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艾略特、理查茲、燕卜蓀
20世紀中葉(約1920-70)
19世紀:阿諾德
1. 以「詩歌來取代」哲學和宗教,認為「文化」是世上所知、所思的最佳表率
2. 捍衛人文主義對抗戰後無政府(Anarchy)狀態
利維斯把這種無政府政態稱為「技術邊際(功利)主義」(technologico-Benthamite)
艾略特在20世紀把阿諾德的思想引介到新批評運動
對於文學作品本身的關注,注重文本本身,文學作品是針對文本作客觀的、科學的、無私的批評。
把文學作品理想化與美學文本主義有同樣的精神。新批評最具影響的效果之一就是透過仔細的、無功利的文本分析(即通過利維斯所謂的「細察」導向「鑑別」),把文學作品中的一些提高到另一些之上,也就是只有某些文學作品才是「文學」,才能成為「傳統」(艾略特和利維斯的術語)或「經典」。但在60年代以後經典遭解構,只有如此那些深藏而未能被批評鑑別的作品,(不被通過人的中介虛假的挑選)才能被置於它們原應有的位置。
*艾略特的論文<<傳統和個人才能>>提出
1. 作家必須具有「歷史意識」,即對(書寫)傳統的意識,作家必須置身於此傳統中
2. 「非個人性」(impersonality),也就是藝術要接近科學的狀態,要達到這個過程,藝術家就必須去個性化(depersonalization)。
因此詩人變成了某種非個人(客觀)經驗的「催化劑」,某種非個人的(並非詩人的)「意識」或「個性」的媒介,而是最終構成「媒介」(詩歌)本身的「媒介」。我們唯一感興趣的客體-詩歌,就是那最終構成的「媒介」。
*艾略特討論<<哈姆雷特>>的文章
藝術品=經驗的「客觀對應物」:一種非個人(無我)的再創造,一種自動(自發性)觀注的客體
=「意象」(龐德詩學、意象主義中的意象)
*在新批評發展脈絡中所呈現的是艾略特思想中的
1.反浪漫主義趨向(一種新「古典主義」)
2.對「科學」、「客觀性」、「非個人性」、「媒介」等作為分析焦點的強調
3.強調作品「傳統」的概念(歷史意識),這些詩歌(作品)成功之處在於做為「媒介」的組成成分把人類經驗的「本質」保留下來。(即把作品變成媒介,使它成為客觀的對應物)
新一代年輕人決心超越「美文學」的舊批評傳統(把文學當美),他們在學術界內部鼓吹「專業的」批評,對他們而言,艾略特的批評有很大的吸引力。這個新批評與文學的現代主義有共生關係,文學現代主義在新批評著作中發現它的前提,並把這些著作作為分析的範本。
理察茲
*<<文學批評原理>>:批評應該仿效科學的精確性,並說明文學語言的性質區分詩歌的「情感」語言和非文學話語的「指涉」語言(指涉,用物體指稱它,要有個對象物)
*<<實用批評>>:讓學生分析不標明作者為誰的短詩(盲文本),力圖為詩歌細讀建立基本原則
這種實用批評重視文本細讀,在理智和歷史的抽象概念中,確立了一種在教室中進行文學研究的民主化精神,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面對一個盲文本。(即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皆可共存,被接納的民主)
燕卜蓀
<<含混的七種類型>>:以「含混」(意義多元)來界定詩歌語言的特徵,仔細地、開創性地展開實用批評,在讀解詩歌語言含混的過程中將文學文本從其語境中脫離的作法,對新批評有很大的影響
美國新批評家
美國新批評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興盛於四五十年代。
起源可能是
1.出現一些關鍵人物,他們參與一個稱為「南方重農派」或「逃逸者」的團體。這些團體傾向南方傳統、保守的運動,對於當時美國北方那種工業主義和物質主義採取敵視的態度。這些關鍵人物和阿諾德、艾略特和後來反現代「無機」文明的利維斯有密切的關係。
2.新批評在二戰與隨後的冷戰時期產生很大的影響,它賦予文學文本特權,強調通過「非個人化的」分析,使文學文本成為偉大的藝術品。(文本之所以有特權是因為文本的「秩序」、「和諧」和它能「超越」歷史和意識形態的限制,它們的內在價值超越物質的歷史)
3.這段時期,美國學生人數大增,新批評由於以「實用批評」為根基,在教育界顯出了它經濟實惠的價值(短小的文本可以便宜地複印)滿足大熔爐的需要,也為那些沒有「共同」歷史大眾帶來一條出路。新批評那種無關歷史與「中立」(neutral)的本質,即只學習書頁上字句的做法,顯然是與新的美國經驗相適應的一種平等的、民主的活動。
新批評的特徵
1.不關注語境,不論這語境是歷史的、生平傳記的,還是理性的
2.對「意圖」或「感受」也不感興趣,稱之為「謬誤」
3.只關注「文本本身」,包括文本的語言、結構
4.不尋求文本的「意義」,只想清楚文本是怎樣「言說自身」的(詩歌絕不表示意義/只是存在)
5.要追尋文本的各部分是怎樣互相聯繫在一起的,怎樣獲得「秩序」和「和諧」,怎樣包容並解決「反諷」、「悖論」、「張力」、「矛盾」和「多義性」
6.清楚地說明詩歌本身。「詩性」詩歌本身在形式上的完美性
約翰•克婁•蘭色姆
*<<批評公司>>是新批評派最早為自己標明身份的文章,蘭色姆把討論艾略特、理査茲和其他人的著作題名為<<新批評>>,賦予這運動正式的名字。
*<<肯庸評論>>
1.批評應該變成更科學,或更精確和系統的事業,學生要研習的是文學,而不是關於文學,批評不是道德研究、語言研究或歷史研究,這些研究僅僅是輔助。
2.批評家應該能夠展示的不是一首詩能縮減而成的「散文內核」(prose core),而是那些能夠使客體成為詩的、完整的那些「差異素」(dicferentia)、剩餘素(residue)或肌質(tissue)。
對於好的批評家,詩的特徵在於它展示那些剩餘素的方式。
克林思•布魯克斯
*<<理解詩歌>>、<<理解小說>>和華倫合編的選集傳播了新批評的信條
*布魯克斯引用了麥克里什<<詩藝>>,提到艾略特和他的「客觀對應物」的觀點,反覆申說了「戲劇規範性」(dramatic propriety)、「反諷」( irony)、「悖論」(paradox)和「有機語境」(organic context)等概念,將其「格言警句式的」結尾看作全詩「一個戲劇性的有機成分」,讚美詩中表達的歷史超越「真實的」歷史,讚美詩歌對「本質真實的洞見」。就如同濟慈的甕,詩歌吐出了人類那高高在上的全部激情,強調了一個反諷意味的事實,正是人類的全部激情使人倒胃口,因而說這詩是絕妙的藝術精品。
衛姆塞特
新批評是一種批評實踐,而不是以理論文章的面目出現。但有兩篇文章有強烈的理論色彩,即衛姆塞特的<<意圖謬誤>>與<<感受謬誤>>。它們探討作作家、文本和讀者三者的關係,尋求一種客觀的批評,公然宣佈放棄作家個人的輸入(意圖)和作用於讀者的感情效果(感受),以便純粹研究「書面上的詞彙」,研究藝術製品是如何「起作用的」。
*<<意圖謬誤>>:作者的設計或意圖並不是判斷一個文學藝術品是否成功的標準,作者的意圖既不存在,也不是我們所需要的,詩歌應該由文本中的「戲劇性言語者」來理解,而不是通過作者來理解,詩歌只能由它是否「起作用」來判斷。引起後結構主義者的共鳴:「作者已死」,解構主義提出將文本從「「永在」與「意義」中解放出來。解構主義和新批評的共同點只到這,因為新批評仍認為存在著一個確定的,就本體論來看穩定的「詩本體」,這個詩本體是它自己的「陳述」的最終仲裁者,因此一種「客觀的」批評是可能進行的。此一觀念與解構主義的那種文本可以被多處「移置」,反覆不斷讀解的無限性觀念背道而馳。
*<<感受謬誤>>說明詩歌及其結果之間的混淆,試圖從一首詩的心理效果獲得批評標準最終將導致印象主義和相對主義。對比新批評的「經典客觀性」和浪漫主義的「讀者比理」,明確指出,「詩本體作為特別的批評判斷對象傾向於消亡」。
以古典新批評的角度來看,詩歌的重要性在於「情感凍結」,透過「詩歌清晰且相互緊密關聯的意義殘存、詩歌的完整性、均衡與張力,使這些情感變得更為雋永,觸動人心」,僅管文化更迭,詩歌將永遠為人傳頌。詩歌是文化遺產,是永恆的,有價值的藝術製品,此為新批評與當代最新理論立場的差異。
馬克•肖勒爾(Mark Schorer)
以兩篇文章<<技巧即發現>>和<<小說與類似模子>>用新批評的觀念來處理虛構的散文作品
*<<技巧即發現>>:談論一個內容根本不等於在談論藝術,而是在談論經驗;而只有當我們在談論形式(那個完成了的內容),也就作為藝術品的藝術品時,我們才是以批評家的身份談論。
內容(經驗)和「完成了」的內容(藝術)之間的差異正是「技巧」。小說本身的「技巧」是語言,小說的「完成了」(achieved)的內容或「發現」(小說在說什麼),只能以「技巧」來分析,這和分析一首詩歌的方法一樣。
*<<小說與類似模子>>,揭示了那些意象和象徵的無意識模式,這些模式超越了作者的意圖,這些模式存在於所有虛構作品中,不僅僅只存在於那些前景化了「詩性」話語的小說中。肖勒爾說作者那些常常與文本表面意思相矛盾的「意義」如何體現在語言的類似模子中,而正是這些類似的語言模子構成了文本。和後解構主義文本理論的聯繫--後結構主義認為,一切文本不論看起來多麼穩定,其中都固有地存在著亞文本,「靜默」、「斷裂」、「狂喜」和「遊戲」,當然肖勒爾並不解構現代小說,只重申現代小說「技巧」的連貫性,尋求把握全部現代意識,現代精神的複雜性。和利維斯(小說即戲劇詩的論點)的親和關係。
20世紀美國中期的另一個文學運動
*「新亞里士多德主義者們」組成的芝加哥學派,以R.S. 克蘭(Crane)為核心,雖對新批評家們提出挑戰,但事實上他們的形式結構分析和信仰卻被看作新批評的一個異端罷了。
1.他們像艾略特一樣,相信批評應該研究「作為詩歌的詩歌,而不是別的東西」。
2.以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和<<詩學>>為理論基礎,力圖仿效亞里士多德著作中的邏輯性、清晰度和對證據一絲不苟的關切。
3.對新批評實踐中的偏頗(拒絕接受歷史分析、傾向於提出看似客觀其實很可能是主觀的判斷,僅關注詩歌)深感憂慮,要創立一種更具包容性、更廣泛的批評(多元與工具主義)。
對小說的敘述結構的研究影響最大,特別是韋尼•C.布思
*布思
檢討與讀者交流的藝術手段-史詩、長篇和短篇小說家們可利用的修辭資源,同時盡力於有意無意地將作家們虛構的世界加給讀者。他接受新批評說小說是一個「自動」的文本,但提出小說無論如何包含著一個作者的「聲音」此聲音為「隱含的作者,是由讀者通過小說中清楚地表達的種種態度的推演創造出來的。一旦作者與「作者的聲音」之間的差別建立起來,分析構成文本的種種敘事形式的道路就通了。
布思區分
1.可靠敘述者:第三人稱,接近隱含的作者的價值取向
2.不可靠敘述者: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偏離隱含的作者的取向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