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親愛的人生-艾莉絲•孟若


出版社:木馬文化,作者: 艾莉絲.孟若,譯者:王敏雯,汪芃,謝佳真,王寶翔,李佳純
出版日期:2013/12/04
<<親愛的人生>>(Dear Life)據說是孟若的封筆之作,書名我覺得取得很好,彷彿是一個文學家在經過了大半載的歲月,看盡世上的一切,然後給予的真誠感想,一種跟生命的和解。

這本<<親愛的人生>>依然少不了孟若常有的寫作主題,講的是發生在小鎮,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但比起前面我讀的作品,它更多了一種樸實和靜謐的氛圍,讓我很輕鬆的一篇一篇讀下去。不過也可能因為這是第四次唸孟若的書,所以比較習慣她的手法,心裡有個準備,不那麼急或緊張,反而更能抓住閱讀的喜悅。她喜歡玩時間置換的魔法,有時情節會在不同的時空中轉變,常讓我有一種驚喜,當然她描繪人心的複雜矛盾,人和人相處的糾葛,一樣精準如醫生的手術刀,切開表層,使讀者清楚的看見真實的那一面。

<<親愛的人生>>和之前作品不同的地方是,孟若首次在書中加入了四篇自傳體的人生故事,講的大都是孟若的童年,只不過作者本人說這些並不全部都是事實啦!此外它還包含十個短篇,談論到婚姻關係、欺騙、老人失智、兒童的惡、身體的缺陷、童年的陰影等⋯。比起<<感情遊戲>><<出走>><<太多幸福>>,我覺得<<親愛的人生>>比較容易讀得懂。所以,雖然是孟若的最後一本小說,但如果把它當作認識孟若的第一本小說,也非常不錯喔!

...

美國(一個消失的人)-卡夫卡




出版社:時報文化,作者:弗朗茲.卡夫卡, 譯者:陳蒼多,出版日期:2001/06/13 

卡夫卡的大名,我想只要喜歡文學的人,應該都曉得,他就是一個如此廣為人知的作家。但因為我的內心一直很排斥唸太沈重或太複雜的作品,像絕對的惡、集中營、戰爭屠殺、性侵、暴力,都會讓我心情變差或難過。倒不是卡夫卡的作品有涉及這些議題,只是他的作品給我一種深深的無力感,和絕望,所以卡夫卡的一些必讀經典像,<<城堡>>、<<審判>>、尤其是<<變形記>>我連碰都不敢碰。不過最近我想訓練自己,唸一些和我以往閱讀喜好較不同的作品,卡夫卡就成了首選。

...

娃娃屋-凱瑟琳•曼斯菲爾德(Quotation)


1.你不能指望任何事物能持續得那麼久的。(p64)

2.可是一個人總該什麼地方都走過,什麼都見識一下的。(p81)

...

娃娃屋-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第四部)


最後一部分的寂寞人物同樣包含六篇故事:<已故上校的女兒>、<貝麗兒小姐>、<帕克婆的一生>、<店鋪裡的女人>、<理想家庭>、<蒼蠅>。這部分的寫作集中於人物的刻畫、心理層面的描述,以及主角和其他角色的互動下所表現出的孤獨感。在故事中,主角的寂寞通常不易被旁人所察覺或理解。他們無法宣洩自己的情緒只能壓抑,因無法和別人產生連結,而感到無力,卻也無可奈何。

...

娃娃屋-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第三部)


第三部分神經質的人物含括六篇故事:<毒藥>、<一條酸黃瓜>、<瑞基•皮考克先生的一天>、<逃>、<啟示>、<喜悅>。六篇文章各描述一個神經質人物,並側寫男女關係。這一部分的寫作方式,有略微的不同,採取較不平鋪直敘的手法,它是突兀和斷裂的,甚至製造出一種可疑的氣氛。而人物情緒的呈現大多是高漲的,近乎歇斯底里。

...

娃娃屋-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第一部 &第二部)



出版社:木馬文化,作者:凱瑟琳.曼斯菲爾德,譯者:謝瑤玲,出版日期:2013/12/26

<花園宴會>是我第一次讀到的,曼斯菲爾德的作品。這次在<<娃娃屋>>的選集中又再次遇見它,更覺驚豔。最近對短篇小說很有興趣,找了一些作家的作品來看之後,我發覺我對短篇小說的觀點改變了。好的作品不一定和篇幅有關。我知道曼斯菲爾德很有名,是很多文學教授指定的閱讀文本,但一直到今年,這本由謝瑤玲教授編選翻譯,木馬文化重新出版的選集,才讓曼斯菲爾德又重新進入我的眼簾。在書前還附有謝瑤玲教授的導讀,可以幫助我們從專業的文學角度來理解作品。(怕被破梗的讀者,可以唸完全書,再回頭看喔)

曼斯菲爾德的文字很美很溫柔,對於事物的描述很精緻,如同一幅春天的畫。讀她的作品很舒服愜意,彷彿是在靜謐悠閒的午后,喝一杯茶,坐在花園中,風輕輕的吹撫著,什麼也不想,就這樣一頁一頁翻看著。

...

帶小狗的女士-契訶夫(Quotation)


1.她為了什麼這麼愛他?他在女人面前從沒現出他的原本面貌,她們愛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愛她們所想像而創造出的那個人,並在她們生活中貪婪地找尋那個想像;之後,當她們發現錯誤,卻還依舊愛著。(p37)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