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文藝,作者:貝婁,譯者:蒲隆,出版日期:2015/01/01
本文同時刊登於readmoo平台
網址:https://news.readmoo.com/2017/01/10/170110-miffy-saul-bellow/
<<洪堡的禮物>>,是一九七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的小說,內容主要在描寫美國二十世紀的生活,反映出人類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之間的拉扯,靈魂在物欲橫流的社會裡變得貧乏空洞,失去了想像力、感受力以及自我的獨特性。藝術和詩歌再也不能引起世人的讚嘆,人們無法理解柏拉圖式的美,但在追求財富和名利的同時卻又感到虛無和孤獨,似乎只好無可奈何地等待著死亡將一切抹去。
小說主要集中在描述兩個角色,洪堡和西特林。洪堡是一位詩人,他的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頗受喜愛,還得到T.S. 艾略特的賞識。但隨著經濟迅速的發展,物質主義當道,洪堡不再受人重視,他想把詩,把美,把精神的富足獻給這個世界,卻被認為是過時的東西,他想把世界裝飾的光彩奪目,費盡心思,才裝飾到肚皮,而肚皮以下仍是粗野的裸體。洪堡陷入了孤獨之中,他醉酒,潦倒,脾氣暴躁多疑,還有躁鬱傾向,後來被人套上手銬抓進精神病院,在路上拉肚子,就在這骯髒的情況下被關起來,出來後窮困無依,最後心臟病死在一家低俗的旅館內。
西特林是一個猶太移民的兒子,因為崇拜洪堡離開家鄉到紐約去追隨他。洪堡和西特林既像兄弟,更像父子,洪堡經常向西特林講述各種思想,不管是文學、哲學、社會或藝術無所不談。之後,西特林以洪堡為原型,創作了一部戲劇<<馮•特倫克>>,獲得了巨大成功。成名後的西特林便縱情聲色,花錢如流水,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想打他的主意,從他那撈點好處,最後他被人吃乾抹淨,幾乎破產。
其實西特林一開始的時候,只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他的內心充滿激動,彷彿透過一塊瑰麗的面紗來看這個世界,我想這個時候對他而言,每一件事物應該都沾染了玫瑰的色彩,所以他才會找上洪堡,與其說傾心於他的才華,更不如說洪堡的精神,如同陽光和水灌溉了西特林的心靈。西特林在後來迷失了,雖說他不斷地在思考人類的議題,他卻不知道如何在這個物質的世界中站穩自己的腳步。他有很多偉大的計劃,想在人類的現狀中另辟蹊徑,但他被表象遮蔽雙眼,不只識人不清,也不識自己,最後只是一連串的災難。
尤其在洪堡死後,他的內疚,他對死亡的恐懼,使他徬徨悲觀。在內在,他更加潛心於人智學,尋找來世的提示,相信死者依然在我們身邊,表現在外的則是,他對年輕肉體的依戀,他必須在他貌美的情婦身上,藉由情欲,在逐漸老朽的身體內灌入活力。就如西特林自己所說,他那塊瑰麗的面紗早已破舊不堪,他已經看不見這世界的美了。
這本小說的內容,講得真的是所有知識份子,所有精神文明追求者的痛,在一個注重物質功用的社會裡,充滿各種想法卻沒有文化,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真正地活著,因為沒能發揮的潛力而感到煩悶不已,詩人和藝術家只有在死後才被正視,而其實他們只不過是被當成炫耀的文明符號,這個世界有表無裡,掠奪了一切,卻仍感到貧乏,千千萬萬的靈魂正在枯萎。詩人想給這個世界美麗的玫瑰,世人卻叫他在自己的糞便裡發臭。
我想索爾•貝婁要對所有知識份子說的應該是,不要當理想主義的洪堡,也不要當功利主義的西特林,要在這個物質社會找到生存下去的方法,要活下去,別人才有機會聽得到你想說什麼。不要被現實打倒,不需要透過瘋狂和墮落來使自己變得有趣,珍惜自己,珍惜自己想傳遞的價值。不要閉起眼睛假裝看不到,就像西特林躺在沙發上一昧逃避真實的世界,想把墮落全都留給別人,最後它們全都找上門來。西特林他不明白「生活」是一個動詞,不是一種靜態的被動狀態,他對死亡之所以會感到焦慮,也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虛擲生命,沒有積極的行動。
西特林說,他曾經體驗過生命之光,但由於生存競爭和實用性,他放棄了。要是有機會你也體驗到那到光,感受到它的美好,一定要好好抓住它,然後努力地不要讓它熄滅。如果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因這道光而閃閃發亮,那麼這個世界再黑暗也會隱隱地透出一點希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