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的力量-弗德瑞克•勒諾瓦(摘錄)


Ch1 快樂、幸福、喜悅
快樂與外在刺激有關,因而必需不斷更新。此外,快樂經常受到阻礙:我們都經歷過慾望或需求無法滿足的時候,而有時只要一點點干擾,就足以奪走所有的快樂。事實上,如果我們只以追求快樂為基礎,便很難體驗到持續的滿足狀態。

第二個問題我們都體會過,就是有些快樂在當下是對我們有益,但就長遠來看,卻對我們有害。

這兩項障礙讓東西方的智者關心起這幾個問題:是否存在著一種持續的滿足感,能超越快樂轉𣊬即逝且情緒矛盾的特性?有沒有一種滿足感,可以不受限於時間、不取決於外在情況,最終又不會讓人成為糟糕的伴侶?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更全面也更能持續的快樂。為了定義這樣的狀態,人們創出一個概念:幸福。

⋯⋯沒有快樂,就不會有幸福,但為了能夠幸福,我們必需學習分辨、節制快樂。「快樂本身不是件壞事,但有些引發快樂的因素還有其他副作用,可能是干擾多過於快樂。」古希臘的伊比鳩魯如是說。他不禁止享樂,不鼓吹禁慾,但他認為過多的快樂反而會扼殺了快樂。只要我們知道如何限制某事物的量,並以品質為優先時,就愈能樂在其中。(p21-23)


伊比鳩魯接著說:「⋯⋯審慎的理性思考,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找到應選擇和應避免的動機,並拋開為靈魂帶來最大煩惱的無用意見。然而,這一切的原則,也是能帶來好處的最重要原則,就是謹慎。」

謹慎是聰明才智所帶來的結果,讓我們能夠正確辨別、判斷和選擇。⋯⋯懂得分辨什麼對我們好、什麼對我們不好。在亞里斯多德看來,主要就是因為理性的分辨能力,我們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並擁有快樂的生活。亞里斯多德認為,美德是通往幸福的必經之路。在他的<<尼各馬科倫理學>>中,他將美德定義為兩種極端之間的平衡,並經由快樂和良善通往幸福:「我稱之為既不包含過度,也不包含不足的衡量標準。所有懂得這個道理的人都會避開過度與不足,而追求中庸之道,並以中庸為優先,而這中庸之道的確立和對象無關,只與我們自己相關。」(p24-25)

由於快樂非常短暫,並取決於外在的原因,一個新的疑問油然而生:如何讓幸福持續下去?古代哲人回答:應將幸福於外在的原因分離,並為幸福找到新的原因,而且這次是從自己身上尋找。這是幸福的最高階段,稱為智慧。接納生活中所有的,並愛生活的真實樣貌,這就是智慧的展現。智慧並非不惜一切代價都要依個人的慾望來改變世界,而是為所擁有的和當下的狀態感到高興,不總是渴求更多或其他的東西。人們認為是希波的奧古斯丁歸納出這句美好的格言:「幸福就是持續渴望我們已經擁有的事物。」

「每個人的世界都來自內心。從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不等同他親眼所見的世界,而是我們感受到的世界。一個在某處感到快樂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快樂;一個在某處不幸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不幸。」

幸福並非轉瞬即逝的某個時刻,而是一種持續得到狀態,一種工作上、意志上努力的成就。(p26-30)

Ch2 崇尚喜悅的哲學家
史賓諾沙觀察到「每樣事物依其存在的力量,努力持續其存在。」所有生物都在努力,不只是為了自我保護,也為了增強自己的生命力量。然而,在這依循天性為了自我改善而做出的努力當中,生物會遭遇到其他物體,彼此造成影響。史賓諾莎從人類中觀察到,當這些相遇構成障礙、減弱行動的力量、阻止人類茁壯時,人類就會充滿悲傷的感受。相反地,當這些相遇讓人類能夠到達更高的完善境界、增加存在的力量時,心中就會充滿喜悅的感受。因此,他將喜悅定義為「人類從最小到最高完善境界的歷程」。他在這裡的意思是,每當我們茁壯、進步、贏得勝利、依我們自己的天性完成稍微更進一步的事,就會感到喜悅。(p44)

尼采:「如果你們的信仰拯救了你們,那你們就該展現出被拯救的樣子!可是你們的面容總是對信仰更有害,而非理性!如果福音書的福音寫在你們的臉上,就不需要如此固執用這本書的權威來要求信仰:你們的努力、動作必定會讓聖經顯得越來越多餘,由你們撰寫的新聖經必定會不斷湧現。」

對尼采而言,喜悅的原則就是力量,以及一切能增加我們生命力的事物。

⋯⋯肯定生命有有受苦的一面,但不顧生命可能會阻礙我們、令我們受傷、讓我們灰心喪志的一切,都要對生命說「是」。這是一種神聖的「是」,一種稱為amor fati 的絕對贊同,也就是「命運之愛」,去愛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而不只是受苦而已。

你真的能夠接受生命真實的樣貌嗎?據尼采表示,如果你同意重新經歷同樣的生命歷程,那麼答案是肯定的。(p51-54)

Ch3 譲喜悅綻放
專注、奉獻自身、冥想、信任和敞開心房、慈愛、不求回報、感激、努力不懈、放手、身體享樂。

完全奉獻自身並專注在每一個動作上,這是最重要的,就算這個動作再平凡,都要當作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是來奉獻。

構成生命的價值並非我們在當中完成了多少事,而是我們在每一次行動中如何奉獻出自己。(p68-69)

冥想的基礎非常簡單,只要在一個不會受到打擾的地方,以自己舒適的姿勢坐下,調整好呼吸,讓自己內心平靜,然後觀察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專注在自己和世界上:聆聽聲響、感受自己的呼吸、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以及肉體的向下扎根。如果我們體驗到痛苦,便加以觀察,但並不在此停留。我們呼吸,但並不聚焦在氣息上。我們的思緒來來去去,加以觀察,但不為此所牽絆。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就愈來愈不會察覺到思緒。(p73-74)

敞開心房就是接受在某種脆弱下生活,接受擁抱一切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了受傷。這就是完全承擔生活的風險。然而,我們往往偏好自我隔離、自我保護,只滿足於倖存。(p77)

放手意思是當我們了解自己無法改變事件的過程時,我們選擇接受,而不是帶著怒氣對事件作出反應、壞著懊悔反覆思量、任由自己被負面情緒淹沒。

這件事有嚴重到要讓你自己置身於這種狀態下嗎?(p95-97)

學會重新和自己的身體連結、愛自己身體的全部、力量、和諧。移動的速度、姿勢的精確、適度的肌肉緊繃,會帶來生存的喜悅感、存在的力量。(p104-105)

Ch4 成為自己
通向喜悅的途徑有兩條:
第一條是走向自己,也就是我所謂解放的喜悅。
第二條途徑是走向他人並和世界取得協調,這就是共融的喜悅。(p111)

我們通常會在中年,也就是大致在35歲至50歲時進行個性化過程,因為這時的我們已經對自己真實的本性和真正的憧憬有所覺悟,這個過程便是透過對照我們的經歷而來。我們這時了解,在生命中有一定數量的元素,並不符合自己最深切的渴求。

個性化過程是一項解除連結的動作,而進行的方式是加倍努力自省:意識到什麼不適合我們、什麼不是我們的樣貌,同時意識到我們真正的樣貌、真實的需求,以及深刻的本性。(p114-115)

認識自己才能過著符合我們本性和最深切憧憬的生活。(p116)

認識自己並成為自己
認識自己最顯而易見的方法就是內省。內省是一項專注觀察的功夫,觀察我們的自我、感性、動機、慾望,與情感。這是對我們自身經驗的分析,看看會在我們身上引發何種反應。如果我們願意聆聽經驗告訴我們的訊息,就會聽見:「你繼續走這條路會變得不幸,或許走另一條路可以讓你充分發展。」「這件事對你有益,另一件對你有害。」(p117)

經驗會告訴每個人什麼更適合他。當經驗促使我們做出判斷時,史賓諾莎說:「觀察會讓你充滿喜悅和讓你變得悲傷的事物。」

判斷的原則在於不帶成見且頭腦清楚地自我觀察。就如同所有其他活動一樣,我們的判斷會再訓練下有所進步。這意味著和自我保持距離,尤其是要理性向後退。若不努力做判斷,我們往往會因為沒有做自己而筋疲力盡。(p118)

在你的慾望中成長,重新定位,不要再搞錯目標。

不說好還是壞,而是說這是真的或假的,這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這會讓你成長還是貶低你。(p130-131)

Ch5 和世界取得協調
「因為這就是他,因為這就是我。」-蒙田(p144)。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的孩子。」-紀伯倫(p152)

Ch6 全然的喜悅
一個人會忘記,不再想到自己,不再想到日常的煩憂。(p176)

我們有時會在「放下自我」,也就是不再和自我同化,和「扼殺自我」之間感到嚴重困惑。放下自我並非意味著要扼殺自我,亦非消除建立在自我以上的人格和個人情感。(p187)

Ch7 生存的喜悅
「人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他不知道他是幸福的⋯⋯」-杜斯妥也夫斯基

我們永遠都往外在世界尋找幸福,幸福卻存於我們心中,存於我們能夠從日常的快樂和喜悅中取得的深刻滿足感,然而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樣的幸福毫無價值。(p206)

有些人願意在痛苦中、在懷疑中、在黑暗中堅持,儘管遭遇困難仍跨越障礙並持續前進,而不是試圖逃避,這樣的人將體認到最大的喜悅。(p210)

後記:喜悅的智慧
自主的人不只是自己進行思考和行動,而是經仔細思考後以合理的方式行動。(p219)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