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消費得愈多,你活得就愈少
來源:這句話是在看<<布希亞 BAUDRILLARD > >(立緖出版)看到的。現代是個富饒社會,我們的身邊不再圍繞著人,而是被一堆又一堆的物品圍繞著,彷彿沒有擁有就沒有存在。在消費世界裡,似乎什麼都可以買得到,可以買得到「便利」、「服務」,這一切甚至不用出門。我們沈溺在一個符號的世界裡,物體失去了象徵和表達,消費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符號,而非活出來的真實。
我對這句話的思考:
我首先想到的是消費的愈多,代表體驗的愈少,對我而言,真正活著應該代表著去體驗去感受這個世界,依賴物品所帶來的方便性,卻也在同時減少體驗的機會,甚至是生活的技能。之前看到一本書叫<<一整年不用錢>>,作者想要不花一毛錢來過日子,但首先他就不知道如何製造自己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如何不靠消費做到這件事?可是他做到了,自己蓋馬桶,栽種食物,和其他人以物易物,並利用能回收再利用的資源。這一整個過程一點都不便利,可想而知必須花很多的額外的勞力和時間,但作者也因此得到許多不同的經驗,他的心靈也沒有因為一年沒有用錢買東西就變得貧乏,他活得很充實快樂。如果一切事情只要一個按鈕,按下去就完成,那我們有真正活著嗎?還是只是會操作遙控器的機械人?
梭羅也在他的<<湖濱散記>>說到:「人的生活必需,除食物、遮蔽、衣褲與薪柴外,餘皆長物。」為了消費更多,就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賺錢,那麼怎麼會有時間真正「有意識的」,「自主的」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梭羅自願過非物質的生活,他一星期只工作一天,其它的時間他用來林間散步,用來領略大自然的美,用來思考,用來認識自己,以獲得身心的健全。
消費占據時間,同樣的也占據了空間,家裡擺了許多東西,連活動都受到了局限,哪還有足夠的地方用來生活,前一陣子「斷捨離」系列的書籍還有<<極簡富足:我靠一百樣東西過一年>>,<<理想的簡單生活>>等書,似乎都是在告訴大家「數大不一定是美」,檢視自己所擁有的物品之後就會發現,或許有很多東西並不需要,不需要被購買,更不需要占據那麼多的位置。想藉著消費來創造理想的生活,卻只會發現理想的生活愈來愈遠,用物品來填滿內心的空洞,卻只發現心靈的空虛。我想瘋狂購物的時候,大部分是因為遇到了挫折和困境,而買東西給我一種好像能掌握事情的感覺,其實那是因為我對我真正在意的事無能為力。
最後想起<<小王子>>裡的一個段落,小王子遇到了一個商人,他在賣一種吃下去之後,一個星期就不必喝水的藥,這樣一來一個禮拜可以省下五十三分鐘。小王子卻說如果真有五十三分鐘的時間,用來做什麼都行,那麼他要悠閒地往一泉清水走去。就是因為走了那麼遠的路,靠雙手的力氣打水喝,才能真正的體會到泉水的甘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