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化勞動-卡爾•馬克思-<<一八八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出版社:暖暖書屋 ,作者:卡爾.馬克思,譯者:李中文,出版日期:2016/03/04


異化勞動
以下摘錄自馬克思的<<一八八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暖暖書屋版)並在括弧中加入自己的註䆁並附上理解。

工人淪為商品且是最可悲的商品,工人的不幸與他生產的力量和規模成反比,競爭的必然結果就是資本累積在少數人手上、也就是更可怕的地恢復壟斷,以及最後資本家和收地租者之間的差別、農人和製造業工人之間的差別消失,而整個社會一定會分裂成有產者和無產者工人兩大階級。

異化(疏離)分成四種
1. 人和生產出的產品相異化
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其生產的力量和規模越增大,他就越貧窮。他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成了更加廉價的商品。人的貶值跟物的升值成正比。勞動所生產的物件、產品,成了一種異己的物,不依賴生產者的力量並且和勞動相對立。工人生產的物件越多,所能擁有的就越少,就越淪入被自己的產物、以及資本支配的地步。工人把自己的勞動產物當成一個異己的對象來對待。工人耗費心力越多,他所創造異己的對象也就越強大,他本身也就越貧窮,他所擁有的內心世界也就越稀少。


工人把他的生命投給對象(產品),可是工人的生命也就不再屬於他,而是屬於那個對象(產品)。工人勞動的產物,都不是他的東西,這種產物越多,他本身也就變得越少。工人使產物外化(externalization),他的勞動產生的產物成了一個外界的存在,而且這種產物在他之外、不依賴他且有別於他的存在,成為一種跟他相對立的獨立力量,也意味著他賦予對象(產物)生命,成了跟他疏離且敵對的東西。

工人在自己對象中的異化表現成:工人生產的越多,他所要消費的也就越少;他所創造的價值越多,他就越沒有價值、越卑賤;他的產品越有模樣,工人也就越失去模樣;工人的對象越有文明,自己也就越野蠻;勞動越強大,工人也就越無力;勞動越有才藝,工人也就越遲鈍而成為自然的奴工。

由於國民經濟學不去考察勞動者(勞動)和生產之間的直接關係,便隱藏了勞動本質中的異化。

自己的理解: 
此異化是說工人對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失去了擁有權,無法支配和使用它,反而倒過來為了產品勞心勞力消耗了自己,為了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超時勞動,生活全都被勞動時間填滿,不能做其它的事,精神和心靈全都枯竭,然而被壓榨剝削後所得到的工資也消費不起自己所產出的產物。

2. 人和生產過程相異化
勞動(過程)對工人而言是外在的,不屬於他的本質。所以,他在勞動時並不是肯定、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愜意,而是覺得不幸,不是發揮自由的體力和腦力,而是折磨自己的身體並破壞自己的心智。於是,工人只有在不勞動時才開始感到自在,勞動時便感到不自在。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而是強迫的,也就是強制勞動。

這種勞動並不是需求的滿足,而不過是為了滿足除它以外的需求的一種手段。這種勞動的異己性表現在,一旦沒有了身體的或其他的強制,勞動會被當成瘟疫那樣來逃避。這種外在的勞動,是一種自我奉獻、甘受折磨的勞動。勞動並不是為了自己的、而是為別人;勞動並不屬於工人,工人在勞動時並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別人。這種活動不是他的自主活動,這種活動屬於別人,是工人本身的喪失。

所以就出現這樣的結果,工人唯有在進行吃、喝、生殖,頂多再包括起居、打扮等自己的動物性機能時才覺得自己在自由活動,而在運用人的機能時卻自覺是動物。獸的活動成了人的活動,而人的活動成了獸的活動。

工人自己的體力和腦力、自己個體的生命(因為生命不外乎活動)竟然成了一種對抗他本身、不依賴於他、不屬於他的活動。這種自我異化,好比前述的物的異化。

自己的理解:
工人在勞動時並非為了自己工作,不是因為興趣和喜好,甚至也不是為了要製造出自己要使用的物品而勞動,是為了雇主以及資本家工作,是為錢才勞動。這個勞動過程不是出於自願,於是工作時感到痛苦,不勞動時才覺得自在。只有在從事滿足動物性機能的需求才感到自由,在做所謂「人的」活動時卻覺得不幸,此異化說明人如何被外化成如同動物一般的存在。

3. 人和類本質(species-being/ essence) 的相異化
人是一種類(species)存在物,他把自己和其他(事物)的類都看成自己的對象,而且也把自己當成類來對待,把自己當成是普遍的、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

勞動這種生命活動、生產性生活本身在人看來不過是滿足需求、以及維持身體生存需求的手段。這種生產性生活就是類生物。這是繁殖生命的生活。一種種屬的整體屬性、它的類屬性就在於這種生命活動的方式,而自由、有意識的活動就是人的類屬性。

動物跟自己的生命活動直接合而為一。牠不去加以分別。牠就是生命活動。相反地,人則把他的生命活動本身視為自己意欲和自己意識的對象。他擁有有意識的生命活動。這種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與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分開來。正因為如此,人類才是一種類存在物(類本質)。
正是因為他是一種類存在物,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物,也就是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成了對象。(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當成對象,有意識地加以打造)。正因如此,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

然而異化勞動顛倒了這層關係,人是一種有意識的存在物,但他卻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生活僅僅變成為了自己生存的手段。人可以自由的面對自己的產物,動物僅僅按照自己所屬的中心和需求來塑造,人卻懂得按照任何種屬的尺度來生產,而且也能根據美的法則來塑造,正是在這種一對對象加工中,人才真的表現為一種類存在物。這種生產就是人勞動的類生活。透過這種生產,自然儼然是人的作品和現實。所以,勞動的對象就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由於他不僅像在意識中那樣,在心智上、而且也在勞動、在現實中使自己倍增,所以能夠在一個由他所創造的世界中直觀自己。

然而,異化勞動剝奪了人的生產的對象,於是也就剝奪了他的類生活。由於異化勞動把自主活動、自由活動降成手段,而使人的類生活變成自己肉體生存的手段。於是人對自己的類所所具有的意識,就透過異化發生轉變,使得類生活對人類而言成了手段。

自己的理解:
人類這一類的本質,他的這個種屬生活的活動本質,應該是有別於動物那一類的本質的。動物類沒有辦法依照自己的意識來創造,但人類卻可以,人類的生命活動並不是只有本能性的活動,他可以不被動物性的需求支配而勞動,他可以進行有意識地甚至按照美的原則來打造生活。但是異化勞動使人類這一特殊的本質失去了,為了工資去從事一些重複、機械化的毫無創造性的勞動。人生為人類而非動物,其生命應該擁有目的和意義,而不是把生命變成一種手段,僅僅成了維生的工具。

4. 人和人的相異化
人和自己的勞動產物、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異化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和人之間的相異化。當人在對自己時,面對他的卻是另一個人。(異化,使自己和自己疏離,變得不是自己)人跟自己的類本質相異化,也使人跟他人、也就是當中任何人的人的本質相異化。人的異化,總之是人對本身的任何關係,要在人對他人的關係中才得以實現、表現的。所以,在異化勞動的關係中,任何人都會根據自己身為工人的標準和所屬的關係來對待別人。

自我的理解
上述的三種異化會擴大和影響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自己的產物、自己的勞動生產過程還有生為人的本質都產生異化和疏離的結果,也將導致人和人之間的疏離,因為人先把自己的生活當成手段和工具,所以也會把他人當成手段和工具來對待。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