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二戰後二十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高潮
共有六個流派: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丶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文學和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Characteristics
1.徹底的反傳統,文學和藝術應該建立在對現有秩序的解構基礎之上,破壞性文學。
2.擯棄"終極價值"它認為一切傳統意義上的崇高事物和信念都是從話語中派生出來的短暫產物,不值得真誠嚴肅的對待,客觀世界和人自身都被異化了,歷史失去了方向和意義,社會體系不可改變。作家們不願意對重大的社會、政治、道德,美學等問題進行認真的思考。
3.零度寫作,反現代主義關於深度的神化,拒斥孤獨感、焦灼感之類的深沈意識,將其平面化。寫作消失了內容而轉向寫作自身,它成為一種純粹的表演、操作,作品中各種成分互相分解、顛覆,無終極意義可尋。
4.打破菁英文學與大眾文學界限,出現了向大眾文學和亞文學靠攏的傾向,有些作品乾脆以大眾的文化消費品形式出現。
5.在文體上運用矛盾、交替、不連貫、任意性、極度、短路、反體裁(破壞體裁的公認特點和邊界)、話語膨脹(把處於邊緣地位的話語納入主流),使讀者解讀困難重重。
Modernism v.s Postmodernism
從菁英趣味到跨越菁英與大眾的鴻溝,不再與大眾保持遙不可及的文化距離。現代主義是超世的,自戀的,而後現代主義則是入世的生活化的,甚至是消費的。到後現代主義階段,純文學和通俗文學的距離正在消失,從建構深度模式到平面化追求。現代主義努力建構思想、心靈和歷史的深度,後現代則追求深度的平面化,用物象的享樂主義取代了現代主義那種智慧的痛苦與憂鬱,依照博得利亞的說法,後現代無深度平面化的作品是一些五光十色的展覽物,它們有表無裡,有外無內,有意符無意指,與深度模式的消解相伴隨的是主題的零散化。主題去中心化和自我的零散化伴隨著個性風格的散失,取而代之的是拚貼和複製。
留言