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群星文化,作者: 赫爾曼.梅爾維爾,譯者:林家任、廖彥博,
出版日期:2016/11/11
梅爾維爾的<<抄寫員巴托比>>讓我好驚喜,一度讓我以為自己讀的是卡夫卡的作品,同樣帶有那麼一股荒謬和令人不解。巴托比的故事和我上一本唸的<<夏先生的故事>>剛好成為兩個極強烈的對比,夏先生是怎麼樣都不停下來,而巴托比卻是怎麼樣都不動起來,只會一直說「我不願意」(I would prefer not to) ,不管別人叫他做什麼,他一律回答:「我不願意」,不工作、不離開辦公室、甚至飯也不吃;什麼都不要、不要幫助、不要憐憫、把所有的一切都丟棄了。他只會站在窗前,看著死氣沈沈的磚牆,這是一種被關住的人的舉動,在我看來,巴托比在還沒被丟進牢房之前,他就已經失去自由了。他只是有限地活著,把自己縮的極小,活在封閉的保壘裡,藉著說「不」來排斥所有人事物,別人雖然進不去他的保壘,但他也出不去,保壘最終成了囚禁自己的監獄,而他是自己的獄卒。
巴托比在華爾街工作,當一個法律文件抄寫員,瑣碎、重複,絲毫沒有創作性可言的抄抄寫寫,讓他其他兩個同事的精神狀況都出了問題。相對於他們,巴托比顯得冷漠和無動於衷,用全力拼命地寫彷彿呑蝕文件一般,卻無法填補內心的空洞,然後突然有一天,他不想寫了,他對這個外面的世界再也提不起勁。他漂盪在華爾街的路上,如同一具失去靈魂的空殻。他被死亡和毀滅吸引更勝過生命和成長,他得了一種齊克果所說的致死的疾病-絕望,他看不到任何一絲的可能性,只看得到那一堵把他圍困住的牆,他沒辦法用行動來開展自己的生命,他停滯不前。
巴托比之所以會變成這樣,或許是因為前一份工作使他失去了對人生的希望,他說不說得太晚,他已經為了工作賠上了一切。在一個規訓的社會裡,被明確的體制和規定束縛,巴托比機械性地勞動著,把他的心他的靈魂全都賣了,巴托比退縮成為一個否定的存在,最後連那微小的存在都被這異化的世界呑沒。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