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追尋(第三章)-埃里希•佛洛姆(摘錄)


第三章人性和性格
人不能只是靠著重複他的種屬的模式「過日子」;他必需生活。人是唯一會覺得無聊的動物,會感到很憾恨,甚至覺得自己被逐出樂園。人是唯一能為其存在是一個必需解決而不能逃避的問題的動物。他不能回到人類出現以前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他必需不斷發展他的理性,直到他成為自然以及他自己的主宰。

理性的出現在人類身上創造了一個兩難,迫使他永不止息地追求新的答案。人類歷史的動力正是理性的存在本身,它使得人不斷發展,並藉此創造一個屬於他自己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以及他的同伴們都感到安穩。人每達到一個階段都只會感到憾恨和茫然,而這個茫然又催促著他去追尋新的答案。人沒有天生的「進步驅力」,讓他一路走下去的,是他存在裡的矛盾。他失去了樂園,失去了和大自然的和諧狀態,於是終身漂浮無寄;他被迫往前走,在知識的空白上填滿答案,藉此把未知的變成已知。他必需對自己解釋自己,以及他的存在意義。(p68)

最根本的存在的兩難是生與死。(p69)


人心有個特質,那就是在面對矛盾時不會消極的不作為,而會想辦法解決矛盾,人類的所有進步都是拜逞個特質所賜。如果人沒辦法以行動回應他對於矛盾的意識,那麼他就必需否認這個矛盾的存在。調停進而否定矛盾,是個人生活的合理化以及社會生活的意識形態(社會模式的合理化)的作用所在。

此外,人還有另一個特質,那就是會把他所處文化裡絕大多數人的意見或是權威所主張的想法視為真理。如果共識或權威可以調解意識形態,人心就會對它讓步,雖然無法對其完全滿意的接受。

人可以透過自己的行動消弭歷史上的矛盾,但是不能解決存在上的兩難,他可以藉著安撫和調停意識形態而讓他的心得到平息;他可以縱情聲色犬馬或專注於事業來逃避內心的轉輾轉反側;他可以拋棄自由,讓自己成為外在於他的權力的工具,使自我淹沒在權力之中,但是他還是會有缺憾、焦慮和不安。他的難題只有一個解答;面對真相,承認他處於一個和他的命運漠不相關的宇宙裡最根本的孤單和孤獨之中,承認沒有一個超越他的能力可以替他解決難題。

人必需為自己負責,唯有憑藉一己之力,才能為生命賦予意義,但是這個意義並不蘊涵著確定性;況且,追求確定性有礙於意義的追尋。不確定性正是驅策人們發揮力量的條件,如果他在面對真理時沒有感到驚慌失措,那麼他將會認識到,除非他能發揮力量、過著創造性的生活,藉此為生命賦予意義,否則生命將不會有任何意義。而唯有持續的警覺、行動和努力,才能讓我們不至錯失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使命-在我們的存在法則的限制下,充分發揮我們的力量。人會不斷地感到迷惘、懷疑、提出新問題。他唯有認識到人的處境,也就是那在於他的存在裡的兩難以及他發揮力量的能力,才能夠完成這個使命;做他自己、追尋自我,充分實現它的特殊稟賦-理性、愛和創造性的工作-以獲致幸福。(p71-73)

⋯⋯所有試圖為追尋意義以及理解自己存在的人提供一個答案的思想體系。-定位和信仰的架構(frame of orientation and devotion)。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定位和信仰的體系,但是滿足該需求的體系的個殊內容則有差異。這些差異是價值上的差異;成熟的、有創造性的、理性的人,會選擇一個讓他得以成熟、有創造性、有理性的體系。至至於有發展障礙的人,則必定會回到原始而不理性的體系,而該體系反過來則又會擴展和助長他的依賴和不理性。

人沒辦法自由選擇要不要有「理想」,但是他可以在不同種類的理想之間做選擇,選擇信仰權力和毁滅,或是理性和愛。所有人都是「理想主義者」,也都在追求身體滿足以外的成就,差別只在於他們所信仰的不同理想。人類心靈最卓越、也可能最邪惡的化身,並不是血肉之軀的表現,而是這個「理想主義」的表現-他的精神表現。(p76-77)

性格的類型:非創造性的取向
A. 接受型取向
B. 剝削型取向
C. 囤積型取向
D. 市場型取
⋯⋯市場的調控功能一直佔有足夠的優勢,深遠地影響了城市中產階級的性格形成,並經由社會文化的影響力擴及於所有人民。由於價值的市場概念強調的是交易價值而非使用價值,因此可以推論出人們對自我的價值觀。人們將自我視為商品,將自我價值視為交易價值,這種一這種自我經驗作為基礎的性格,我稱之為「市場型取向」(marketing orientation)(p96)

如果一個人覺得他的價值不在於他所擁有的人性特質,而在於他在瞬息萬變競爭市場裡所能達到的成就,那麼他的自尊就很容易動搖,經常需要他人的肯定。⋯⋯如果市場的盛衰是人的價值的裁判者,那麼尊嚴和驕傲都會蕩然無存。

但是問題不只出在自我評價和自尊,人對自己作為獨立個體的經驗以及自我認同感也會出問題。⋯⋯成熟和有創造性的個體,他的認同感來自於覺得自己是個和本身能力合而為一的行為者,他的自我感簡單來講就是「我做了什麼,我就是什麼」的意思。然而,在市場型取向裡,人和他自己的力量對峙,宛和他所疏離的商品的關係。他並沒有和本身力量合而為一,而被他的力量給遮蔽了,因為重要的不是在發揮力量過程中的自我實現,而是成功地推銷自己。但是他所擁有的力量和獲得的產物已異化成和他不同的東西,讓別人論斷和使用的東西,因此他的認同感和自尊一樣靠不住,它是由一個人可以扮演的所有角色所構成的:「你要我是什麼,我就是什麼。」

由於人沒有了認同就無法生存,因此市場性取向的人只能在別人對他的意見裡找認同,而不是在他自身力量裡。他的名聲、地位、成就,以及他在別人眼裡是個什麼樣的人,取代了真正的認同感。⋯⋯如果說,我和我的力量是兩回事,那麼我的自我就真的只能視我所賣得的價格而定了。

人們對他者的經驗也和其自我經驗沒什麼兩樣。人們也將別人視為商品,他人同樣沒有真正呈現出自己,而是是賣得出去的部份。個體間的不同被化約為單純的量的差異,包括有多少成就、吸引力,乃至於價值.(p100-101)

⋯⋯人人生來平等的觀念蘊含著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基本權利,只能被視為目的本身而不是工具;但現今的「平等」則同義於可交換性(interchangeability),那正是對個體性的否定。平等不再是發展個體的先決條件,而意味著個體性的泯滅,這也是市場型取向的人所展現的典型「無我」(selflessness)。「平等」原本是和「差別」並列的意義,但是它變成了「無差別」(in-difference)(漠不相關),而「漠不相關」就成了現代人以及他人關係的特徵。

這些情況難免改變了人際關係。當個別的自我被忽略,人際關係必然漸趨膚淺,因為建立關係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一種可交換的商品。人既不能、也承擔不起對於彼此唯一而「獨特」的東西的關係.然而,市場也創造了自成一類的「夥伴關係」。每個人都投入同一場競爭的戰役,每個人都有對成就的渴望,所有人也都面對著相同的市場條件(或至少他們以為如此)。每個人都知道彼此的感覺如何,因為他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孤單、害怕失敗、熱衷於取悅別人;這是一場殘酷無情的戰爭,也不會有人期望別人的憐憫。(p102)

由於人際關係的膚淺性格,使得許多人渴望在個人的愛裡可以找到刻骨銘心的感覺。但是愛一個人和愛鄰人是不可分割的;在任何文化裡,愛的關係只是較強烈地表現出該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人際關係而已。因此期待以個人的愛讓深植於市場型取向的人能夠療癒孤單,無異於緣木求魚。

由於教育的普及和成功,人人增長了知識,但是並沒有變得更理性。為了宰制事物,他們只需要知道事物的表面特徵-也就是那些膚淺的東西-就行了。深入現象的本質才能揭露的真理變成了一種過時的概念⋯⋯

所有的問題都同樣「有趣」,但其各自的重要性差異則無關緊要。知識本身成了商品。人們於此再度和他自身的能力疏離,他們所經驗到的思考和認同只是用以產生結果的工具。從小學到大學或研究所,學習的目的是盡可能蒐集主要對市場有用的資訊。學生們要學習許多他們幾乎沒時間思考的東西。他們接受更多教育的主要動機,不是對於傳授科目的知識或見解本身有興趣,而是因為知識可以增加自己的交換價值。(p103-104)

「虛無」是市場性取向的前提,沒有任何性質是不能改變的,因為任何持續性的性格特徵有一天都可能和市場的要求相互衝突。(p105)

當社會裡的群體都覺得有權力彼此剝削時,接受型取向的人就處處可見。由於被剝削的群體無力、或者壓根沒想到要改變現狀,他們會把他們的主人當作供應者,彷彿生活裡的一切都得自於他們的主人。不管奴隸得到的東西有多麼微薄,他都會覺得如果僅憑一己之力,得到的東西會更少,因為社會結構讓他相信他無法靠自己的行為和理性建立社會結構。(p107)

創造性的取向
人不只是理性和社會性動物,也可以被定義為創造的動物,能夠利用理性和想像力轉換手邊找得到的材料。他不只是能夠創造,為了生存,他也必需創造。(p111)

創造性是指人有能力發揮力量,並且實現內在的潛能。如果我們說他能發揮他的力量,便意味著他必須是自由的,不依賴任何控制他的力量的人。其次,這也蘊含著他是遵循著理性的個體,因為他唯有知道他有哪些能力,如何使用它們以及使用的目的,才能發揮它們。創造性意味著他體驗到自己是他的力量的化身,⋯⋯他覺得自己和他的力量是一體的,它們既沒有被遮翳,也沒有和他疏離。
⋯⋯一個人即使沒有創造看得見或有感染力的東西的天賦,也可以創造性地經驗、觀看、感覺和思考。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p112)

創造性是指人們發揮力量,實現特有的潛能。⋯⋯他藉著理性的力量看透現象的表面,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質;他藉著愛的力量打破將人我分隔的高牆;他藉著想像的力量想像不存在的事物;他也可以進行規劃,然後開始創造事物。如果人缺乏潛能,他和世界的關係就會扭曲成宰制的欲望,把別人視為事物般地控制對方。宰制出自於無能而反過來支撐他的無能,因為如果人可以威迫別人服事他,他對於創造性的渴望就會漸漸痳痺。(p115)

人可以用兩種方式去經驗外在世界:以複製的方式(reproductively)去覺知現實世界,猶如電影般忠實記錄鏡頭下的事物(即使是複製性的知覺,也需要心智的主動參與);或者是以生成的方式(generatively)設想它,藉著心智和情感力量的自發性行動,為這個新材料賦與生命,重新創造它。(p116)

複製能力和生成能力的存在,是創造性的先決條件,他們是對立的兩端,其互動正是創造性的動力來源。

人的創造性當然可以創造物質事物、藝術作品、思想體系,而最重要的創造對象,則是人自己。

要孕育出人的情感和知性潛能,孕育出他的自我,就必需有創造性的行動。(p118)

對於亞里斯多德而言,善良的人是在理性引導下,以他的行動孕育出人類特有潛能人的人。

「德行與力量,」斯賓諾沙(Spinoza)說:「我理解為同一種東西。」自由和圓滿在於人了解自己,努力成為他在潛能上的自己。⋯⋯惡的本質就在於它的軟弱無能。

浮士德(Faust) 象徵著人類對於生命的永恆追尋。科學、快樂或權利,甚至是美麗,都沒辦法回答浮士德的問題。歌德認為,人類所追尋的唯一答案,就是創造性的行動,它就等同於善。

⋯⋯上帝說使人困頓在迷津的,不是他的錯妄,而是他的不作為。(p119-120)

人類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如前所述,這個弔詭-以及人的道德問題-的答案正是創造性。

人透過愛和理性,在心智和情感上理解世界。他的理性力量讓他得以深入表層,藉著和對象建立主動的關係把握它。愛的力量讓他得以打破和他人之間的高牆和理解他人。(p127)

真正的愛根植於創造性⋯⋯創造性的愛的特徵: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

關心和責任意指著愛是個行動,而不是讓人不能自己的激情,也不是「襲上心頭」的情緒反應。⋯⋯愛的本質是「栽種」(勞動)而「培養」它,愛和勞動是不可分的。人愛他辛勤付出的對象,人也為他的所愛而辛勤付出。⋯⋯愛不能和責任須臾分離⋯⋯責任不是從外界加諸一個人身上的義務,而是對於一個需求的回應,而我認為那是我份內的事⋯⋯負責任的意思就是願意回應。(p128-129)

一個人能被愛並非偶然,一個人要有愛的能力,才能創造愛,正如人要對事物感興趣,他自己才會讓人感興趣。人們只在意自己是否有吸引力,卻忘了他們自己愛的能力才是吸引力的本質。創造性地愛一個人,意味著對對方生活產生關心和責任感,不只是在乎他的物質生活,也包括他的人性力量的成長和發展。創造性的愛和被動性是不相容的,這意味著不能對被愛者的生活作壁上觀,而應該為被愛著的成長付出努力、關心和責任。

對人類的愛被認為充其量只是對個人的愛的延伸,或者是未來才可能實現的抽象概念。實際上,對人類的愛和對個人的愛是密不可分的。創造性地愛一個人,意味著與這個人的人性核心建立關係,而這個人就代表著整個人類。如果對某個人的愛和對人類的愛可以切割,那麼他就只是表面而偶然的愛;它當然是很膚淺的。

關心和責任是愛的構成要素,但是如果沒有對被愛者的尊重和認識,愛會墮落為支配和佔有慾。尊重不是畏懼或敬畏⋯⋯它意指著如實觀看一個人的能力,意識到他的個體性和獨特性。除非認識那個人,否則說不上任何尊重;如果沒有認識到一個人的個體性,愛和責任就會是盲目的。(p130-131)

在創造性的思考裡,主體對他的對象並非漠不關心的,他會被它感動,並且關切它。對象不是被經驗為死寂的事物,相反的,主體對他的對象極為感興趣,而這個關係越是親密,他的思考成果就越豐碩。最先刺激他思考的,正是他和他的對象的這個關係。對他而言,一個人或現象之所以成為思考的對象,是因為它是個值得注意的對象,就他個人生活或人類生存的觀點而言至關重要的對象。(p133)

在創造性思考的過程中,思考者的動機是他對於對象的興趣,他被它感動和回應它,他關心且回應。但是創造性思考的另一個特性則是客觀性,那是由於思考者對其對象的尊重,由於他如實觀照對象本身,而不是看到他想看到的。客觀性和主觀性的對立,是創造性思考的特性,也是整個創造性的特性。

我們唯有尊重我們觀察的事物,才有可能客觀;換言之,我們必需看到它們的獨特性和相互關係。⋯⋯我必需就其存在的本質去觀看它⋯⋯

關於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對象的創造性思考,還必需具備另一個客觀性面向,也就是看到一個現象的整體。如果觀察者只看到對象的某個面向而看不到整體,那麼就連他正在探究的面向,他都沒辦法看的清楚。(p133-134)

所謂的客觀性,不僅是如實地觀看對象,也包括如實地觀看自己,也就是作為相對於觀察對象的觀察者,意識到自己所在的特定位置。因此,創造性思考是取決於對象的本質,以及在思考過程中和對象建立關係的主體的本質。這個雙重決定因素就構成的客觀性,不同於虛偽的主觀性,在其中思考不受對象控制,因而淪為偏見、一廂情願的思考以及幻想。但是客觀性並非如所謂「科學」客觀性的錯誤觀念所暗示的那樣同義於「抽離」,也就是缺少興趣和關心。如果人對於辛勤的探頣索隱沒那麼興趣盎然,他如何能夠深入遮蔽事物的表面以了解其原因和關係呢?如果人不是對它有興趣,那麼探究的目的又會是什麼呢?客觀並不意味著抽離,而是尊重的意思;也就是有能力不扭曲或偽造事物、人和自己。(p135)

創造性行動的受損會導致活動不足或是過度活動。饑渴和威逼絕對不會是創造性行動的條件。相反的,自由、經濟安定,以及讓人可以在工作上一展長才的社會組織,對於人們能夠自然地發揮創造性力量而言,都是有力的因素。創造性行動的特性在於行動和休閒之間有節奏的更迭。人唯有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靜下來面對自己,才能從事創造性工作、愛和思想也才變得可能。能夠傾聽自己的聲音,是傾聽他人的能力的先決條件;要和他人建立關係,就必需先熟悉自己。(p136-137)

愛是和他者及自己的關係的創造性形式,其中應蘊含者責任、關心、尊重和認識,更衷心期望他能能夠成長和發展。它是兩個人的親密關係的表現,條件是各自保有完整性。(p140)

每個人為了生存,都必需從他人那裡接受、取得事物,並且儲存和交易它們。他必需能夠服從權威,引導別人,學會獨處,並且表現自信。(p143-144)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