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譯林 , 艾麗絲·門羅(台譯:孟若),出版日期:2013/11/01
不過,中國的動作怎麼這麼快,竟然在孟若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短短的時間之內就可以出版七本她的作品,這種速度和數量真的很驚人。我真的很希望台灣的出版社也不要輸給對方,趕快把孟若的其它作品引進,讓更多台灣讀者也讀到她的作品。我要繁體中文版啦!!!
想不到,就在昨天我逛網路書城的時候,我的希望成真了!木馬文化即將發行孟若的二部短篇小說集「太多幸福」(Too much happiness)和「親愛的人生」(Dear life),我馬上就開心的預購了,封面設計非常可愛還有孟若奶奶的小畫像,很慈祥溫暖。
說了這麼多購書的曲折,現在是該回過頭來講「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的讀後心得了。全書集結了九篇故事分別是「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浮橋」、「家具」、「慰藉」、「蕁麻」、「梁與柱」、「留存的記憶」、「奎妮」和「熊從山那邊來」。
第一篇「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不知為何我又想到珍奧斯汀的「愛瑪」,那個有點驕縱又愛幫人牽紅線的愛瑪跟這篇故事中那兩個寫信把人送作堆的小女孩們有點相似。只不過那兩個小女孩們是抱著捉弄人的心態在寫信,之後的結果不是她們所預料的。
故事一開始,一個女人在火車站想運送家具,要運給誰,為何要運,我們不清楚,只知道她會跟家具一起到一個叫做GDYNIA的地方。後來,我們看見一個叫喬安娜的女人進了一間時髦的店,為了結婚買了一件價格不斐的優雅裙子。不過喬安娜也不確定她是否會結婚至少在最近的一封信裡並沒有提到結婚的事。後來我們才知道喬安娜是一位管家,她照顧一個失去母親的女孩-薩比莎。薩比莎會和住在別處的父親通信。當薩比莎和她的朋友-伊迪絲發現喬安娜偷偷寄信給自己的父親,她們決定假裝成父親來回一封封甜言蜜語的信。而喬安娜信以為真的帶著自己所有的一切,和薩比莎死去母親的家具要去見那個壓根不知她是誰的男人。故事最後,喬安娜和男人結婚了,並有了一個孩子。而故事以伊迪絲拉丁文翻譯作業的句子做結束:「你不要去問,知道是罪,對於我對於你。你不必問,這是我們不應該知道的。命運為我安排了什麼,或者為你。」
故事的開頭是從事情中間開始說起,甚至連主角們的名字也不清楚。每一件事情發生的當下看似片段,破碎,無法知道這所有片段間的關聯,到最後它們才像一片一片的拼圖終於湊在一起,我們於是看到事情的全貌。
孟若的寫作的方式總是能引起我的好奇心,總讓人覺得好像有什麼事要發生,令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而這種手法在「浮橋」裡面運用的十分出色。「浮橋」講的是一個四十二歲做過化療的女人-基妮和大她六歲的老公-尼爾,在一天炎熱的天氣裡開車去接一個要來他們家裡幫忙的女孩-海倫,過程中所發生的事。在這之前基妮曾經離開過尼爾,但這件事最後成了一個笑話。他們去接海倫的時,去了一躺瓊和馬特的家為了去拿海倫的鞋。到了之後基妮不願意下車,單獨一人在車上等待尼爾。後來她走進了玉米地在裡面小解,卻迷了路。直到瓊十七八歲的兒子-里奇發現了她,甚至開車帶她離開到別處-一座浮橋上。橋微微顫動,橋下都是水,星星映照在水面。這是基妮第一次參與接吻這樣的事件。一種全身心的試探和接受,遲疑的感謝和滿足的分開。(p88)
讀完這個故事,我認為「浮橋」應該是婚外情的一個象徵,很美,但搖搖晃晃,因為是橋所以不可能一直待在上面,下一歩該如何必須做出選擇。基妮回到了陸地,想起了尼爾,她感到一種輕鬆的同情,一陣輕柔的歡快暫時戰勝了她的疼痛和空虛。(p88)
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得出基妮和尼爾的關係並不完美,但孟若絕不會直接的告訴讀者這件事,她給了一些線索希望我們能當個偵探去發掘,去揭開秘密。尼爾總是把人帶回家,總是在家中前廳組織和舉辦活動。只要基妮不在,尼爾的行為就會不同,會更活躍、熱情、迷人。基妮身體不好,尼爾依舊開著車在大熱天裡繞來繞去,只因為海倫不肯說出瓊和馬特家的地址。基妮離開過但她還是回來了,或許是因為太習慣,或許她對有一天尼爾會從她生命中消失而感到迷惘。這是基妮第一次上「浮橋」,而我們無法知道之後的故事發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