。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到現在都還搞不清楚。(p89)

24. 我們真的在聽到過後很久,才能真正聽見,我們在回想中聽得最真切。(p105)

25. ⋯⋯每個人都必須遵循自己的光明或黑暗而活。(p110)

26. ⋯⋯某個東西得看三次,才能真正看到那個東西一次。(p113)

27. 經典就是新鮮感源源不絕的作品,每次跟它邂逅的時候,它都能保持新穎。(p115)

28. 人的內心怎麼評斷自己,世界就會在你身上看到什麼。(p116)

29. ⋯⋯真正的自我掩蓋在經驗、習慣、教育、意識型態堆出來的地層之下。(p126)

30. ⋯⋯心智可以改變現實。只是需要有對的魔法,對的態度。知道這個秘密的人,永遠不會失敗。(p132)

31. 她想告訴他,她有多麼需要稍微充電一下。她朝他越走越近,一面暗想,為了能夠愛得更完整,我必須不停地克服自己。如果剛剛那個神秘的一小時可以滋養我,我怎麼可以不去呼吸它呢?⋯⋯女人應當擁有自己的謎團;甚至對她自己來說,都應該是神秘的,(p137)

32. ⋯⋯同時參與跟觀看-也許就產生了我們人生真正的歷史。(p139)

33. ⋯書本該用生命體驗過,才算是讀過。生命該被夢境洗禮過,才算是活過。(p140)

34. 書寫的行為,就是創造的行為。心理學家說,將某件事寫下來,就會促成它的實現。(p156)

35. 他出於報復心態,擯斥了這麼多東西,也等同背棄了人生中的快樂。(p156)

36. ⋯⋯人在都市裡的呼吸很淺薄。淺薄的呼吸,淺薄的生活;你怎麼呼吸,就怎麼生活。(p187)

37. 讓逝者在我們的內在活著,還有,讓生者在我們身邊確實存在著。這兩件事需要付出同等的努力。(p193)

38.有人說,死就是最大的快樂,說我們真正哀悼的不是逝者,而是依然在世的我們自己。
要是我們知道死亡有多美,就不會害怕死亡。我們會更有勇氣過我們的人生。
我想,死亡一定握有通向生命的鑰匙。也許生命握有死亡的祕密。也許它們彼此需要-就像光明跟黑暗。
生命是黑暗。所以死亡是光明。是的,我們活在黑暗裡。那個我們會死在光明裡。我們必須在黑暗裡找到光明⋯⋯(p195)

39. 為了相信上帝的存在,我們需要上帝現身,需要祂是肉眼可見的;可是這反倒消滅了我們的相信程度。我們之所以迷失方向,是因為我們只願意相信具體證據。我們用來證實事物真假的五官知覺,反倒讓我們迷失方向。(p209)

40. ⋯⋯哲學就是思鄉。他想,美也是思鄉。可是,思念的是哪裡?思念的又是什麼?思念一處世上任何家鄉都無法與其比擬家鄉;思念一個永恆思鄉的慰藉象徵。阿卡迪亞就是那個象徵。一個延遲實現的極樂應許。(p211)

41. 我們常常不知道該怎麼存在。⋯⋯所以大家才需要導師跟偶像。(p238)

42. 個人的聖杯只能自己去找。這就是你必須做的事,要不然你得永遠跪著活下去,就算你是世界之王也一樣。(p246)

43. 現在我們不信任名氣跟宣傳。我們不想要噪音,或是人們所謂的成功。我們甚至不想出現在地圖上,可是這點我們不由自主。我們想成為自己的秘密。我們想處於隱形狀態,不想讓遊客窺見我們的全貌,我們想擺出比原貌更平庸、更無趣的模樣。平庸跟無趣就是我們抵檔好奇地偽裝,就是我們的保護色。我們讓自己不容易被看見。這就是某種某魔法。我們的生活安靜又隱密。只有尋找特別事物的人,才會找到我們。我們退入了神話當中。(p262)

44. 生命所蘊含的,遠遠超過我們看得見的。只相信自己看得見的,就只會珍惜能夠被看見的。(p265)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