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時報出版,作者:伊塔羅˙卡爾維諾,譯者:吳潛誠,出版日期:1996/11/19
這講探討輕與重的對立,針對輕有更多的看法加以談論。輕在此是精準、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模糊、隨興。
作者所處的時代是以兩次的大戰、殖民主義為背景;同時代的作家無不致力於描寫此時代背景,世界的沈重、遲滯、晦暗等特質便黏在寫作上成了一種緩慢的石化過程。
作者視為寫作素材的生命真相,以其作品想達到的輕快筆觸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作者提供了跨越這道鴻溝的一些方法:
1.拒絕直接觀視:歐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Perseus and Medusa
2.用微妙的元素為詩作之象徵:蒙塔列(Eugenio Montale)的<小誓約>
3.以新㯋的認知和鑑定方法來看待世界:魯克瑞修斯(Lucretius)-對世界的認識傾向於消融這個世界的堅實緻密,將事物原子化。
4.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變化過程:歐維德-Arachne,女子變樹的過程。
5.高度的輕盈,運動之中,它是訊息的向量:卡法澄第(Guido Cavalcanti)-精靈、神靈、精神、嘆息、光線、視覺意象。
6.物質互換:卡法澄第將一切事物置於同一水平-而白雪無風飄落
三種不同意義的輕
1.語言的輕巧:意義透過看似沒有重量的語文結構傳達出來,直到意義本身的精純度可和語文結構相比:Emily Dickinson-A rose
2.是一串思緖或心裡過程的敘述,(其中有細微而不可察的元素在運作,)或是涉及高度抽象的任何描寫:Henry James
3.輕盈的視覺意象具有象徵價值:唐吉訶德
更多輕盈的例子
1.莎士比亞
2.西哈諾
3.Jonathan Swift:磁性技術-飛島
4.里歐帕第:月亮
5.人類學、種族學、神話學、口傳文學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