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柯慈




出版社:時報出版,作者:柯慈/著,譯者:鄭明萱,出版日期:2004/01/16

<<少年時>>是一本坦白但不令人討厭的自傳體小說。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特意不使用「我」來當主角,而用旁觀者的角度述說「他」的故事,以誠實的文字,嘗試客觀的讓讀者瞭解自己。小說讀來,充滿敏感的文字但沒有過度耽溺於卑微,雖有怨天尤人的言論但還知腳踏實地行事,沒有複雜難懂的寫作技巧,不沈重,也不譁眾取寵。

我以為在他人面前剖析自己,呈現赤裸,走進內心不為人知的幽微之處,這需要的不僅僅是文筆,更重要的是勇氣,正因為如此這些自傳式的作品都十分珍貴。它們不只滿足了讀者窺探的慾望,並且也讓人知道,有人跟自己的處境相似,孤獨掙扎、寂寞無助、虛偽罪惡。在書中看到和自己類似的想法,自己那些無法講出的話語,讀著讀著,彷彿覺得沒那麼孤單,彷彿得到了某種療癒。




小說中的主角約翰生長於南非,主修數學,卻在內心深受文學的吸引。約翰一直想逃離南非,逃離他的家鄉,逃離他的母親。他期待愛情和藝術的力量把他從一個男孩變成一個男人,只不過事與願違,他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即使真的離開了南非去了英國,異鄉的那塊土地依然滋潤不了他日漸枯竭的靈感,和疲憊不堪的內心。

約翰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鄉人,作為殖民地移民,他深感自卑,格格不入,即使在友善的環境中,他無法打開心房尋獲友誼。每個人都像個過客,沒能在他的生命中多做停留。南非波耳人的背景,讓他在故鄉面對白人和黑人的衝突鬥爭時,感到矛盾和不知所措,他急於想切斷他的根。但即便他是白人,他也不像歐洲人如此優秀聰明,如此身家清白。他在英國覺得低人一等,他認為沒有人瞧得起他這個外來者。

在愛情的領域中,約翰也是個失敗者,他從頭到尾,都沒有用心投入一段感情。他比較像是一個被動者,被牽扯進他不想要的關係中。或許這樣說好了,他比較適合一個人,他不懂得如何和人相處。跟別人長久待在一個空間,他會感到不自在,感到窒息,好像他的某一部分被剝奪和占據。但他又十分渴望愛情,渴望有個人可以看見他隱藏的自我,渴望有個人可以無條件的愛上他,只因為他是他而不為別的。他是如此相信愛情的魔力,他的夢中情人是包法利夫人-愛瑪,可惜他也跟愛瑪一樣太過理想主義,他們其實比較愛的是自己,不會愛別人。本來嘛,約翰就是期待愛情把他變成一個真正的男人,但就如同他自己說的,他夢想中的「女人」是不會愛上他這種男孩的。

在成為一位作家和藝術家的這條路上,約翰也走得搖搖晃晃。不知道是要平穩安逸,卻放棄夢想活下去,還是貧苦窮困,緊抓住理想往前衝?日子就在左思右想中,一天一天的過去了,但還是一事無成,闖不出半點名堂來,不甘心承認自己缺乏才華,可是好不容易提起筆,又什麼都寫不出來,一點靈感都沒有,詩在哪裡?故事在哪裡?難道非得要用酒精、性和藥物才能激發出創意,繆思女神才會降臨?一個付的出房租,吃的起麵包的人,就不配女神的憐憫?寫不出東西的焦慮不安,啃食著他,別人都是怎麼熬過來的,失敗了再試,試了又失敗再試,這樣就會成功了嗎?只是他的自尊怎麼拉的下來,忍受這無盡的屈辱?何時才能迎來春天呢?

小說在此時宣告結束,到底約翰是否能離開扼殺他藝術細胞的工作,勇敢一搏,不得而知,不過現實中的柯慈最後總算在文學的殿堂上,大放異彩。事實是,不會每個心繫文學的人,都可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而柯慈的才能也絶不是像他講得如此平庸一般,那讀者可以得到的安慰究竟是什麼?我想或許是種耐心。原來即便是大師,他們也不一定知道未來的路該怎麼走,路上不總是有光,他們也在堅持和放棄之間徘徊,承受自己所背負的包袱。他們也在等待,在等待的時間中磨練自己,如果連大師們都要忍耐,都要等,憑什麼我們不用等?憑什麼我們要認為成功垂手可得?所以等吧,踩在前人的足跡上,路好像也沒那麼難走了。 

本篇也刊登於Udn 聯合新聞網(閱讀):http://udn.com/news/story/7924/887650

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