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漫遊者文化,作者:傑克.凱魯亞克,譯者:何穎怡,出版日期:2011/03/31
在上路前,看這本書,期待旅途中可能會發生的驚奇和瘋狂的體驗。在路上,把這本書放在背包裡,或許會找到有志一同的旅遊夥伴。結束流浪,看著這本書,讓所有的經驗,在腦海中發酵成最美好的回憶。
「我是個年輕作家,我想要上路。我知道,在旅途的某個點上,我會遇見女孩、啟示,以及所有一切;就在這條路的某個點,智慧明珠將送到我手中。」(p43)
在還沒有看「在路上」這本號稱「垮掉的一代」代表作之前,一直以為它大概就是一本描述,充滿性愛、毒品和菸酒的公路之旅小說吧。也對,也不對,上述的元素都有,但它更是一部試圖去探索自己內在心靈,精神層面的小說。性愛、毒品、菸酒、旅行和寫作都是工具,是種方式,藉著它們去尋找生活中問題的答案。
從維基和書前的引言得知,「垮掉的一代」英文「Beat Generation」中的這個 beat 字,原來是指疲憊不堪的興奮(weariness)、有累垮的意思。但傑克•凱魯亞克認為 beat 與 beatific 和blissful 有關,是一種至福的狀態,一種接近自己赤裸的靈魂,和深入意識根本的狀態。當然這個 beat 也和音樂中 beat 節奏有關。這時期盛行的音樂是爵士樂,<<在路上>>也不斷的提到咆勃(Bebop)這種樂曲。
To be beat, 好像是把自己推到最底的地方,然後往上看,去發覺人性底層蘊藏些什麼,哪怕那裡藏污納垢。反對標準化、一致性並且對消費主義感到不滿,「垮世代」渴望更深、更能滿足感官的經驗;他們要打破規矩傳統,自由創作和革新。
傑克•凱魯亞克將自己七年公路浪遊的經歷,用「自發性文體」,真實的、不停歇的、不多做思考的,花了三個星期的時間完成<<在路上>>這本小說。內容描寫凱魯雅克的化身薩爾和他的哥們狄恩結伴去旅行,實現了美國夢和體現了自由的真義。
薩爾是一個年輕的作家,懷抱著探索美國西部的夢想,直到遇到了狄恩•莫瑞亞提,才開啟他生命中新的一頁,真正的「在路上」。狄恩對薩爾有著一股難以抵抗的瘋狂魅力,薩爾跟著狄恩到處跑,狄恩像個天使、像個先知,而薩爾則是他最忠實的使徒。狄恩為薩爾平淡無味的生活帶來刺激,也成為薩爾寫作時的繆思。
狄恩是迷人的,事實上我覺得<<在路上>>會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它塑造了狄恩這個瘋狂又帶點邪性的角色。每個人都渴望從他身上得到一種神性的啟發,僅管他到處惹麻煩,又常棄人不顧,但他就是讓人不能拒絕。在書中介紹作者的部分讀到,凱魯亞克大半的時間都與母親同住,過著「修道院一般的生活」(p8),這樣的人遇到狄恩恐怕是沒什麼招架之力的,狄恩就是他血液中狂野的部分吧。書中也提到狄恩就如同薩爾失散已久的兄弟,一個讓他回想起童年天真的人。
<<在路上>>這本小說給人一種永不休止的感受,節奏快速,每天一張開眼睛,就會有什麼新鮮刺激的事發生,讀著讀著也跟著興奮了起來。書中的人物好像會永遠「在路上」沒有半點遲疑或猶豫。即使累到垮,也能從這種幾乎虛脫的狀態中得到些什麼。不管口袋有沒有錢,有沒有落腳處都無所謂,隨時都可以出發,沒有任何人事物能夠束縛他們,使他們停下腳步。在這些人的眼中彷彿沒有家庭、愛情和責任,一切都沒「上路」來的重要。
<<在路上>>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標新立異、叛逆無道,但其實書中的人物,是用屬於他們自己的方式活在當下,就像狄恩說的,他們瞭解「時間」的意義,他們要抓住「it」。他們為了活下去,也會死幹活幹流汗賺錢,也過社會底層的生活,有時他們也掙扎,有時他們也痛苦空虛,但從沒放棄要踏上路。在旅途中,他們不僅玩樂放縱,他們也仔細觀察路上的人,不管是流浪漢,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農民,流動工人,這些弱勢貧困的族群都在提供他們生命的答案。
現實是,或許就如薩爾所說的,我們終究擺脫不了老去的命運。大部份的人,可能做不到身上只帶50元就啟程,拋棄安全感和舒適,就睡在街邊的椅子上。也做不到像狄恩那樣狂熱的燃燒,永遠在床底下擺一只皮箱就準備要出發。但我們應該也可以找到哪條專屬於自己的路,以自己感到舒服的方式和節奏,去探索這個奇異的世界,我們也許都能再勇敢一點,活得再自由一點。就如狄恩所說的:「終其一生,你都可以不照他人的期許過活,政治人物與有錢人都無法干涉你,沒人管你,你順著人生過活,讓它成為自己的道路。」「你的道路在哪裡,老兄?-聖童之路,瘋子之路,彩虹之路,孔雀魚之路,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都能踏上任何路。任何路,任何人,任何方式。」(p3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