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特克的<<在一起孤獨>>雖然不是小說,讀起來卻一樣充滿了畫面、情節和張力。書中探究科技如何改變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和親密關係的建立,藉著思索這些問題的同時也思考人的本質,是一本集科技、心理學、哲學以及社會學的作品。
為什麼人們對科技發展的期待愈來愈高,對彼此的期望卻愈來愈低?當我們期待科技帶給我們永不斷線的連結,我們在各自的連線裝置裡尋覓關注和認同,卻在真實的世界中不知道該如何和人相處。當我們願意把陪伴、友情甚至是愛情全都交付給機器時,我們又會失去些什麼?
第一部 機器人時代:孤獨感,新的親密關係
雪莉•特克一方面從機器人的發展,另一方面從網路的連線,檢視科技如何重新劃分和定義了親密和孤獨之間的界線。書中提到許多設計用來陪伴和人類互動的科技產品,例如:菲比、乖寶貝、愛寶還有巴洛。作者把這些產品帶到學校和安養中心,觀察孩子和老人對它(他?)們的反應。這些受測者到最後都喜歡上它們,認為它們「夠像有生命」。人們覺得和機器人在一起很安心,它們會無條件的接受人類,而我們卻不需要付出所有,它們給予我們接受,這樣的關係既可靠又可預測,有所不滿的時候,只要關機重來就好,一切都能掌控。但若是和另一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就不免會有爭執和失望,也可能會受傷,和機器人相處的風險比較小。
人是很脆弱的,和機器人交往的美好很難令人抗拒,因為誰沒有在投入感情時受到拒絕,又有誰沒有試圖在建立一段關係時受挫?每個人可能都曾想過,為什麼想找到一個能看見我的特別之處,一個能真心愛我的人會這麼難。不過作者卻認為機器人的關懷和愛,全都是預先設定好的「表演」,「模擬的思想或許是思想,但模擬的感覺不是感覺,模擬的愛絕對不是愛。」(p73)我們所愛過的人和那些愛過我們的人,使我們成為現在的我們,如果我們願意去接受一段全部都預定好的關係,那麼我們不會再成長,我們會失去了「可能性」,因為我們被侷限在一個封閉的世界裡。如果只有接受卻沒有付出,我們終將會失去愛的能力,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依戀也可以說是自戀,那不是互相的,而是單方面的。一份「真實」的愛就是會有陰晴圓缺、有開心有難過,也包含責任和負擔。一個「完美機器人伴侶」就像一場十分美好的夢,但夢終究不是現實,機器人可以對我們表演栩栩如生的愛是一回事,但欺騙自己那是真實就是把自己從人降格成機器了。
第二部 網路世代:親密感,新的孤獨方式
全天候網路生活的經驗似乎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永不斷線的連結看似令人們更親密,實際上卻加深了心裡的孤獨。作者在這一部份訪談了許多青少年和少數的成人,研究他們使用網路的狀況,包括,社交網站、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和虛擬遊戲等等。面談結果顯露出受訪者對於網路生活矛盾的感受。他們喜歡時時刻刻的連結,卻也同時對這感到焦慮。他們覺得失去隱私,卻又享受被注目的感覺。他們花很多的時間在線上建立自己的檔案,希望展現出討人喜歡的樣子,用簡訊和即時通和人互動的時間多於面對面的相處。脫離了電子裝置,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和他人溝通以及建立關係,他們不會察言觀色,也無法判斷別人肢體動作所要傳達的意思。他們失去了同理心,分不清楚虛擬和真實的界線。青少年甚至害怕講電話因為那會透露出太多的情緒,而且講電話要求的專注,他們無法給予。這些人同時也要跟連線裝置爭奪父母和朋友的關注,他們渴望的親密接觸彷彿遙不可及。
許多人覺得自己沈溺在網路上無法自拔,卻又不能忍受斷線時的不安。網路連線應該要讓人更自由,但反而把人束縛住,再也找不到可以離線的理由,川流不息的電子通訊使人沒有喘息的時刻,它們要求被立即回應。人類發明了科技,科技反過頭來塑造人類,在數位生活中平靜,不被干擾的時刻難以獲得。
網路和科技的發展已經是無法回頭的列車,更何況人們也很難不藉由它們的幫助來生活了,但我們可以有更大的選擇權,也應該可以自己決定要如何來應用它們。仰賴科技並不是問題,問題是人們沒有思考科技會破壞什麼或使人喪失什麼。作者說:「我們陷入麻煩不是因為發明,而是以為發明能解決一切。」(p361)若是受夠了在臉書上表演的壓力,那麼離開它一、兩天也不會使人失去太多,與其把時間用來追蹤別人的動態,關注自己的真實人生會是一項更好的投資。在虛擬世界找樂趣是一回事,但在虛擬世界裡找人生就是另一回事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