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尼采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作者:尼采,譯者:錢春綺,出版日期:2014/09/11


「我們到頭來總是體驗自己。」
「你走上你的偉大之路:在你的背後已不再有退路,必需以此鼓起你的最大的勇氣!」

尼采的那句「上帝已死!」太有名了,有名到我從不曾好好去思考這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上帝已死」,然後咧?一直到我看完飲茶寫的<<史上最強哲學入門>>之後,才引發了我想去好好瞭解一下尼釆的哲學和他的思想,以前只把他認為是個無神論者,一個提出「超人」,「權力意志」的人,只覺得尼釆好難懂(應該是說我沒有「哲學腦」><) ,但飲茶對尼采的介紹,讓我發現他是一個希望每個人都要當個超越自己,克服自己的「超人」,而不是退化成猿猴,而不是當個「末等人」,不知創造,只求安逸,靈魂變的貧乏和空洞。這實在太熱血和激勵人心了!所以冒著看不懂的風險,我還是決定來讀一讀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想說即使只有唸懂一頁或半頁,都算賺到。

讀了才知道原來<<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有「故事」的!它不是像一般我所想像的哲學書只有理論和專有名詞,它是個「故事」,而且是類似耶穌的故事,這尼采不是說「上帝已死」,怎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讀起來那麼像<<聖經>>,採箴言體寫成用來傳述智慧。不過我想之所以會這樣,應該是既然上帝已死,那麼就該有一本新的「聖經」,一套新的價值觀出現,破舊立新,從書中的標題就看得出尼采的用意,<古老的法版和新的法版>這一章就批判了舊的道德,企圖提出新的道德。

...

迷惘-埃利亞斯•卡內蒂


出版社:上海文藝,作者:埃利亞斯•卡內蒂/著,譯者:錢文彩,出版日期:2015/10


<<迷惘>>是198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內蒂的作品,<<迷惘>>也是卡內蒂的唯一一本小說。小說內容敘述一個遺世獨立,愛書成狂的漢學家-彼得•基恩的故事,又被稱為一幕「瘋子的人間喜劇」,卡內蒂想用一個瘋狂的人物從世界的外部向內部進行探索。<<迷惘>>對社會愚蠢醜陋,混亂失序的一面有著辛辣的批判,尤其是對「群眾人」那幅失去理智,自私自利,被權力和金錢迷惑的眾生相有深刻的著墨。卡內蒂藉著基恩這個角色的遭遇來呈現群眾人所造成的威脅,這群人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無法判斷是非。群眾人對基恩而言就如沙特所說的:「他者是地獄」,因為他者的出現,基恩那本來只為自己展開的世界,那個用書本所建構出來的完美的封閉的世界,倒塌了,變得紛亂,不可預測,再也不安全。更慘的是,基恩還被驅逐出自己的天堂-他心愛的圖書館,他被放逐到充滿了群眾人的世界,面對無情而嚴酷的現實,基恩終究不堪折磨,最後走上自我毀滅一途。

...

英伽登文學作品層次結構分析


英伽登認為文學作品是一種層次造體,將文學作品分為四個層次:
語音造體層次、意義造體的層次、再現客體的層次、圖式觀相的層次。
一.語音造體層次
文字的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礎上的語言構造,包括語調、節奏、語速等,是文學作品最基本的層次
Note:字音層重點在文字通過讀音傳達的意義。文字的安排組合、讀音的協調配合。
Ex:<<蒹葭>>,疊唱、三章層迭、句式相同,暗示作者內心的波動

二.意義造體層次
指語詞、句子、句群等各级語言單位的意義,由語詞到構成句子,句子擴大為句子的組織,最後成為事物的狀況。
Note:作品中的字詞指稱的對象是一種「意向關聯物」,它只指向作品內部,不必求證於外在現實(主要對小說戲劇等虛構性作品而言)
Ex:在<<蒹葭>>中,水草、白露、伊人、小島都可視為意向關聯物,是否實有,無關緊要。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