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


出版社:印刻作者:杜斯妥也夫斯基
                譯者:孟祥森,出版日期:2003/01/05                  

<<地下室手記>>的情節很簡單,一個四十歲的男人在得到了一筆微薄的遺產之後,決定退休,自己獨自一人隱居在家中陰暗的地下室角落。因為也沒太多事可做,所以就拿起筆來在紙上寫了一堆自問自答的話。全書分成兩部分,上半部是男主角自我內心的剖白和分析,下半部則在陳述自己的回憶。我覺得這兩部分是環環相扣,在上半部所論述的理念,和他自我表白的性格,可以從下半部的回憶錄中清楚的得到印證。


主角是一個擁有矛盾特質的人,既自卑又自大,擁有奴性的同時又想當主人。他自以為比身旁所有人聰明有智慧,他鄙視他人,但也同樣看不起自己。他不和人交往,可是有時卻又感到孤獨,想要融入人群,成為社會團體的一部分。他說自己是一個有懷有惡意的人,但他的惡意只有在夢中才傷害的了別人。他無法變成任何一種東西,既無法善良,也無法邪惡,事實上,他所擁有的只是不定性。

他談到自然律(數學)和自我意識,前者指的是那種所有的事物,都是確定好的,就像二二得四一樣,是理智的無法改變的。後者是任性的,它保存了我們的個性,使我們成為獨特的個體,而不只是全體中,一模一樣的一員。再者,利益和確定性不會使人思考,痛苦才是意識的根源,它讓人思索,而幸福和安寧則不然。如果每一件事都獲得如數學般的確定性,人們則不再需要費心力去理解事物,生命也不會被激越,那麼我們擁抱的只是生活的概念,而不是真正的生活。

"我們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與生活脫節,我們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是一個殘廢"(p183),因為我們覺得真實的生活是勞力的,是不堪的,我們寧願遁入書本中,遁入「美與善」的世界,而不願睜開雙眼好好觀察,和瞭解到底什麼是生活。不當個有血有肉的人,而當個從理念中誕生出的人。我想杜斯妥也夫斯基的意思是說,人們只從書中去理解生活,以為書上說什麼就什麼,該做什麼,該愛什麼,該追求什麼,沒有自己親身的體驗,生活是虛幻的。

在第二部分中,主角回憶他對一位軍官的不滿,他和朋友之間不愉快的晩餐經驗,還有最後他和一名妓女相遇的故事。讀到這,真的讓我覺得主角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傢伙。他真的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的是個懦夫是個反英雄。對別人的行為不滿,既沒有勇氣說出來,也沒有勇氣放下,磨磨蹭蹭了兩年自以為事的計畫,人家根本不當他一回事,這十分可悲,白費時間和心力。

自己擅自加入別人的聚會,又怪他人不尊重自己,但明明是男主角自己不懂得尊重自己愛自己,反而把自己推到別人面前去被羞辱,還一天到晚,嚷嚷著要和別人決鬥,徹頭徹尾的一廂情願。別人給台階還不肯下,決心當個被虐狂到底。

最後和妓女麗莎的相識的過程和關係,就像第二部一開頭尼可拉索夫(Nikalay A. Nekrasov)那首詩所預示的一樣,先是以熱情的言論去拯救麗莎受苦的靈魂,等到麗莎頓悟,想投靠他,尋找心靈的安慰和支持,男主角才無情的將她推開。他只想試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影響別人,操控別人的命運,成功之後,卻感到厭惡,極力的想撇清關係。最後,還自己想出了一套理論,為自己的行為開脫,說麗莎會因為恨他,甚至因為原諒他,靈魂得到昇華而變得高貴,他寧願不要給麗莎廉價的幸福,而是給她高貴的痛苦,因為就像他自己在第一部所說的,痛苦才是有益的,而不是幸福。

讀完<<地下室手記>>,我沒什麼了不起的見解,什麼存在主義,什麼心理分析,我都說不出來,不過感想還是有的。從他回憶錄的部分,可以充分的顯示出,人不都總是理智的,不會只為追求利益而處世,有時彷彿被一種歇斯底里的欲望所蠱惑和驅使,即便行為舉止讓自己被人瞧不起,也決心讓自己不受理智的控制。若是我端起理性的架子來評論地下室人,不就正好給了他反駁的機會了,我可沒那麼容易中計(><)。

對於男主角我雖然不喜歡,但我也有認同和佩服他的地方,他可以把一切的事情做到極端,即使讓自己墮入至地獄,也不後悔。他明白,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是如此的卑微和沒有價值,但他還是選擇活著,選擇去感受生命,並貫徹自己認為是對的事物。他不是英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有點自怨自艾,但他不假裝,也不掩飾,因為這就是他。而他不願意融入群眾,隨波逐流,他保有自我的性格,住在地下室中,孤獨度日,這需要很大的毅力。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一個地下室,在其中關著自己陰暗不為人知的一面,無法向別人坦白,甚至連自己都不願承認它的存在,只不過我們都不能否認自己惡意的那個部分,否則一定會引來地下室人的竊笑。

留言

俊吾寫道…
好棒~謝謝你的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