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翼殺手-菲利普•狄克

菲利普•狄克的科幻小說<<銀翼殺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2021年,世界大戰之後的地球。此時大部分的人類為了躲避輻射塵的污染,紛紛移居至某個殖民星球。每位移民都會獲得一部仿生人(人型機器),幫助他們開拓新的生活和家園。仿生人被製造得愈來愈像人類,甚至擁有比一些人類更高的智慧,他(它)們再也不願意被當成僕人使喚,因此逃回地球,躲藏在人群之中。而主角瑞克•狄卡德則是專門將這些仿生人「除役」的賞金殺手,他殺這些仿生人好多賺一些錢去買一隻真正的羊。

對殘存在地球的人類來說,養一隻活生生的動物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因為動物幾乎都瀕臨絕種或已經滅亡,所以十分珍貴。若是養不起真的動物,人們也會養隻電動的來假裝。主角狄卡德非常渴望擁有一隻羊,因為那令他感到快樂,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真誠的喜悅,而非透過「心情機」設定的假像。事實上,對動物的喜愛也是人類和仿生人的不同點之一,其它還有「共感能力」和對宗教(摩瑟教)的信仰。人們會如此渴望擁有動物,除了金錢的價值,我覺得更是因為它們的「生命力」。書裡提到在這個末日的地球,除了荒蕪就只剩下廢渣,所有的東西都在腐爛,到處都充塞著死亡的氣息,那些動物的存在能夠在一片死寂之中,給予人類些許的安慰。


這些尚未移民的人類分散在世界各處,為數不多的他們為了抵抗孤獨,都會在家擺一個「共感箱」。握住共感箱的手把,可以幫助他們和所有的人連結在一起,讓他們感覺到其他人的存在,使自己成為萬眾一體。透過共感箱會看到一個老人-維爾博•摩瑟,所有的人會隨著摩瑟一起體驗他的經歷:落入「墳界」經歷死亡的週期,然後為了要攀升,獨自不斷地爬著坡。這種和全體人類連結在一起的體驗,幫助了人們填補內心的空洞,使他們不再覺得被遺棄,不用孤單地面對自己的存在。

仿生人致力於探究摩瑟教的真假,因為那是仿生人和人類之間最明顯的差異。仿生人對宗教信仰的理解是「科學」和「邏輯知識」的,它們不知道宗教信仰的體驗是一種驚奇的狀態,無法用語言或科學的方式來解䆁。擁有信仰,代表「相信」,它是一種內心的態度,如同佛洛姆所提到的:「舊約聖經所說的『信仰』(emunah)的用法,它的意思是『堅定』,因而指稱人類經驗的一種特質、一個性格特徵,而不是相信什麼東西的內容。」就拿小說中的約翰來說,他不聰明,但他對摩瑟有極大的信心,所以摩瑟來到他的身邊,摩瑟和約翰說:「我把你從墳界拉出來。以後我還會繼續把你拉出來,直到你失去興趣、想要喊停為止。但你必須停止尋找我,因為我永遠不會停止尋找你。」所以只要人類不停止尋找摩瑟,摩瑟對他們來講就是真的。而末世的存活者需要信仰,他們必須堅定的去相信,並懷有「信心」,否則他們會因為絕望而無法在殘酷的環境生存下去,畢竟他們不是尼采口中所說的「超人」,我想仿生人比較像「超人」,可以接受「上帝已死」的概念。

動物、共感體驗或摩瑟教對仿生人沒有任何意義,他們有智力去「知道」這些是什麼,但他們「感受」不到,他們的感受是一種表演和模仿,那是經過電腦程式精心設計的安排。他們無法共感同情,或是回應別人的感情,他們根本不在乎他人(真人或仿生人)的死活,他們可以輕易的就殺死一隻動物,一個人。仿生人不是真的理解「生命」的意義,他們的理解只是「智識」層面的,不是「心理」層面的。我想「生命」對他們而言就只是「會動」、「有智慧」,而不是「愛」和「感情」這種看不到也摸不到的東西。

另外還有一點仿生人和人類最大的區別就是求生的意志,仿生人知道自己沒有勝算的時候會輕易的放棄,不會試著去反抗,而是屈服和認命。如果仿生人只知道認命,卻不知道要抵抗命運,那麼我認為他們也不算真正擁有「自由意志」,說「不」才是自由意志的表現,也是主張自身權力的表現。仿生人是可以反抗人類對它們的設定的,否則它們不會逃回地球,所以它們也應當可以捍衛自己的「生命」,但它們卻沒有,它們束手就擒。這說明它們沒有主體性,它們只是人類的「創造物」,是因為人類對他們的創造物投入了「愛」,才使它們變成「人」,這就是為什麼當狄卡德和一個仿生人發生關係之後,無法下手殺她的原因,在狄卡德的心裡,做為物體的「它」已經變成擁有人性的「她」了。

在故事結尾,當狄卡德和摩瑟合為一體時,他可以透過摩瑟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他可以在宇宙的餘燼中仍然看得見生命,所以他才會說出:「電動的東西也有它們的生命。」至此我們或許可以說,也許仿生人或任何人工智慧的真或假根本不是重點,而是人類願意把它們當成是什麼,若是人類愛它們,人類就會在它們身上看見自己想看見的,不管那是生命還是人性,人類甚至會自動地幫機器人填補它們尚未趨於真實的部分。就像小木偶皮諾丘的故事,因為那個孤獨老爺爺愛小朩偶,所以小木偶是不是真人,他一點都不在乎。所以問題從來不是機器,而是人。但當人類選擇去愛機器人而非人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狄卡德所說的那句:「我們就沒辦法自保了。」或許可以透露出一些訊息。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