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格的<<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是一本哲學式小說,敘述者和兒子展開一場摩托車之旅,在路上敘述者闡述過往建構的質素理論,並以摩托車維修的實務經驗來說明他的思想。本書充滿二元對立,可從小說的主題,父與子,過去和現在,還有敘述者在兩種不同人格之間拉扯看出。斐卓斯是敘述者過去的自己,在經過二十八次電療之後被壓抑。斐卓斯致力探索「質素」,認為它可以化解二元論的對立,如:主體和客體、科技和藝術、理性和感性、古典思維與浪漫思維等。
斐卓斯的「質素」概念經歷了三步驟,最後如同一顆星形的結晶物在溶液𥚃形成。斐卓斯是在教修辭學這門課時,讓他思考什麼是「質」(Quality),他要教導學生「質(素)」,但「質(素)」到底是什麼?他說「質素」無法被定義,也無形,但卻可以被感覺出來,當我們看見一樣物體,就可判定它是否擁有「質素」,就像斐卓斯的學生們看得出哪一篇是好的作文(擁有「質素」),而哪一篇寫得不好。在第一階段,斐卓斯把質素摒除在分析之外,它不在智識的規範之下。他說質素應該是要去欣賞,沒有質素會枯燥無味,而且古板。讀到在這裡,我認為斐卓斯的「質素」是種類似「美」的概念,也就是把質素歸在藝術和美的那一方,和理性智識對立,是種二元論,而我們可以辨別出「美」是因為擁有「鑑賞力」,但後來斐卓斯說他痛恨把質素附屬於美學之下,質素應該要凌駕於各觀點之上。
在第二波結晶化的過程,斐卓斯說,世界由三種東西組成:心、物、「質素」,也就是三元論。在此質素指的是主體察覺到客體時的事件,是主客體能意識到彼此的事件,所以質素應該是「因」,而非主客體的果。於是質素概念便進入了第三波結晶即一元論,或本源論,或老子所說的「道」。質素是「一」,是開始,是萬物的來源,也是萬物的實質,它是智識化之前的現實。斐卓斯說知識份子,往往急著要把一切都歸納成智識的形式,反而認不出「質素」,他指的歸納就是我們急著用語言把一切都命名,區隔開,這樣做會離「質素」愈來愈遠,反而是幼童或未受過教育的人最容易看見這種「質素」,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知識反而損及道。不要用知識去分開,分別我和這個世界,我和世界是合一的,這就是東方哲學的「無分別智」,應該就是斐卓斯所說的「質素」。而要得到「質素」則要頓悟。
那麼應該如何頓悟或獲得質素?斐卓斯說首先要保持內心寧靜,擁有「非自我意識」,對外在環境完全認同,關心週遭的事物,全然的投入,我想這就是「無我」,藉此達到心物合一的境界。就好比高明的修車師傅,他在意手上的這台車,他全神貫注,沒有把自己和車分隔開,於是他的手知道該怎麼動作,他能直覺地查問題出在哪裡。要達到內心寧靜,必須在三方面能夠感到祥和,即肉體、心神和價值(觀)。若是讓內心的雜質阻礙自己,那麼醜陋和笨拙將會被引進思想和言行之中。內心寧靜能產生正確的價值,因此而有正確的思想,有正確的思想就會有正確的行動,所以能把工作做好。當個人的價值正確,社會價值也會正確,從個人的內心出發,向外開展,改善這個世界。
人和質素相連之後就會產生氣魄,去面對問題。處理問題,難免會遇到打結的時候,但我們要接受打結,因為斐卓斯認為打結是真理解的開始,它讓人可以擴展知識,去看新的東西,並且重新評估意義,打結的時間愈長,愈能認清質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小心氣魄的陷阱,像自負、焦慮或缺乏耐心等等,以免失去鬥志和興致,記住不要急,過程和目標一樣重要,還有千萬不要讓自己太累。若是生活觀正確,生活方式就會賦予你躲開陷阱的性情,讓你看見真實。
這趟摩托車之旅,也是敘述者面對自己的過去的旅程。為了質素這個夢,敘述者失去了一切,為了能夠回歸生活和社會,敘述者接受了電療,結果連唯一的夢也不保。敘述者說被救回來的不是靈魂,只是表皮,敘述者的兒子覺得現在的這個父親什麼都不想做,不像以前他們總是在一起做些好玩的事。過去的斐卓斯為了追求真理,不惜衝撞體系,即使沒有人懂他,也沒有關係,因為好或壞,斐卓斯,不需要請教任何人來指引,他獨自一人橫越那座真理的寂寞之谷,沒人可以代替,只能靠自己奮戰。但現在,斐卓斯消失了,為了要離開被囚禁的地方,敘述者必須說別人想聽的話,表現出跟一般人一樣的行為,這樣才能被認為是正常的,敘述者出賣了斐卓斯。敘述者告訴兒子,自己當時瘋了,此舉讓兒子感到受傷。但兒子始終沒有忘記斐卓斯,也不認為父親是個瘋子,兒子的支持讓斐卓斯再度醒來,斐卓斯說一切都會好的,而且說他才沒有瘋,兒子和父親終於和解。
敘述者和斐卓斯找到了共處的方式,現在的他和過去的他身心合一,又或者因為斐卓斯的質素理論終於成型,所以讓他的心神得到了平靜,也可能他得到他所說的質素,頓悟了,他的腦袋可以淨空,不再被一股衝動役使。所以他才會說:「我們贏了,從現在開始,情況會好轉,人多多少少能直覺這種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